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学生写作之二_高中生写作指导

更新时间:2023-02-07 14:56

一、需要

心理学家测试人们在需要和被迫两种情况下工作的效率是7∶3。我认为把这种效率改用于作文上也应当没什么差别。在很多时候学生都只知道老师叫我写什么,老师让我写什么,他们会绞尽脑汁地去想去编造,我慢慢试着让学生把这种“被迫”换过来,成为“我要告诉大家什么,我要让大家明白什么,我要怎样说出来大家才能明白,才能接受呢?”记得我在教学写留言条时,我请了三个同学模拟了一个情境:一个星期天,妈妈不在家,姑姑来了,要带我去动物园玩,可妈妈没带电话出门,门外车子又等着,怎么办呢?要么不去了,要么给妈妈留一张纸条,谁愿意星期天独自呆在家里呢?但这张纸条怎样写妈妈才能明白呢?学生们纷纷议论开了,经过大家的商议,我板书留言条的五点注意事项。没料到,二年级的小学生对留言条的记忆准确无误,很快所有人都完成了。这就是转换角度收到的良好效果。

二、体验

文章是生活是现实的一个折射。学生的文章更是简单的折射。如果叫一个没吃过橄榄的人说一说橄榄的味道,他一定说不出来;如果叫一个没坐过飞机的人写一写坐飞机的感受,他一定写不上,在很多时候我们老师却这样要求了。学生硬着头皮也写了,但文不对题,上句不接下句,我们的老师还认为:汝子不可教也。但却忽略了体验的重要性,我们要指导学生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和看见的东西大胆的写出来,怎样想就怎样写,不受任何束缚把文章写完,把思路写活,把句子写通顺,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真实意愿,记得一次班里组织去春游,要求家长签字才能去,有个学生没得到家长签字,气得几天都不理家长,大家都很同情他,我发动大家帮助他,给他妈妈说点什么,题目就是《阿姨,你听我说》,大家很乐意,很真实的就写了,根本没有认为这是一次作文,而且都写得很投入,结果效果明显比其它方式写的作文好。学校、家庭、社会又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场景,有很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有许多值得赞颂的人和事等,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活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每天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话不用太多,班里订期举行交流展评;也可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开展观察调查活动,有的事情亲自去实践,如制作科技小作品、饲养小动物、种植花草树木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以及班队会主题活动等。实践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很乐意去做,也很容易做好,日积月累,学生手头有实在的东西,作文时就可避免千篇一律,无病呻吟的怪现象。

三、鼓励

好话人人都爱听,学生的作文如果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其心理得到满足,更能激发其对作文的兴趣,从而一次比一次乐于些,也写得好。因此,我们老师不但应注意写前指导,更应重视写后的评讲,不要停留在几个错别字或个别不通顺的句子,而要全面观察,找出每篇习作的特点,给予肯定,有些能力是随着训练的增加而具有的,比如一个一年级两位数运算很吃力的学生,上了三、四年级这一关自然就过去了,一节充满了掌声与肯定的作文讲评比那种一会儿批评作文词不达意,一会儿批评语句不通的作文课效果不知道好多少倍。当然,对于不足的地方也要委婉地指出来,在班级里办一个优秀作文专栏,每个月老师可以从本月的作文中选取出十多篇较好的,教师批改过的文章,让学生规规整整地用作文纸抄下来,教师再进行批改,指出文章精彩的地方,写好评语,张贴在教室里。但作文也不能老是几个人的,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览的机会,哪些平时作文写得不太好的同学,看到自己的作文也能展览出来,总是把自已的文章看了又看,改了又改,以后作文也用心多了,进步也明显了。在每学年结束时,还可以将学生的作文订成一本优秀作文集,发给学生,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班级的优秀作文集并非完美,但是学生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果,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老师还应给予个别辅导,把一些好的作文向杂志、作文选刊、报社等投稿,如果发表,这将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这是叶圣陶老先生说的,在“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是练习,这是别人不能代劳的,非自己动手,认真练习不可。光知道方法不去练习,也只是纸上谈兵。总之,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培养兴趣爱好只是一个入门,如果积极引导督促学生,日积月累地训练,让他们对作文产生感情,真正喜欢上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不就成功大半了吗?

