关于婵娟的作文,描写婵娟的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大全: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

更新时间:2024-05-09 01:38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朝代:宋代

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秦镜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摩泪眼。瑶台梦回人远。

鉴赏

“雁边”三句,月未升之景。“飞琼”,月亮的别称。此言从天边随风隐隐约约传来远去的雁声,天上的琼楼玉宇——月亮还不知在什么地方,青天碧云却已渐渐转入昏暗。“露冷”两句,遥想爱人赏月情状。言中秋的夜晚已有凉意和寒露,所以如果伊人伏在栏干上等待月出,她洁白得似白玉般的藕臂,恐怕会被栏干上沁出的露珠冰得冷颤颤的难受。“净洗”两句,述月出。此言圆月终于从东方升了上来,顿时天空中明亮如昼。浮云似洗,如片片白玉般镶于月边。明亮的月光胜过了地上的灯光,两相掩映在花丛之中,使人分不清哪是花影,哪是月影,哪是灯影。“秦镜满”三句,既结束上片称赞月圆,又启下片之离愁意。言到了中秋节,天上的月亮最圆满,但人世间的八月十五只是秋天的一半。词人因秋已过半,人在瓜泾却仍旧未能与爱人相聚,而倍感离别之苦,所以反而怨恨起圆月不肯为离人着想也作半圆状,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上片扣题“瓜泾度中秋夕赋”。

2016中秋节作文素材诗句: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更新时间:2023-02-07 15:27

出自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赏析

此诗作年无考。冯《注》以为艳情诗。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优美的意境。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鸿飞满人间 千年共婵娟-散文12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5:08

碧华皓皓,辰星点点。一抹孤鸿,一袭白衣;长身玉立,徐步杖藜;轻盈洒脱,绝步凡尘。你从大宋山河几多绚烂中款款走来,字字珠玑,一语使神魂狂醉;句句缎锦,千言抒豪情壮语。意气纵横,挥毫鸾翔凤翥;古雅淡泊,泼墨竹梅青松。

星河逆流,乾坤倒转;孤鸿相伴,回访千年。

自古风流少年郎。天边悬着的,是开封的月。这时的你,锋芒初露,意气风发,荣登进士,名满天下。一时间,洛阳纸贵,三张减价。雅士文人,青衫拂动,你广交贤才;晚秋夕阳,惊鸿一掠,你仕途宦达。“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你高声舒啸,壮志凌云,此音撼动寰宇:一个风华绝代的才子横空出世!

我和婵娟有个约_抒情散文55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3:36

寂静的夜,月静静,风萧萧;

孤独的夜,月弯弯,悲寂寥。

这个月夜呵,我和婵娟有个约。

春花秋月几时了

带着一身的疲惫,他--李煜登上了西楼。西风紧,黄花落。风肆虐地侵蚀他的身体。他有的,只是满腹诗书,满腔家国愁,仅此而已。他没有豪情壮志,没有闲情雅致,没有李白的浪漫,没有……

月,如钩。紧紧地钩住了他的心。此刻,他还念着那华美空虚的殿宇,想着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他无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他的一腔幽怨终于断送了江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依旧流,月依旧在,没有的是那年轻的生命,留下的是千古流芳的诗词。

举杯消愁愁更愁

镝仙人是李白飘逸的宿友。

步入花间,对影三人,对月长吟: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高楼上,抽刀段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迷惘,冰塞黄河,雪满太行,举头虽有明月,低头却寻不见归依。

他只有举杯对月,将月伴酒。

千古风流人物

我与婵娟相约在赤壁。

东坡是江南梦的灵魂,在寂寞的沙洲上孤雁可双飞。在赤壁面前,厚重的历史与他相得益彰。沧海一粟,沧海不过一粟之大,羽扇纶巾,灰飞烟灭,历史没有眼泪。

吾盼婵娟,吾问婵娟-记叙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4:2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中秋佳节,与君共赏圆月,此乃必要之事。当看到圆月拨开朦胧的云雾,露出那金黄的身子时,我们不禁想到“团团圆圆”的美好祝福,不禁想到“千里共婵娟”的追忆挂念,不禁想到“月是故乡明”的乡愁忧思,在这充满着诗意的节日里,我的脑海深处,不禁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问题,我想问问那轮孤傲的圆月,盼它能给我答复。

