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以的作文,描写文以的作文

常州中考满分作文:文以“群”分

更新时间:2024-08-19 21:18

“群”,轻飘飘地抛过来,没错,一个字。再想想,可不是?这个字像乾坤圈罩住了无边的世界;像一个小手指,轻巧巧地就把千万年、千万人提溜起来了。“群”里乾坤大,“群”里宝藏多。赶紧挖宝吧,考场一片嘁里咔啷的声音,考生中也形成了这几个群体(以下仅从立意上分出层次,实际得分还包括题材、表达、书写等要素):

温饱型“群”体——记叙成长中跟群体有关的温情故事,表现对亲人、朋友的感恩,成长的快乐与收获。类似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有你们真好”“我们集体有力量”。这类文章容易上手,但长着一张大众脸,识别度不高,有可能“撞衫”甚至“撞脸”,激起阅卷老师贾宝玉式的叹息——这个妹妹在哪里见过?

小康型“群”体——记叙并思考自己在群里的得与失、角色和位置。比如写自己从单打独斗到合作共赢,写群体从貌合神离到同舟共济的过程;或者写自己建群交友、众筹、做公益的喜怒哀乐,或失败或成功;类似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的选择我的群”“群生活的美丽与哀愁”。跟“温饱型”相比,它更注重自己“这一个”的独特体验,闪烁着个性和时代的光辉。

文以官传,官以文显-随笔9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10:10

几乎所有的爱国文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过政治,这种现象可能源自于官员在其权力范围内更容易传播诗歌的“幸存者偏差”,但更多的是因为官员阶级往往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对国家、大义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传统文化的影响及特权地位带来的反思,也使得官员能够更多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他们的作品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宗旨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国家的正常统治。

(一)革除社会流弊,表达鲜明的政治主张。

欧阳修在其《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表达了他对“盛衰之理”的见解。欧阳修认为,李存勖“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李兢兢业业打出一片江山而一旦功成即志得意满,由此引来覆灭。他提出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以及“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都是治国的不二法门。

王安石则在《祭欧阳文忠公文》中制定了他心目中“可寄以社稷之安危”之人的标准,即“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虽然与欧阳修的政治主张相互抵触,但彼此都是为了江山社稷的安危而慷慨激词,因此能够得到彼此的敬佩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