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新闻报道说,湖南有一个法官,工作十余载,突然提出辞职,辞职信写非常文采斐然:“初则喜正义之伸张,乐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贫。久矣疲命于杂务,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尽孝心……”这位法官在熟悉的轨道奋斗了多年后,突然做出了180度的人生改变,确实让很多人无法理解。
我拿起我手中的这本书,突然有点体会到它的意义,我辗转难眠,因为我思考着我心中的蓝莲花又到何处去了呢?
对于我而言,他们都是因为对长年累月的,那种看似幸福的生活产生了无可救药的厌倦和迷失,怀疑所做的一切违背了初心,于是毅然决然地采取了行动,只为了找寻内心的宁静,正如我们在书里所读到的一样:“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毛姆认为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好不排斥的共存与一颗心的。每个人都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在大多数人眼里,查尔斯就是个渣男,或者说是伪君子,自私自利,非常的卑鄙,但人们都错误的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待查尔斯,人们大多为了自己年少时的冲动,以弥补的方式把查尔斯放在了错误的站位上。人们看他为了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就离家出走,对妻子孩子不管不顾,对于雪中送炭的朋友,他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对他恶语相向,出于情欲,它可以勾引朋友的妻子,然后又把这个女人无情的抛弃,所以,毋庸置疑,他是个冷酷的混蛋。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同时是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了画画,它可以放下一切,为了艺术,他对金钱视若无睹,他超然物外,完全沉浸在精神世界中,他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绝对的真诚,从不气馁,也不绝望,作为一个个性复杂的人,人们一边唾骂他,一边又赞叹他无所畏惧,这才是毛姆书中的核心:
月亮照耀着满地的六便士,我只低头躬身前行,以为闪烁着光芒的,就是我的路,却忘了我也曾是个久久怅望月亮的人,“遍地都是六便士,有人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当我完成这本书的阅读时,我深刻的反问自己,是否也大胆的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了,我知道那是我自己的路。因为我不可能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毅然决然的放弃自己原有的生活,我觉得那样很不现实,但是我很憧憬我可以有那样大胆的未来。中国人其实很难变成“查尔斯”,因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果说的再大一点,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步一个责任,胸怀天下却很难有自我!倘若不能了却生前身后事,他不可能做自己。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互相依傍却并不在一起,即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对我来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是什么?严肃地说,最难的事情是,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如何生活。初看时,觉得查尔斯自私,抛妻弃子,只是为了自己想要的那份宁静。后来再看《月亮与六便士》,看到船长讲查尔斯在岛上的日子,和他在岛上的那个听得见风声,看得到星星,闻得到花香的夜晚,突然泪如泉涌。他值得!
去年,央视推出了名为《你幸福吗》的一系列采访,在路上随便逮个人就问“你幸福吗”。在我看来,这采访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提问方式的突兀和问题的简单粗暴,而是它预先把“幸福”设定为一个值得追求与向往的目标,甚至是人生唯一目标。崔健也这么说过:“若是为了爱情,歌曲算个屁;若是为了生命,爱情算个屁。我就要走,我就要走,要走。 ”这儿的“生命”和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里不一样,是纯粹的生命力,所以斯特里克兰德也说:“爱情只会干扰我画画。”这种生命力不是幸福,不是灵魂的安谧,反倒是痛苦和折磨;这种生命力也不求得到满足,功名和利禄不是它的欲望对象,生命力的欲望对象就是它本身,它想要自己不断扩张和生长,因而它也永远无法满足。这样的生命力里才有着所有的创造力。
所幸的是,我们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这个时代更加包容,包容每个人的梦,哪怕它偶尔不公平不正义还有些反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然后耐心地等风来。
作家王小波曾经说过,年轻的时候最痛苦的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其实,就算是年轻时候没有想明白也没有关系,这种事情永远不会太晚,只在于有没有这勇气去改变。
人到老年的陆游也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少时汩于世俗,颇有所为,晚而悔之。然渔歌菱晚,犹不能止。”
由此可见,倘若没有勇气去改变,即便是成功地混到了老,也无法跟自己妥协。既然这样,既然我们早晚要追寻心中的那朵蓝莲花,那为何不早点出发呢?一般人都不会是我们真正想成为的那种人,一般人都会成为我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但查尔斯真正做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曾经我疑惑,为何人总是生不由己,为什么呢?人生来就是谁谁的孩子,人生来就是谁谁的丈夫,人生来就注定成功,人生来就注定失败,我疑惑不解,为什么我们都有固定的人生,我们最终都成为了自己不想成为的那种人。为了生存,我们可以抛弃自己的梦想,为了活着,人可以生来便不是自己。成长的代名词总是沉重,因为成长孤独的连偏旁也没有。答案是,我很怕注定如此的结局,我们生来才不是注定的,但我们注定都是身不由己的。
查尔斯的行为也许并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天才的世界人们无法参与,那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痛。当我们认为他注定有错,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比他还要懦弱!
