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要如何引经据典

更新时间:2023-02-07 11:16

为了使抽象的道理具体生动、使单薄的内容充实丰富、使繁琐的语言简单洁明了,因而引用历史故事、名人轶文、寓言笑话、诗词格言等,这种表现手法叫做“用典”。特别是杂文写作,常常“用典”之法不可弃置不用。同样一段文字,“用典”与否,效果是不一样的。

事例分析小引

试以《学会照镜子》两个开头做一比,孰优孰劣,相信大家自有明鉴。

※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但不是人人肯用、人人会用的。因为镜子不单是放到眼前看看的事,而是跟照镜子人的思想素质、胸襟气质等息息相关。所以,我们要学会照镜子。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铜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代明君的“照镜”之论振聋发聩、引人深思:我们应学会照镜子。

可是,写作“用典”常被人斥之为“掉书袋”、“倒胃口”云云。我们以为此论颇有偏激、武断之嫌,很有商榷之必要。

的确,有些人以为写文章“用典”是既时髦又省劲的事儿。他们用“按点索文”法,冥思苦想地搜寻出一两个“漂亮”的典故,作为文章的骨架,再跟现实一掺和,拉扯几段,便凑合成篇了。其实,这对“用典”来说虽不一定是曲解,至少也可以说是误解。要知道,“用典”是一件费神费力的事情。有人把它喻为武林中的“内家功”,这是极有见地的。在旁观者看来,作者“用典”似乎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殊不知作者已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典”相融、借“典”升华,故能运思成风、涉笔成趣。这犹如内家功似的、一呼一吸、一招一式,都蕴藏着深厚的功力,岂是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可比?

请再看看下面的这段文字:

课内课外多学点古代诗词,不同的审美内容就会多方面的作用于我们同学的心灵:诵“大江东去”,会发出关西大汉之慷慨;吟“晓风残月”,会抒发十八少女之柔情;“采菊东篱”会使人心境趋于恬淡平静;“娇莺啼鸣”会使人心田洋溢春之情趣;“位卑未敢忘国优”,唤起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国牺牲敢惜身”,激励着我们献身祖国的决心……

这一段文字引用了苏东坡、柳永等数位名人的诗句,虽只是点到为止,但内涵极丰,旁征博引而不显芜杂堆砌,读起来朗朗上口,极易引人共鸣!

这里涉及到作者(包括习作者)善不善“用典”的问题。不善者,用的典故或无病呻吟、俗不可耐,或贩卖文字、肆意堆砌,或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写出来的文章总脱不去肤浅拼凑的斧凿之痕。这样,自然难免要使人感到“倒胃口”了。而善“用典”者则不然,行文通俗而不粗俗,选典灵活而不呆板,因而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当然,学生习作一下子是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写作水平的,故不妨从弓步、马步开始,试练“用典”的一招一式、一呼一吸。首先,让学生体会课文中名家的“用典”实例,读毛主席《愚公移山》,学生自然会为领袖巧用寓言故事而击节;读鲁迅先生的《人生识字糊涂始》,学生一定会为大师活用古人诗句而赞叹。如果课外多翻翻邓拓的《燕山夜话》等,借典、批典、反典、串典、改典等例子更会使学生眼界大开。这些名家高手“用典”时或含蓄讽刺,或直言褒贬,或借题发挥,或影射比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饱含着对世相的深沉透视,闪烁着激浊扬清的锐利锋芒!其次,老师要结合课文给学生提供一些掌故趣闻、名言警句等,并让其互相交流,或两星期一次,或一个月一次。自然,最后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试着“用典”。写带有议论性的文章,无论是开头,还是中间,抑或结尾,均可试着“用典”。当批改这些作文时,我常会读到一些自己闻所未闻的典故,从而增长了见识。不过,话得说回来,学生的习作毕竟是习作,“用典”时堆砌、曲解、失误等是在所难免的。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积极加以引导,使之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模仿、揣摩、探索而逐渐成熟起来。

