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缸米-记叙文23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5:09

“这米,怎么还放在这?”我下意识提出问题,回过神来暗道不好。果然,旁边传来一声轻轻的哀叹声。我本以为会像以前那样枯燥,心中退堂鼓震耳欲聋,却没想到这一次的讲述却让我记忆深刻。

寒假的时候,我带上了在校自己做的“年年有鱼”剪纸。带着它坐高铁,回到了家里。正当我思索这张鱼的归处时,我走近了它,比划了两下,发现,安逸的很。大红剪纸与小褐米缸,绝配。

想着想着小米缸上就大大咧咧地贴上来一张鱼。转头撞见奶奶拿着擀面杖,看着我手上的糨糊。我心下一惊,而奶奶只是拿着擀面杖,端着面团从我身侧走进厨房。呼出一小口气,我伸着懒腰站起身,薅了把头发,实在想不到我为什么要心虚。

“这纸鱼剪的,有点水平。”奶奶洗好了手,半蹲着,慈祥地抚摸着红鱼,问我是不是买的。

闻此言,我挺起了胸膛。指着自己,是这双灵巧的手。但是我没有说出口——还没有来得及。我就看见奶奶小心撕下那条纸鱼,露出了一张小小的倒字福。你看这福字写得怎么样。我奶奶这样问我。

我寻思今天“疑惑”是生活的基调吗,但我不敢说出口,我的心情就像米缸上面的福字,歪歪斜斜的,那浓墨重彩的一点,粘腻得不行。

“我看,这个福字,应该是小孩子写的吧。”像我这样的书法小白都能观摩出“笔力不行”这四个字。

我刚说完,我奶奶笑了出来,笑得很克制。“你忘了?这是你小时候,拉着你爷爷教你写的字。”

那也别把我的纸鱼撕下来吧。我暗自腹诽,但是也依稀记得小时候的零星记忆。我也跟着蹲下来,仔细瞅瞅这个年纪比我还大的小米缸。顺手扯下米缸上的布盖子,很明显,这个暗红褪色的样子,大抵是从小跟着小米缸的。我又往缸里面望。好家伙,跟套娃没俩样。

一个中等透明盒子放着一包包小玩意,我猜测是防腐剂。再内层又有一个透明盒子,里面放着不知道多少年的大米。对,不知道多少年,因为这个米缸虽然跟着我们家好久了,但是可能自打我出生以来就买了另外的大米缸来用着。所以,即使我想扒拉米粒看看里面还有没有小盒子,碍于这岁月的痕迹也只能作罢。

“这米,怎么还放在这?”我下意识提出问题,回过神来暗道不好。果然,旁边传来一声轻轻的哀叹声。我本以为会像以前那样枯燥,心中退堂鼓震耳欲聋,却没想到这一次的讲述却让我记忆深刻。

小米缸是爷爷奶奶结婚那一年,曾祖父递给爷爷的。在这个小城镇,七十年代夫家常赠的是四大件,送米缸还算别开生面,但那时候小户人家倒也不是很讲究。只是爷爷接过米缸,等曾祖父走后,对奶奶说,这米缸送到我们长家,可能要一直传下去了。

我精准简化而言之:传下去的小米缸,等于传家宝,小米缸等于宝!

我的眼睛大概是亮着的,遂精神抖擞地问奶奶:“这米缸以后是不是给我的?”在此刻,平日里躲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小米缸也变得神秘多彩起来,褐色不是褐色,而是一种岁月沉淀后留下的流彩。但奶奶只是瞅着我,笑眯眯地说道,“小小年纪就知道一个劲的钻钱眼。你呀!”

