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作文的可贵之处在“趣”字上,但如今的小学生作文竟以追求成人语调、成人观点为目标,从而束缚了自已的想象力,让学生用自已的语言表太守自已的兴趣志向是个不向的要求,让他们写出具有独特趣味的儿童作文,应是当今作文教学地重点之一。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情趣
我常听到有人私下议论,说现在的小学生写起文章来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许多作文叙述口极为老辣,见不到小学生应有的天真活泼的情趣。
写作是人对自已生活、思想的反映。小学生的作文无疑应以小学生自已的生活经验、思想情感为写作对象,用小学生自已的语言表达出来。正如古人所说的:“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正说明作文之“趣”难得。小学生作文的可贵之处也在这“趣”字上。但如今的小学生作文竟以竟以追求成人语调、成人观点为目标,从而束缚了自已的想象力,与为文之道岂不失之远矣!
少年儿童写作缺乏情趣的原因,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家庭、学校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心理。现在中小学生的父母大多受教育程度不高,看到世界正向高科技高效率方向发展,对他们的压力异乎寻常,望子成龙的期望也更的迫切,反映到教育领域中就是课业负担过重,形成少年儿童过早成人化的心理特征,在写作中过早地要求学生成熟起来,有时干脆是一副故作成熟的学究气。
二是应试教育模式迫使学生写作成人化。作文是各级考试中必考内容之一。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在考前猜题、押题或让学生背文章,毕业班教师更是进行超负荷训练,要求学生一周两三篇作文。这样不仅拔高了标准,而且以“八股”考试模式为范例展开作文的教与学,渐渐地磨饨了学生的想象,作文教学颇像希腊神话中的普罗克鲁特铁床,铸造出规模统一,语调统一的作文。
三是作文教育本身的模式僵化。把作文教学分解成句段、篇章、结构、选材、修辞等片断零件来训练,在整体上又缺乏协调统一,使学生近乎机械地模仿,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的想象。
四是现在的作文书籍刊物缺乏严格的控制,太多太滥,大都以仿成人写作为录用标准,以顺应考试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学生写作向成人靠拢的导向作用。多年来,循环往复,遂成病疾。
五是学生生活单调,习惯于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作息方式,近乎机械。课余生活也局限于电视节目和作业之中,电视节目大多以成年人为接收对象。生活经验也极为有限。因此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头疼,感到没什么可写、于是找“优秀作文”参考参考,或者随意编造。这种缺乏生活基础、缺少真情实感的作文,就只能是空话、假话、套话。还给小学生一片纯净的天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兴趣志向应是个不高的要求,让他们写出具有独特趣味的儿童昨文,应是当今作文教学地重点之一。
首先作文教学要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挣脱出来,不以“八股”模式来限制学生的写作实践,变模仿式作文教学为引导性教学,在写作技巧(如前后照应、详略得当、围绕中心等)上给以点拔,在写作题材、叙述语调上不作过分的限制,随学生自由发挥,然后在其已完成的作文上加以指导提携,使学生渐入作文门径而又不失童心。
其次应增加自由作文数量,即在保证命题作文篇数的情况下,让学生在某个大致范围内,有更多的自由度,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去创造性地表现自已。如写家,可叙事,可抒情,可说明,只要真实就行,这样可使小学生写作更添情趣。
第三积极提倡学生写日记。日记抒情言志,不拘一格。随手记录,描摹记事,是积累素材、培养写作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有些教师硬性规定篇数、字数,使本来轻松愉快的写作变成沉重的包袱,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厌恶心理,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举措。
除此之外,可增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阅读范围扩展到文学之外的科技、自然、历史、地理、音乐等领域中去,让小学生博览群书,增长知识;还应组织各年龄层次的学生相互交往,或组织学生外出旅游,以开阔视野,丰富体验,增加生活情趣。知识和生活的有趣必然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也就会使小学生的作文更加“趣味盎然”。
培养小学生作文的情趣相关内容
培养小学生自己改作文的能力_小学作文写作指导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我们应该有个共同的理解。修改肯定是作者份内的事。”可是,实际情况呢?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天经地议、约定俗成。尤其目前,老师改作文,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1、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
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吸引眼球的景色描写在小学生的写景文章中常常看不到“景”,文中写的尽是去游玩的路上发生的事,或是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游戏、说了什么话语。即使有的写了风景,也难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看到的优美的风景。因为通篇仅是景物的叙述。例…
小学生的练笔也叫随笔,就是把看到、听到、读到的事、物或人,及由些而产生的感想、体会马上记下来。写“随笔”,可以积累素材,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养成随时动笔的好习惯。1、较真课本,写出新意。学完《开天劈地》后,张晓锋同学的《我发现课文插图错了》…
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谈谈“写作与积累”提起作文,我们都知道积累非常重要,“有米才能下锅”嘛!那么,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做积累,怎样做积累呢?一、生活的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学会观察…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能感得深刻。如果有必要的话,在读文章前我们可先让学生了解一下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作者等。在读中可分三步去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以《小音乐家扬科》为例,一是初读感知…
小学生作文写作技巧:多向生活觅材料读完应聘扬子小的孩子们的文章,欣喜地看到生活中的凡人凡事,如公园里捏泥塑艺人的出神入化,校门口卖糖画男子的技惊路人;跳绳同学的身轻如燕,美术老师的画笔神奇,等等,这些都被同学们请到文章里来,被孩子们记录着,…
对于许多小学生作文来讲,文章写的很好,但就是缺少一个很好的标题而降低了整个文章的分数。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常言道:“看书看皮,看报看题。”一篇文章的标题拟得好,就像优美的菜名能激发顾客的食欲那样,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那么,怎样的标题才…
初学作文时,有的同学虽然学会了分段.但读起来总感到段与段之间前后脱节,“分段”变成了“分家”,使一篇作文变得前后不连贯,气不通,意不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问题就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缺少了必要的过渡。原来文章从这一段读到另一段,好比隔着一条河,…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我们说,“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它不像记叙文中的“叙”那样具体、形象、生动,读后感中的“叙”要做到简明。小学生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是复述原…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和经验都很少,那么要怎么样才能写好“关于爱的作文”呢,爱分为哪些种,比如友情之爱,父母之爱等等,在明白了爱的种类后就要懂得什么是爱,爱的真谛又是什么,如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什么呢?父母对孩子们无私的奉献,爱是父母对孩子们的百般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