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丽江的古城人尽皆知,那么距丽江10公里处的拉市海的水则鲜少有人耳闻。
拉市海非海,而是一个湿地自然保护区。
正是烈日当头的时候,我们坐上条柳叶似弯弯的小舟,开始了拉市海之旅。小舟在船夫熟练的控制下缓缓前行,我们也犹如缓缓走进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小舟两边的水面上飘满了碧绿碧绿的浮萍,往身后看去,小舟驶过痕迹把浮萍分在了两边,“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景象吧。抬头远眺,远处一位带着草帽似是在捕鱼的老翁,也好像融进了这幅宁静的山水画。
我们的小舟继续向前,浮萍少了些,从它的缝隙中我们能清楚地看见水中的游鱼。
原本在远处的老翁也离我们渐渐近了,却发现那老翁却不像在捕鱼,似是在捞什么东西。再近些才发现原来他是在打捞垃圾,我们不由地都看了看自己手中喝完的饮料瓶,觉得把垃圾给他是个不错的注意,便让船夫再把船撑近些,方便把瓶子递给他。
近了才看清,老人的皮肤黝黑,估计是常年累月在船上风吹日晒的结果。他面积不大的小舟上有个大大的麻袋,里面装的时是垃圾,旁边还有一张收好的网。有人问:“你是专门在这里捞垃圾吗?”老头接过我们的饮料瓶,摇摇头说:“不是,顺便的,我是抓鱼的。”我脑中瞬间冒出一个念头——兼职处理垃圾和捕鱼?果然有人和我一样的想法:“这里捞垃圾的工作人员都是渔民?”老头似乎有些没听懂我们说的普通话,我们重复了一遍他才听懂。“不是不是,我就是渔民,不是捞垃圾的工作人员,这里没有专门捞垃圾的,”他连连摆手,“以前这里都没人来,现在游客多了,有些人没有素质,乱丢垃圾,把我们这儿都弄脏了,我看不下去。”我们都有些惊讶。
小舟缓缓地继续向前,老人也离我们越来越远,似是又回到了那幅山水画中。我想,这位老人和这里的水一样美,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默默地为自己的家乡奉献着,不追求回报,更不追求名利,只是追求这青山绿水可以永远保持下去。
上善若水,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600字相关内容
有一种人,她无私奉献,不图回报。是园丁,悉心培育祖国的花朵;是春雨,无声滋润我们的心田;是蜡烛,点亮自己为我们照明;是北斗七星,指引我们在茫茫黑夜中找到正确的方向…………这一种人,帮助我们成功的走向社会,却不要我们任何报答。这一种人的名字叫…
“欢迎乘坐917快涞水。”“车辆转弯,请注意。”“哪位乘客给刚上车的大爷、大娘让个坐,谢谢了。”“车辆下坡,请扶好扶手。”一句句善意的请求,一句句温馨的提示,一句句温暖的问候,它们如一阵阵凉风吹拂着人们的脸颊,如一丝丝清泉滋润着人们的歌喉,…
从7月份到现在,杭城的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三个字——“吴菊萍”。2011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救人女业主吴菊萍,其手臂骨折,受伤较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