“人生漫长却又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感悟2000字相关内容
碎片化的空洞噬咬着人们的心,而与之相对的传统阅读恰如一味良药,可以治愈眼界的狭隘,消弭自我认知的不清。在成长路上,让我们以书为友,识书中万千世界,观自我复杂之心。书籍,作为名家眼中“进步的阶梯”和“巨人的肩膀”,能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见多识广,…
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种媒体、应用的信息扑天盖地,更新速度以秒计算。而我们被繁杂的信息裹扶住,成为了尼尔·波兹曼口中娱乐至死的一员。对此,我们应跳出娱乐海洋,以读书涵养自我。过度娱乐,只会让人局限于茧中,需读书开拓眼界。“头条看世界、微信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古至今,读书总难免被看作一项苦差事。诚然,读书之苦有时是极恼人的,但我以为读书亦有一番大乐趣。读书之乐,乐在增长见识。同学之中,总有几位时常因见识广博引来旁人钦羡的目光。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缘何而来:想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积极斗争的故事。我读后颇有感受,对小说中的人物也有了自己的体会。1、 保尔.柯察金小说开始,出现在大家面前的保尔就不是一个听话的…
今天,我看了不久前买的一本《团队正能量》,这本《团队正能量》让我看了后有很多的感想。《团队正能量》中有个专业名词印象比较深刻的:微观管理。之前理解,只有专业技术、专业知识最好的人,才是团队负责人的不二人选,学习了微观管理的定义及案例,明白还…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这番话极大地肯定了书籍的作用。的确,书籍是人类世界比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人类获取知识的媒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
有一个人告诉我,书是有灵魂的,你相信它,它就会给予你许多。——题记每到傍晚,我踱到书架前,从一排排书中随手掂出一本,坐到自己软软的大床上细细地咀嚼。于是,我如同一只驼鸟,把头深深埋进书堆里,发现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竟有这样一块沙漠清泉。柔和…
读书的呼唤花儿因阳光而灿目缤纷,河流因鱼虾而生机勃勃,人类因读书而超凡入圣。读书使人知忠。大敌压境,虎狼咆哮,皇帝称臣,文武投降。眼睁睁大厦倾塌,眼看着江山分崩,是他,是他,还是他,文天祥大吼一声,挺身冲进敌人的炮火。散尽家财算什么,断头流…
行走在一条清幽雅致的小路上,晶莹的鹅卵石熠熠生辉,呼吸间都是淡淡袅袅的幽香,似檀木。前面有青岩白瓦的小屋掩映在菊花丛中,我轻轻推开木栅栏,一个青衣男子正在采菊,他面如冠玉,神情谈吐不似俗人。他没有介意我的打扰,递来一个青石杯,漾着淡淡的茶香…
翻笔记时,看到了伍尔芙的一句话:“每个女性都应当拥有自己的书房”。这句看似平淡普通的话,在当下或许没有什么惊世骇俗之处,但回归到当时伍尓芙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想象说出这句话的勇气与先锋感了。乃至,我们可以将这句话看作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重要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看似只是一张张带字的白纸,当你翻开它,并用心去读时,你就会体会到,书,就像一节节朴实的台阶,指导我们走进智慧的殿堂。小时候第一次看到书就觉得无聊,总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不如出去玩。到…
歌德曾经这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阅读不仅能増长我们的知识,扩展我们的视野,还能陶冶我们的情操。相传三国时期有个名叫吕蒙的将军,因为知识量少,曾被孙权劝学。于是他闭门苦读。几天后,鲁肃前来视察,发现其才华连他都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