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今年我利用暑假时间细细品读了一番。作者乔斯坦,贾德,1952年生于挪威,担任高中哲学教师多年,以《苏菲的世界》艺术奠定了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并设立了挪威环境与发展奖项“苏菲奖”。
书中作者将人物刻画得生动饱满,无论是对话描写还是心理描写都细致到位。作者也在述说故事的同时不断传递更多的知识,其中无不渗透着对人的本质与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与思考,虽然哲学对我来说还很深奥,也不能完全理解,但这些都阻挡不了我对这本书的热情。
苏菲是一位14岁的少女,她不断收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他眼前展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苏菲去找自己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在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她渐渐意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物,而是通过某个人想象而呈现出的一个人物形象,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一谜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最终她和自己的老师利用完美的策划,成功地逃出了“这本书”。不得不说,作者的这种写作方式是我以前从没见过的,因为看到最后我才发现,原来作者也把自己化身为书中的人物,在书中把自己的书又写了一遍。
在我看来,苏菲是聪明好学的,她会将所学的东西与别人分享,她的好奇心也非常旺盛,三番五次地来到少校的小木屋,想破解谜团,同时苏菲也保留了自己的天真与活泼,有时也会多愁善感。
哲学老师艾伯特可以说是最神秘的人物,他几乎无所不知,不仅行动敏捷,还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从“魔术师的礼帽”这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哲学家通过一封长信将苏菲从“兔子的皮毛深处拉到了毛尖”,从日常生活的琐碎事件中拯救了出来,以乍现的眼光打量着世界。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哲学知识,例如犬儒派学者强调,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的环境优势,如丰裕的物质强大的政治力量与健壮的身体之上,真正幸福的人不依赖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同时由于幸福不是由这类福祉构成的,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得幸福,更重要的是一旦获得了这种幸福,就不可能失去它。如果你也有兴趣,不妨找来这本书读一读吧。
《苏菲的世界》-读书感悟800字相关内容
我家楼下的老爷爷在我家楼下,住着一位老爷爷,他年龄比较大,都80有多了,虽然是如此高领,满头白发,但他的身体像似60多岁一样,可结实了,还有一对坚毅而和蔼可亲的眼睛,他最爱就是做陶瓷了,平时一说到陶瓷,他总是说个没完没了,说个一整天,好像嘴…
和你在一起,我的世界五彩缤纷。——题记童年——保姆“哇,好香呀!”我放学回家,一进家门就闻到了一股炸鸡的味道,果不其然,桌子上摆着一碗黄澄澄、脆香香的炸鸡翅!我不由得奔过去,伸开五指山,捏起一个鸡翅就啃。从厨房里走出来的老妈看到我这副馋嘴的…
又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天空乌云密布,雷电划过天际,紧接着一阵刺耳的雷声。有一些小孩听到雷声就“哗啦哗啦”的哭了,父母赶紧安慰他们。我的心好像被刺了一下。霎那间,风起云变,大雨似乎要从乌云里破蛹而出。行人慌张的四处逃走,打伞的人也加快了脚步…
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安德鲁·马修斯自古以来,狭隘向来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耻。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
孩子,能有幸成为你的妈妈,看着你一天天成长,我真的很幸福。今天,就让我郑重地夸夸你。记得你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左手挽着你外婆,右手牵着你一起去逛街。当时,你问外婆:“外婆,你是大人,为什么还让妈妈牵着?”“这是你妈妈在孝顺外婆。你妈妈小时候…
小学毕业后的很长时间,我住在祖辈的老宅中。坦白说,环境不算好。在霪雨连连的梅雨季度,屋后的墙上满是绿苔,颇像与世隔绝的桃源。红漆剥落的老式木家具总是有一丝腐朽的气味。我嗜睡,常于盛夏时,拼两张木椅,倒头便睡。祖母便从院子的后门拆下一块门板来…
是的,我们又输了。偌大的露天篮球场上仍弥漫着一股塑胶漆味,巨型探照灯强烈的光刺得我睁不开双眼。坐在寂静的考场,往事历历在目……我躺在球场上。身旁夹杂着哀怨与欢呼的混音离我时近时远,我悲愤到想永远躺在这里,我绝望到海枯石烂……五分钟前,这里人…
一墙一世界。一当王尔德童话中的巨人推倒那面高固的墙时,他得到了心灵的解脱,脱离了冬日凄寒,迎接春天的到来。这有多美丽!倒塌的砖块在地上散落成一条条通往春天,通往快乐的路,雪化为滋润花草的乳汁。这有多美!童话给梦想与现实插上了翅膀,一面墙,真…
这个世界之所以充满活力,就因为很多人都充满了热情从事生活和工作。如果自己想活的快乐,就必须为自己创造热情,热情让青春灿烂。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那就是是否充满热情。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别。对于生活充满热情、狂热投入工作的…
兴趣爱好成就伟业,现在那些有着丰功伟绩的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而去选择的他们的事业。成功者更是层出不穷。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例如对绘画感兴趣的人,就把注意倾向于绘画,在…
第一次品味到教养的芬芳,是在我中学快毕业的时候。那天,我随拥挤的人流钻进了一辆公共汽车,在车上向里攒动的时候,踩了一个人的脚,我还来不及说对不起,身后传来一个温文少女的声音:“先生,我把你的脚踩了。”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我不禁回头一笑,少女…
对他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存感激,就要布施行善,多诈矛,少掠取,使自己心灵富足。要懂得给予,就永运有可给予;贪求索取,就永远要索取。给予得越多,收获也越多;索取得越多,收获就越少。人的一生,为他人付出得越多,他的心就越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