古人常把那月亮叫“婵娟”,使诗中富有美感和神秘之味。故在我心中,“婵娟”即为我对月亮深深的眷恋。

吾问婵娟,古兮安在?它用“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来告诉我,它初心永葆,依旧未变,它用“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来表达自己的孤寂伤感,它用“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表达世间物是人非的哀悼。它是孤独的,当我们在与家人共赏中秋,是否忘记了孤身一人,孑然一身的婵娟,忘记问问它,是否快乐?

我和婵娟对吟_记叙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8:37

同一月亮却有一首首不同的诗,同一种思乡情却表达出不同的内心境界。“醉酒吟诗,人生几何?”与婵娟对吟一夜,充满中秋的气息。

平时的月儿都是淡妆,显得那么古典、害羞,中秋节的月亮却是上了浓妆,多么娇美,优雅。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好不容易等到今天,来一睹月亮的风采。

夜晚,我坐在家中的桂花树旁,仰起头来,遥望夜空,哇!一轮圆月正挂在天空中,那么明!那么圆!几乎是无可挑剔的美了!我出神地望着,嘴角露出陶醉的笑容,这么大的圆月像面已打磨的铜镜,似乎把万物都映照在了镜子里,咦?平日的众星们都躲哪儿了?我在夜空中寻找,不一会儿,发现了一颗小星星,瞧!它正望着月亮姐姐孤独地眨眼睛呢!想必它也在羡慕月亮吧!眨着眨着又不好意思地躲到云层里了,哈哈,小淘气!而月亮还是微微笑,依然把温和的银光洒在他身旁。

我情不自禁拿出跟月亮一样圆的月饼,轻轻一闻,甜甜的香味直往我鼻子里钻,咦,一朵桂花落在月饼上,淡淡的清香使我浑身舒畅,再抬头望明月,一切是那么偶然,又那么自然。我不禁摇头晃脑的吟起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不少的文人墨客为中秋的圆月倾心,而这也正是思念的色彩。月饼更甜了,桂花更香了,月亮更明了,桂花的香气将我围绕着,真不知这甜滋滋的香味是月饼,还是空中的桂花香气。

千里共婵娟-记叙作文550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17:20

独自在田野中漫步,柔和的夜色像黑披毡一样在山野间抖开,星星也迫不及待地一颗一颗钻出来。父母,你们可曾知道,这星月中寄托了我的一厢思念?

秋季的晴夜,那片深邃的蓝天低得几乎扣着头顶。星星像钻石般璀璨,让你忍不住想把它们摘下来。茫茫夜色中,一道微微的天光,在远方勾勒出一溜黑黝黝的山的剪影。山月就在那儿升起。

“嘻嘻!”附近传来孩子的笑声,像串串银铃,被晚风碰撞得叮当响。这时天空愈渐晴朗,东边有一块闪闪的星星变得迷离绰约了,田野静极,一点银辉一闪,眨眼就成一片,渐成半圆,终成一轮。不知远方父母是否也能看见?

月光铺天盖地,哗哗泻下,很闹腾地在瞬间浸透了山峦、村寨、竹林和小河。白日里,很平常的梯田、村寨、花草树木,被月光映照出一种沉静的华美,在山间蜿蜒的河流,温柔地流着,闪着点点隐隐的水光,全然没有了白日的鲁莽。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千百年来,月亮朦胧了多少才子文人的泪眼,承载了多少离别的悲哀!可他终究是负担不起了,只好静静地在这里陪伴着世人,默默地抚慰着人们的心。“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今夜难眠,一个人立在月下,抵抗着离别的痛苦,抵抗着分隔的酸楚。

无语间,泪已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