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概括的作文,描写概括的作文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与途径_高中写作技巧

更新时间:2024-05-10 22:19

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读记叙文要明确文中所写的人物、事件,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分析,来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读议论文要抓住文章的中心论点。读说明文要弄清文章所要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

2、分析文章结构

文章安排段落、层次是为了表达中心思想。段落划分出来了,段意出来了,把各段概括出来,便能归纳中心思想。

3、抓住段落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有时也在段落中间。有时则没有中心句,要求读者用自己的话概括,对这样的段落,要通过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把握其内容重点。

4、分析文章的标题

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或提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与意图,对解题有一定的帮助。

5、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

记叙文特别是散文,作者往往卒章显志,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莫以“表情”概括之-议论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2 12:04

狄更斯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当今社会,科技炎发展日新月异,信息交流方便迅境,网络“飞”入了千家万户,手机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几乎每个人都遭遇过如下情境:好友分享的视频你不敢感兴趣,只能用表情包代表你的态度,对于喜悦、愤怒为等诸多情绪,都用“熊猫头”一以概之。

表情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化尴尬于无形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添生活中的趣味。但是,纵观现实社会,“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纸质报刊销量日益下滑。人们越来越向于从网络世界中得到慰藉,用表情包寻找共鸣。但他们都忽视了一点,不是所有的生活,都能用表情包来概括。

“从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都慢慢”,有人开始想念这种日子,这种遥远的慢时光,人与人之间通过书写和文字交流的时代。诚然,我们应消楚地看到,“表情包”是科技时代的产物,是当下人们精神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标志,而传统与新潮交汇于这个大时代,势必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冲突。但我们也不可否认的是,文字之美,无可替代。

西游记概括一到一百回_《西游记》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3-02-04 12:27

第一回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回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

第五回

悟空管理蟠桃园,吃尽园中大桃。又赴瑶池,喝光仙酒;吃尽太上老君葫芦内的金丹。逃回花果山。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天兵去捉拿悟空。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西游记概括一到一百回

更新时间:2024-06-10 14:13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中有花果山,山项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涧水源头寻到名为水帘洞的石洞,被群猴拥戴为王。又过三五百年,石猴忽为人生无常,不得久寿而悲啼。根据一老猴指点,石猴经南赡训洲到西牛贺洲,上灵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见须菩提祖师,被收为徒,起名曰孙悟空。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悟空从祖师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一日,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回到花果山,与占山妖魔厮斗取胜,带回被掳的众猴与物品。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悟空使摄法将傲来国库馆里兵器搬进山中,操演群猴。山中妖、兽纷纷拜悟空为尊。悟空向龙王讨得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在幽冥界勾掉猴属在生死簿上的姓名。龙王和阎王表奏玉帝,请伏妖猴。玉帝派太白金星赴花果山招安悟空。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回花果山。玉帝命托塔李天王与其子哪吒太子擒悟空。被悟空打败。金星再次招来悟空。玉帝命造齐天大圣府,让悟空居住。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西游记概括一到一百回_优秀读后感1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11:07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