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有一位“人见人怕,花见花落”的“母老虎”—语文老师。
“母老虎”有着不高不矮的身高,有着不胖不瘦的身材。一双警觉的眼睛,只要课堂上有谁不认真听讲,她的眼睛就像发了光一样,盯着你,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你的座位旁,同学们不得不规规矩矩地坐端正了。在改作业时,她的眼睛又派上了用场,连一丁点的错误都不会放过,你可千万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哦!她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批评起同学来可是比机关枪还厉害,同学们顿时就哑口无言了。
有一次,好几个同学没交作业,“母老虎”用河东狮吼的绝招,让他们站起来。那几个“老油条”无可奈何,站起来会被骂,不站起来也会被骂。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抄错题一定也会有的。没办法,站起来吧!只见站起来的同学,都无精打采的,眉头紧锁。吓得都不敢正眼看老师。老师训完,他们坐下时,又生龙活虎了。在“母老虎”的眼皮底下还敢这样,也是没得救了。
只要“母老虎”在,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提心吊胆的,因为她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会爆炸,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可这样的“母老虎”也有温柔的一面,每当我们有不懂的问题请教她的时候,她一定会用最简洁的语言跟我们讲解,不管几遍,她一定要让你理解为止,要不然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看!这就是我们班的“母老虎”老师,她虽然严厉,但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我喜欢这样的“母老虎”老师,一位严厉、负责的“母老虎”老师。
漫画语文老师-关于老师的作文500字相关内容
小学3年级后,孩子开始接触作文,在此阶段,只需要表述清晰,词能答意,一小段叙述就可以拿到作文的高分,而到了小学高年级,一篇作文需要达到400字左右的要求,这对一些缺少作文训练的孩子来说就会出现无话可说的情况,以至出现标点的滥用、词语的重复、…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文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
虽然想象作文分为童话、寓言和幻想作文三类,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三类作文都有共同的规律,只要我们在写法上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一定可以写好想象作文。首先,下笔作文前要认真思考作文的目的。即我们通过想象作文要表达的意思。其实,不管是哪…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
很多家长都提到:孩子的作文就像流水帐,一点重点也没有。孩子也很困惑:我们明明写作文时写了好多内容和故事情节,修改了好多次,可老师的评语中仍然是“文章内容太空洞,重点不突出。”上述情况很常见,孩子的作文中到底缺什么呢?其实孩子的作文中缺的不是…
一、激发学生“写”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心去做一件事情。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想要激发学生“写”的热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适当降低写作的标准…
小学语文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一般都是作文,小学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就需要写好小学语文作文,写好小学语文作文需要采用一些技巧和方法。接下来的文章就讲述一下写好小学语文作文的一些比较好的方法。第一,一个精彩的题目,”题好一半文”。其实…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选择结尾的方法,也必须从全局来考虑,要使记叙…
1。细致观察事物要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就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细致观察事物。如下面一段写花的文字:例:天边那一弯新月发出淡淡的清辉,静静地洒在花园里。迷蒙的月色下,那些白天里姹紫嫣红的花,青翠欲滴的叶,都显得黯淡了。这时候,几朵刚开的昙花正…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级学生开始学写作文,不能操之过急,必须要从基础开始训练。1、累积好词好句很多家长常常抱怨孩子写不出精彩的作文,语言文字苍白无力,那是因为孩子没有词句的积累。我们要描绘太阳,会用“红彤彤”“火辣辣”等词形容,可是一年级的孩…
1、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体现,首先表现在是否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是不能忽视的。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讲提纲,可让学生口述自己作文的提纲大意,这样不仅可…
01作文写什么1。写年幼无知做的傻事如:你们一定想不到我在干什么吧,我刚看完“守株待兔”的故事,要在树下等兔子撞树。2。写小时候的有趣游戏如:把四五个小板凳用绳一扎,头里是一把靠背椅。兴致勃勃地往上一坐,嘴里嚷着“轰隆隆,轰隆隆”,这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