“崽啊,奶奶不是个读书人,说不出什么好听话。但这是你爷爷告诉我的:很多东西它本身并不是有多值钱,可是它被打上的价值是一辈子也遗失不了的。”

看到我瞬间黯淡无光的双眼,奶奶无奈地笑了,但还是接着讲述着一个陈旧的故事。

那是一九三几年,那时还处于苦难中。曾祖父还是小小的孩童,其实也不算小了,已经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了。

那个小地方很偏僻,尽管如此,日本兵还是找到了。少年听外面鸡鸣狗跳的吵闹声,心里发慌。听说日本兵要抢东西,还要杀人!少年环顾四周,决定把家里最重要的东西藏好——他把家里的米缸藏到床下。爸妈刚把他护起来,日本兵夺门而入,有的兵官枪口对准了这一家三口,其余日本兵搜寻片刻之后,用蹩脚的中文逼问装米的锅在哪里。少年不知道哪来的勇气,摇头说没有。可是日本兵搜到了床底下,拖出了那罐米。生气的日本兵拿枪柄砸了一下少年的头,砸得他发蒙。之后日本兵收到命令后撤退了,可算是劫后余生。但是这件事情曾祖父记了一辈子,甚至对屯粮这件事有了执念。

这段故事曾祖父常常讲述给他的几个孩子听,后来爷爷给奶奶讲了这个故事。“让家人吃饱饭”,可能是我爷爷听曾祖父讲了几十年的话。而当时曾祖父送米缸过来的时候,里面盛着半缸米。这是曾祖父过往的遗憾,是爷爷未来的期望。

只不过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米缸其实是装不满的,当初曾祖父用生命去护一罐满满当当的米,爷爷小的时候却是吃不饱,有时候米缸甚至装不满一半,家里也时常为温饱忧愁。爷爷成年后,这种情况好了许多。

“你爷爷是个犟的,后面用功读了书,进了单位工作。”奶奶说到这里笑眯眯的,似乎是想起了开心的事情,说道,“当年他载我的自行车,是他用工作积蓄买的。”

不知不觉中,我也陷入了回忆。在我的印象中,我爷爷是一个比我父亲还要厉害的大人物。爷爷读过书,进了单位,写得一首漂亮的毛笔字,闲来无事还会给不识字的奶奶念电视剧的情节。

当然,爷爷也是有缺点的。后面因为爷爷经常在我身边念叨国家制度,繁荣昌盛之类的话,年纪小自然觉得厌烦。但过了几年,我才恍然发觉,像他这样信仰纯正的人,我已经好久没有遇到了。想到这里,混混沌沌过日子的我顿生惭愧。这是一次灵魂的振荡,这里有一个年轻人,信仰坚定了。

我很感谢国家的发展能契合我爷爷的期望。反过来说,这个时代的发展,也正是因为有数不尽的像我爷爷这样的人,存在于这片红色土地上 殷切而努力着。

新的米缸会因为放不下粮米,而在仓库里堆了几袋米。半缸米或许会好好存留下去。半缸米不是宝,却也是“宝”。

躯壳应犹在,陈米换新粮;爱国之心不可无,强国之志兼有得。曾经的年轻人已经完成了信仰托举下的强国志,新时代的年轻人将紧跟时代潮流,用崭新的活力注入发展动力。

这里有一个年轻人,信仰坚定。

“既然你这么想要,这米缸连带米都传给你吧。”在我诧异的眼光中,奶奶无奈说道,“你们这些小年轻,就是喜欢稀奇古怪的东西。比我一个老太太还能瞎捣鼓,真是没办法,嗐。”

总而言之,这半缸米贴着年年有余,预定在我的后半生里。

半缸米-记叙文2300字相关内容

享受音乐的乐趣_抒情记叙文700字

窗外的树叶飘落,留下的只是那光秃秃的枝丫,天下着小雨,细细的雨滴敲打着地面,发出悦耳的声音!小雨尽情的洗刷着城市的灰暗与喧嚣,它也洗尽了我的愁丝,使我的心得到片刻的安静,我的心情丝毫没有因为天气的缘故而变得糟糕,因为我有音乐做伴!我推开门,…

