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真的能成云吗?
诗人眼中的山有着“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的气势磅礴;诗人眼中的云有着“仙乐静依林鸟奏,浮云轻伴海鸥迟”的轻盈;诗人眼中的山与云是“云来山更佳,云共山高下”的壮丽美景。其实把山与云联系起来并不难,但是真的能把山看为云吗?现在我将带领你们进入山与云的世界。
山是实在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它是沉重的东西。云则恰恰相反,云是轻飘飘的,是虚的,远看有,近摸没有。所以山远能不能成云?首先我们先理解一下,山代表什么东西?山代表“如释重负”的“重负”,我们眼前的黄山、泰山、峨眉山离得远了,看上去就像云了吗?当然这只是我们用眼看到的,但是眼见真的为实吗?当然不是这样,我们真的会感觉明明很沉重的东西,当离我们远了的时候就会变轻吗?这样说会不会是在掩耳盗铃呢?
试举例,距今1250年前的安史之乱,曾一度让整个盛唐濒临崩溃,那就是亡国之战啊!当时死伤的数目都是我们不曾想过的天文数字。然而从古至今的传唱到今却早已物是人非,经历过的人这就是刻骨铭心的伤痛,未曾涉足的人只是在听前人的言辞或许毫不在意。我与它之间相隔太远但我能冷言讽刺这场灭顶之灾与我毫不相干吗?讲到这我们就要谈谈历史了,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我是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炎黄的子孙。都说历史是门有门道的学科,倒不如说历史是警戒后人的法宝,我们国家传承历史,发扬历史,子孙后代受前人之托人生充满斗志,我们不应该因为时间的久远,而忘记那些辱国之痛,那些灭国之伤。历史的足迹,留下古人咏诵的婉转悠扬;历史的足迹留下尔虞我诈的世态炎凉;历史的足迹留下了帝王纷争的酣畅淋漓。这些都是古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经验与教训。所以我们不应该忘记安史之乱的伤痛因为它不单单是一件历史往事,更多的还是一种精神力量。我们不应该因为时间的久远就忘记每件历史背后的磨难。
其次我们来理解一下云,它不仅是天上飘着的白云,或许还有“古人云”的“云”之意。当山离我们很远时,它会不会变成他人口中的恶语呢?就如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之心呢?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说云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云自然不再是单纯的云。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分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还有人,天外还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从古至今,从遥不可及的梦想,到努力实现的理想,再到如今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从来不会因为遥远而不敢去设想;从不会因为遥远而停止前进的脚步。同样山高但总有有些人可以攀登,同样路长但总有人驻足冷言讽刺那些前进的人们,但总会有人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节操,就如同云都被山捅出个大窟窿,山脉齐插云霄,但云依旧可以白净如初毫不拖泥带水。云和山的交融恐就是这样吧!如钟子期与伯牙之间的相互衬托,才使得“云来山更佳,云共山高下”这一美景的出现!
无论山也好,云也好他们始终是两种独立的事物,我们不能因为遥远而去忘记那些真实存在的事物,同样我们也不能因为你凝望的那座山有瑕疵那里的云不浓厚而逃避,我们要知道前方就是路,永远都是,我们总会爬上去,自己品味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壮山河;我们不能挂着羊头卖狗肉,也不能望着山的遥远就说它是云的化身,山是屹立不动的,云是千变万化的,它们二者在变与不变中用诗词书画将人生变得丰富美好。
山与云的世界很简单只差一个你和我!
山远及云-散文1600字相关内容
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乞食一边赶路,日夜兼程,不敢稍有停息。因为在行前,他们发了誓愿,要在佛在佛诞日那天赶到圣地。作为僧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虔诚、不妄语,何况是对佛陀发的誓愿呢!但在穿越一…
庆七一建党节散文朗诵稿(3篇)庆七一散文朗诵篇1诞生于南湖游船,犹如天际升起的朝阳。历经沧桑的祖国,如同沉睡的雄狮,在您耀眼的光芒下,猛然睁开了双眼。秋收暴动的长缨,八一起义的枪声,井岗山头的号角,万里长征的战歌,党啊我亲爱的母亲,您高擎镰…
高考作文指导附范文_写景散文的四大写作技巧在写景散文中,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情与景自然交融,才能构筑一篇优秀的散文。情景交融是写景散文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这就是说,…
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形”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选用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的怎样,都可以看作是属于“形”的一类。在一篇散文中,材料常常是“散”的…
【写作点津】哲理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是针对作品的形式,而是针对作品的内容而言。通俗地说,通过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为哲理散文。这类散文的特点是以文学语言抒发比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大多采用…
散文写作技巧_高中散文怎么写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总之可以说是表现自我。同时,这也就需要大胆无忌。正…
叙事散文的写作指导_高中生写作文散文重在抒情,也贵在抒情。因此,如果是写人叙事,则要借事写出自己对某人的深深眷念或者对曾经岁月的悠悠情怀;如果是写景状物,则要托物抒发个人对生活或者人生的感悟。真情实感,散文之魂。那么,散文中的“事”是如何呈…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恨的产生→恨的淡化→爱的萌生→爱的发展→爱的深化。或者反过来:爱的产生→爱的淡化→恨的萌生→恨的发展→恨的深化。这一式是高中生必修式,因为用这一式写出的文章就是复杂的记叙。用这一式去落实大纲中有关复杂记叙的要求,是事半功倍…
本式的套路模式是:睹物思人→联想回忆→睹物议人,总结全篇。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者品格与某些特殊经历的物品,均可作为引起联想的触发物。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阐明中心→叙写事实→总结照应。运用这一式的第一步是用抒情的笔调,表露你对所写人物的总评价,点明文旨。第二步是从三个不同方面具体叙写人物事迹,落实文旨。第三部是总结全文的记叙,照应文章开头,再一次抒情议论、升华中心。能集中代…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寻访缘由→寻访经过→寻访结果→寻访感想。本式是以寻访为由头,用寻访经过去歌颂主人翁。这一式又可细分为定点寻访和移步寻访。如《驿路梨花》就是定点寻访,寻访的扬所就是小茅屋。这一式的特点是多线索,在一主线之上,支线横生。以此落…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简介概况→重点记叙→今日概况或卒年,卒后有关情况→简要评价。简介的概况包括:姓名、生平、籍贯、家境、学业建树等。重点的记叙是介绍其主要成就,一个成就一段。设计这一式,主要是为了实用,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遇到记写人物生平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