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诺贝尔奖老让中国人添堵,现在莫言获奖中国人终于可以激动一把了,其作品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洛阳纸贵,全国人民趋之若鹜,争相阅读。我自然也难免俗,拜读了莫言的名作《蛙》。该文讲述一位杰出的妇产科医生姑姑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曾经铁面无私,严格执法,导致无数未出生的或者已经出生的生命丧生,甚至母子俱丧,全家遭受灭顶之灾。到了晚年,姑姑回想自己的罪过,无限悔恨,只得以捏泥人来进行心灵的自我救赎。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禁迷惑:人的生命尊严在和计划生育政策发生矛盾的时候到底孰轻孰重呢?民生福祉和国家利益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吗?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是否该得到尊重呢?
作为每个普通人,传宗接代似乎自古以来就是理所当然的,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显然并不仅仅是个封建残余的理念问题,而是人的生存权的一种体现。即使在动物界,生存也是最高法则,为了繁衍生息,有的雌性动物甚至把雄性吃掉,繁衍需求显然高于个体生命的存在。生存权的研究早在多年前就是中国学者对付外国学者的一个利器,成就了不少中国学者。但是,在计划生育的政治任务面前,繁衍权似乎远远没有完成任务更重要,所谓“上吊不解绳儿,喝药不夺瓶儿”,无数的家庭在这种极端残酷的高压政策下家破人亡,姑姑作为一个出色的妇产科医生,为了保证完成任务,曾经将孕妇赶到河里淹死,曾经将无数即将分娩的生命扼杀,她自叹双手“沾满了腥臭的鲜血”。
尤其是在中国的养老制度还不健全的时候,这种计划生育制度存在残酷性的同时还充满了欺骗性。一开始宣传说:没有孩子不要紧,国家给你养老送终。后来,又说:养老不能单靠国家,要自己承担一部分。再后来又说:养老金缺口太大,要延长退休年龄。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道理都在你那里。人民群众哪有说理的地方。现在看看,过度严厉的一对夫妇一个孩的政策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失独老人、空巢家庭、老年社会的提前到来等等社会问题都将接踵而至。
现在看来这种政策的合理性实在值得怀疑,为了这种未必合理的政策,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无数的姑姑陷入深深的自责。当然,在当时政府未必能认识到政策的非理性,但是,作为人民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无论在制定什么政策的时候,是否应当考虑人民的感受、群众的意志?
现在看来,这种并不过分的要求似乎依然遥不可及。我们看到,“表哥”杨达才在网友千呼万唤之后才被撤职,我们在感叹网友的执着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为什么网友随便一拍就能揪出贪官,那些高居庙堂之上的达官显贵专门司职于此的却熟视无睹呢?
多少年来,舆论一直在呼吁官员的官员的财产公示制度,但都是光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可见舆论的要求、群众的福祉、社会的责任在一些掌权者的脑海里实在是无足轻重。这一段时间CCTV一直在做是否幸福的调查,问莫言是否幸福,莫言说:“我现在是忧虑重重,怎么可能幸福呢?”这种感受可能全国绝大多数都是感同身受吧。750万元的诺贝尔奖,在北京仅仅能买个120平方的房子,还可能因为没有北京户口而泡汤,诺贝尔奖获得者尚且如此,我们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儿、土里刨食的普通老百姓自然只能是望洋兴叹了。怪不得CCTV记者问到一个老者是否幸福的时候,他似乎耳聋,说:“我姓曾。”
幸福感必须要有物质生活的保障,同时必须有社会分配的公平,还必须有人民心理的宁静,莫言说幸福必须要没有心理压力,正是此意。可是全国人民除了既得利益者之外,谁不是亚历山大、忧心忡忡呢?
社情民意、人民福祉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应当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似乎天经地义,毫无疑问。但是我们看到某些官员竟然说什么“你是替共产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显然将人民群众和共产党对立起来了。这可能是一种极端的少数,但是这是部分人的真实的心理写照,在他们心里哪还有人民呢?
扯得有些远了,还是回到姑姑吧。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为了执行政府的'政策违心地执行命令,到了老年难逃良心的责问。我们在为老人太息的同时,也该考虑考虑我们自己的眼前,是否还存在着这样的不如人意?我们是否也可以问一句:我幸福吗?