难忘的一件事_优秀记叙文700字

往事犹如一片片贝壳,装饰着整个沙滩。这些贝壳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太阳的光芒把它们照得又白又亮,其中的一片贝壳记忆了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至今我仍然记得那是个星期三,天气灰蒙蒙的,犹如我当时的心情。因为早餐的原因,我与妈妈发生了争吵,彼此都很生气。…

天涯共此时_抒情记叙文800字

蒹葭丛生,极美;星辰密布,极美;百花齐放,极美。我在众里之中,众人容我与其共此时。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天涯两端,共此明月,还有什么可羡慕的呢?喧哗的闹市,行走的人群,尽是繁华;贫瘠的土地,家徒四壁,满是无奈。这样两幅格格不入…

六一儿童节-高中记叙文作文1000字

转眼又迎来了一个“六一”。学校里最能体会到六一节的与众不同。从小到大,每次学校为了庆祝“六一”搞活动。全班大大小小的孩子基本都不能捺下,几乎都参加。小时侯是最盼过六一,现在成为老师,最烦过“六一”。当班主任就要组织节目,象我这种美术专业的老…

凤求凰_高中记叙文900字

香炉一座,凤和凰鸣,古琴一架,静默不语。老李是当地古器乐协会会长,在古琴方面很有造诣。他会弹奏很多古琴古曲,还会弹一支稀世古曲———《凤求凰》。据说这是李家的传家曲,老李只有一个女儿。老李坐在琴架旁,待到香炉的香气弥漫整个房间的时候,老李定…

阅读经典,与先贤同行_高中记叙文800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题记夜,安静极了,玉盘似的明月在云中来回穿梭,淡淡的月光洒向大地。我坐在湖边,手里捧着一本《离骚》,借着月光慢慢吟诵……“咦?这是哪儿?”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团白雾,朦朦胧胧的,只见远处有个高声吟唱着:“举世皆…

蓝_记叙文1300字

(一)临近初中毕业的那个冬天里,我总是睡不着。那样寒冷的、寂静的夜晚,促使自己闭眼之后,脑海中不断闪现班主任呵斥我、否定我的只言片语;同时发觉还有好多未完成的事,又留了一大堆麻烦给明天的自己,剩下的便是对今天的自己的无能为力和对昨天的自己的…

寻梦_优秀记叙文1500字

寻梦/握残缺的桨/向花朵半开处寻觅/身披半袭星光/在星光斑驳里轻舞……红艳艳的草莓蛋糕店的窗户里映着一大一小两个人。这是上高中以来我们第三次见面,我和爸爸。我们都清楚,这是在向我的青春偷时间。因为再过不久,我就要离开这座小城了。我替他擦了擦…

数学如树_高三记叙文1500字

当那场突如其来的声势变得浩大而鼎沸之时,我还在晕头转向地抠数学题,神态迷茫得仿佛做了革命人的阿Q。窗外是小区里的花园,从我家阳台刚好看见全景。此时那棵厚重而阴沉的橡树已被连根拔起,被拖上墓穴一样的卡车。橡树原来所在的位置只留下三折些许枝条的…

语文如雨_高中记叙文1200字

先秦时庄周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源自这片天地,凝聚无数祖先智慧的语文,更是美的结晶。语文无形,一本本翻开的文学作品,便是它的载体。随着我们年岁渐长,阅历丰富,语文带我们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我们沉浸在奇妙的文字里,仿佛沐浴了四季的雨——…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_高三记叙文700字

上课铃打响了,可是这一次同学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嘻嘻哈哈的打闹着进入的教室,而是感觉发生了什么悲伤的事,一言不发,拖着缓慢的步子走进了教室。“同学们,今天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看看书,复习一下;我再看看你们,到时候你们毕业…

最美的青春我的班_高三记叙文700字

这是春天到了的意思吗?学校里的杜鹃花一枝枝开了,重重花瓣卷成盛放的模样,从修剪整齐的叶丛中探出头来,互相欣赏。再次走进校园,我情不自禁被这校园的书香俘虏。哪怕身居教室,却桎梏不住天马行空的心。因为出来的欣喜,所以努力地生长。校园又被调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