怎样培养学生写作之二_高中生写作指导相关内容

2015年高考作文导写素材运用指导5篇

2015年高考作文导写素材运用指导5篇(1)漫画材料作文“狼外婆”素材运用指导(2)“不插电”素材运用指导(3)材料作文“人最害怕的是自己”素材运用指导(4)材料作文“鲜花与阳光”素材运用指导(5)材料作文“雨后清浊”素材运用指导“不插电”…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由躁入静》作文素材及指导

作文材料: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印第安人谚语重为轻根(根本),静为躁君(主宰)……轻则失本,躁则失君。——老子《道德经》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和来,才是性天之真境。——洪应明《菜根谭》以上三句格言,引发了你怎…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时间的声音”材料作文及指导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个谜语流传已久:“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你看,时间的步伐竟如此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变幻的人的一生。请以“时间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作点拨]本次…

高考话题作文素材:浮躁的话题作文素材及写作指导

有关“浮躁”的写作指导与例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作文。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菜根谭》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翁同龢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高考话题作文“沟通”的材料及范文指导

高考话题作文“沟通”的材料及范文指导【材料】王生想借邻居家的斧头来用。在去邻居家的路上,他想:“邻居会把他的斧头借给我吗?那个斧头可是他刚买的,他舍得吗?他本来就不是个大方人,上次我向他借犁,他就说犁坏了。这一次他肯定不会借给我,一把斧头都…

审题常见误区_高考作文指导

审题常见误区_高考作文指导一、混淆概念,导致偏差有些作文题目的意思容易被误解为其他的含义,或概念被混淆,以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如: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考生在文中写下了这样的内容:翻开历史的篇章,和珅并非有过人的才…

文体常见误区_高考作文指导

文体常见误区_高考作文指导一、意识较弱,特征不明一些考生的文体意识较弱,写作不注意突出文体特征,如:写记叙文,缺少矛盾冲突,叙述事情没有跌宕起伏;写议论文,材料不典型,观点与材料“两张皮”;写散文,内容空泛,单纯追求框架式的排比。二、似是而…

谋篇常见误区_高考作文指导

谋篇常见误区_高考作文指导一、入题千呼万唤高考作文因字数、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写得太多,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往往出现“入题慢”的弊病,废话很多,以一当十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引用原材料或可有可无的内容占去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分无法展开。二、形式…

语言常见误区_高考作文指导

语言常见误区_高考作文指导一、艰涩难懂有的考生喜欢使用缩写、英文单词、网络语言,其实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的阅卷老师对这类语言很反感,就会对考生有害无利。高考大纲对于作文语言的要求是表达通顺,用词贴切,文句有表现力。因此,考生应当尽量用优美…

立意常见误区_高考作文指导

立意常见误区_高考作文指导一、平庸病态,格调不高见解独到、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有的考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一考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中这样写:“我要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移植过来…

2017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布局的七种模式

2017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布局的七种模式有些考生在谋篇布局时,记叙是“三段”叙:开始如何—经过如何—结果如何;议论则是“三段”论:应该如何—那些人如何—所以如何。如此千篇一律,令人乏味。现分享作文布局的七种模式,供参考。清代曾国藩说得…

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点滴积累,厚积薄发

2017年高考作文指导:点滴积累,厚积薄发君不知作文灵感何处来,抓耳挠腮无文思;君不见绝妙素材随处有,旁征博引非难事。每一场语文考试中,最决定成败的无疑是作文--分数占比高,所需时间长,不定因素又太多。从审题破题到立意定论再到起承转合行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