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麻馓子”-写物作文650字
家乡的大街上,每次去都会看见一两个熟悉的场景,要么是挑着担子,要么是三轮车上放着或是拉着一台煤油机器和一口大锅,那油炸面食的特殊香味就徐徐飘来。这香,正是来源于淮河流域的特色小吃——麻馓子。
麻馓子起源于明末清初。正值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这馓子既管饱,又能长时间存放,所以传播迅速。阜阳——我的家乡,老一辈人还常常咿咿呀呀地唱着这首童谣:“长如老皮蛇,色似金织布。老翁儿一担挑,香穿九里弄,不知多辛苦。”(九里弄是家乡八里河旁的老街)虽可能是老农信口唱出的打油诗,却流传下来,这是因为它总结了这味小吃的特点:形长,色金,味香。它与生俱来的油光鲜亮,香飘街巷。
麻馓子与麻花同母同源,却因不同做法形态相隔天涯。麻花一味地炸酥过了头,油腻腻的。麻馓子则是炸香、炸脆。也许有人会问这“麻”字从何而来,或许是芝麻之味,也可能是油泼辣子,各类酱菜与它打了交道所带来的麻辣之感吧。的确,麻馓子的美味就在此。葱段一塞,姜末一抹,生抽、腐乳、辣油、咸菜一拌,一啃,粗粗品出一股辣味,下意识多咬几口,一咽,啧一口酒,嗑一点瓜子,吃一碟花生,那滋味,别提多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