需要指出的事,习作善不善“用典”,不仅取决于学生心头“典”的多寡,运用时熟练与否,而且更取决于学生认识层次深浅、理解水平的高低和思维能力的强弱。名家高手之所以能写出一“典”见血、一“典”破“的”的好文章,无不与他的深邃思想、渊博学识、过人胆识等紧密相连。不过,任何名家高手不是天生就有神来之笔,他们“用典”亦少不了这学步过程,所以我们学生没有必要因为眼下不如名家高手而不敢“用典”、不肯“用典”。当然还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作如是说,决不是把评判作品的优劣定位于“用典”与否。事实上,没有“用典”的精品佳作,俯拾皆是。另外,我们还应让学生懂得,“典”的界定并非一成不变的,今天不是“典”的,明天说不定就是“典”了。正如阿Q、九斤老太,在鲁迅生活的那个年代大抵是算不得“典”的,但是现在如用在你的作品中,其“典”的味道跟伯乐、东郭先生是极难分轩轾、辨伯仲的。

写作文用典故,首先要懂典故,如“折柳”、“折桂”、“伯乐”、“伯仲”、“雕龙”、“雕虫”……邵伯街上有条甘棠路,可是知道“甘棠”这一典故的人,恐怕不是很多。《诗经·召南·甘棠》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讲的是西周召伯巡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曾在甘棠树下断案、休息。后人思其恩德,使用“甘棠遗爱”、“甘棠之惠”等成语来歌颂清官廉吏,故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有诗云:“闻道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典故用途广泛,数量极大。用之于口头或是书面,往往是语言精练而又含蓄。下面是一组以数字开头的典故:

一鸣惊人

出处:《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意义:比喻有才华的人,平日默默无闻,一旦施展才华,即能做出惊人的业绩。

二竖为虐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晋侯)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既不可为业,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意义:指病情危重,癖好根固,不可救治。

三顾茅庐

出处:三国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意义:表示诚心诚意地去拜访和邀请。

四面楚歌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意义:形容途穷受困,四面受敌,处境孤危。

五斗折腰

出处:梁萧统《陶渊明传》:“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意义:表示有骨气,不屈身事人。

六龙回日

出处: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意义:古代神话,太阳乘着有六龙牵拉之车,日行于天。后指太阳的驭者,亦指太阳或时光。

写作要如何引经据典相关内容

如何让一年级孩子把作文写具体生动_小学作文指导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必须让同学们建立两个仓库:一是写作素材仓库,二是语言材料仓库。同学们只要持之以恒地积累,就不会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写作素材仓库的建立,要靠平时的观察积累,所以同学们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阅读笔…

如何指导小学三年级作文入门_小学生写作指导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既能形成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发展他们的思维,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正式"作文,比较陌生。很多同学对作文有"老虎吃天,无…

如何写好写人记叙文?_小学写人记叙文方法

要写好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写好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

小学作文,如何写活人物?记住这几点就够用了!_小学语文作文指导

在写人作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作文,叙事不要求完整,但要能表现人物主要的特征。通过一件事来写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

如何提高写作技巧——会想象

如何提高写作技巧——会想象会想象,就是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会想到另外一个场面。会想象也就是知识的一个车轮,如果没有它你的车就开不动。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四个人冒充四个诗人来到一家新开业的酒店来吃东西,他们说:“我们要免费吃的。”“啊,为什么…

如何解决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难题

如何解决小学生作文教学的难题让小学生写作文真的很难,不是语句不通顺,就是有很多的错别字出现,往往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在小学生写作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习作格式乱用:学生不明白小学作文格式、标点的使用等问题;不理解习作要求;不知道如何…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水平

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水平如果想提高作文,个人水平是要靠学校?是靠老师?还是靠家长?其实都不对。是要靠自己。我们自己是发动机,老师是方向盘,家长是加油站,学校是车身。那有一些人就问了,那作文书是什么呢?其实作文书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我们需要老师的指…

小学作文指导之如何写景

怎样写景?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

小学作文该如何写事

怎样写事?写事要求清楚、具体,小学作文怎样写事。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

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

写文章的人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读者看到的却远远超越了平面的文字,他们靠想象,把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所以,作文中的声音、颜色、气味、变化和对比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好的厨师除了煮出一道道的美食外,还要懂得引起食客的食欲,让看到的人会想要吃,吃的人…

小学作文指导之如何写人

怎样写人?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

一年级阅读训练的重要性_小学生如何写作文

一年级阅读训练的重要性_小学生如何写作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通过阅读,能够增长知识,进而有助于写作。一年级刚入学的儿童,虽已具有说话能力,但是我们往往说话不完整、不连贯,用词不恰当,语法有错误,有时还夹着“嗯啊”、“这个”、“那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