幸福可能是每个人的愿望,但是不如意总是如影随形,从政治到经济,从社会到个人,但愿这样的不如意越来越少些吧!
《蛙》读后感-读后感1700字相关内容
隋朝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代往前是分裂割据的南北朝,往后则是大一统的唐朝,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朝代孕育出了一位特殊的帝王---隋炀帝。隋朝(公元581-619年)一个短暂的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一统时代之一享国38年。纵观中国的古代史,我们不难发…
鲁迅先生是我国民国时期的大文豪,是“五四运动”的主将,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色和媚骨。这是殖民比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
记住刚上初中的我,就对美丽的内蒙古草原有着深深的沉迷,也喜爱看那些编撰草原的文字。那时的我,总会在夜晚的风中,在窗前的书桌上,斟一盏清茶,抿着若隐若现的茶香,呼吸着清凉寒冷的黄蒿草香,捧着一本《狼图腾》,静静地倚在椅背上,一遍遍的回眸着小狼…
前些日子,我单位党支部给每位党员都发了一本厚厚的大书。书名叫《苦难辉煌》。并要求每人写一篇读后感。说实在的,写读后感我不犯愁,犯愁的是没有时间读呀,不读哪来的读后感呢?有人建议我到网上去搜索,看别人是咋写的,然后弄几段凑合一下就得了。虽然是…
十月的鹰城已有了些许秋意,夜晚已然听不到窗外时起时落的虫唱。饱含无限寂静的黑成为了夜的主色调。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五集纪录片“回望梁启超”的情节一遍遍在脑中回想,起身下床,径直走向阳台,仰望星空,那颗耀眼的启明星正在夜幕中闪烁。如果把…
一觉过后,窗外已是白色一片。下雪了,雪花零零松松的打着旋儿,最终不轻不重的跌落在地上。兜兜转转,回头看着那雪上自己踩过的行行印迹,竟不知该看什么,为何要回头?时不时的掩着嘴,咳嗽着,才发觉现在的我竟如此的娇气——因为小感冒而请假。或许,醉翁…
一个月前我告别了野风车,踏上了归家的征途,我飞啊,飞,飞过浩渺的湖水,穿过热闹非凡的街道,飞过了黄河,跨过了长江,来到了一片森林。那苍翠欲滴的树参天向上,显得坚韧有力,森林中有几条蜿蜒的小溪,迂回着,明如玻璃,淅淅沥沥地散石子落在水面上,高…
船很大,大得仿佛能摆得下这世上所有的珍宝,船很小,小的放不下一段悲伤地记忆。既然无法忘记,那么我也只能够在一个地方,永远的记下来,这样做,若干年好也好有个回忆。我想,他也不愿意被人所遗忘。时光可以流逝,但记忆永存。当我感到无奈和彷徨的时候,…
晨曦,清晨一缕阳光,不冷不热,暖暖的。山林晨曦。雾气还没有消散,阳光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冲破白色的禁锢,想要释放自己的漫天金光。每日清晨,独自走在山林里,我能够实实在在体会到每一次晨曦里生命的延续。因为只有当晨曦降临的时候,山林里的所有生命都…
流年可美可悲,如水般流逝的时光。美的时候,就好似溪水潺潺,做的每一件事看似稀松平常,可是回忆起来,却能甜美一时,方寸间便是诗意盎然。悲的时候,就好似瀑布直下,所有的时光一泻千里,看似经历了很多事情,可是却没有丝毫意义,留下无数的伤痛在心头打…
你的一切我都将深藏灵魂深处,你的一切我都将铭记心底。说到铭记二字,就不得不说到刻骨铭心四个字,但是两者却存在着区别,准确来说,刻骨铭心更偏向于内心的痛苦,而铭记则是一类中性词,心灵的痛苦和欢乐都归它管束。记得第一次尝到铭记的滋味,是在太公去…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这每一个人的心。疫情来临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辞辛劳,离开家人,积极响应动员,迅速进入战斗角色;他们坚韧不拔,始终坚守岗位,奋战在防疫第一线;他们勇敢坚定,在村民群众都闭门不敢外出时,他们始终在村落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