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读后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2 07:12

我们爱彩云遮月,大半爱明月的半遮半露,像个纯真的小镇姑娘,半垂着眼皮,偶尔看你又不看你,就更想一望望进她的眼底;维纳斯也如此,那双断臂本该如何?镜花水月总有种奇异的吸引力,一如《边城》充满遗憾的结局。

《边城》茶峒,绿水的尽头是青山,却是中国式的,淡淡的,线条的。在其中也是中国式的人。湘水旁妙龄姑娘翠翠单纯善良,老船夫尽心尽责,傩送与天保兄弟情深,翠翠和傩送纯洁美好的初恋,还有邻里相亲坦然互助的淳朴民风。好像从《桃花源记》深处中来,恬然得不可思议,它几乎就是一个中国的童话。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谁也说不清,他去了哪,在哪,回不回来。没人知道结局是笑容还是眼泪,是一种画中的巨大的留白。这模凌两可的结尾,似是给了读者希望,又像是对翠翠的安慰,读起来有些悲哀和无奈。合上书页,很容易就想到,如果没有那场暴风雨,如果爷爷不那么木讷,如果大老没有死,如果翠翠主动一点,甚至,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这个时代,那么,故事的结局该是美满的、温馨的,等它的“她和他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我一直期望这个故事这么发展,甚至在书后强行编造了一个完美结局。但正如《桃花源记》,那座“阡陌纵横”的村落,遗失在了无尽大的桃村中。他们也失散在了时代的洪流里,马路、公路让撑起一家的老船夫丢了船桨,现代的船只撞碎了乡土中长长的一个梦。那个时代已是不可能停滞不前,连带着让那种美满也似乎没了实现的可能。但在那个新旧交错、乡土的梦被现代唤醒的时代,有什么不可能呢?

如果《边城》真有了个确定的结局,就少了一半岁月浓黑的苍凉。只有这种将定未定的结局,勾着读者的心,写尽了那个摇摆不定的时代和翠翠的一片痴情,不论时间地等一个人,也需要莫大的勇气。

在孩童时期,我们总问着事情详尽的起因结果,但世上很多事,问不出所以然。一如《边城》那不确定的结局,才是世界的本来模样。但我们能做的,只有在岁月中守望,不问归处,不顾时间。

结局本来不定,那就等一个结局。在茫茫的世界中,我们至少可以完整地成为自己,把最初的梦放在心中一处干燥的地方,然后,在漫漫的路上,上下求索。

《边城》-读后感800字相关内容

《边城》有感-记叙文700字

引人入胜般的故事,如诗如画般的景色,至死不渝的爱情,在我心里久久不能释怀。阅读这本沈从文所著的《边城》,我最先想到了有一小溪,有座白色的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 一个女孩子,一条黄狗。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做成…

境·静敬 -读《边城》有感800字

手捧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从头至尾,一抹淡淡的愁云萦绕在心头。小说以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诗化的意境,把我们带入与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唯美时空里,使我们陶醉于一曲清新悠远的牧歌。边城茶峒位于湘川黔三省交界处。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乡土气息很重,这…

边城-读后感800字

等待与追寻——梦回边城一滴晶莹的雨珠落在湘西茶峒的青瓦上,顺着屋檐缓缓滑下,也拉开了一段古老尘封的往事。茶峒小城,群山黛青,绿水盈盈,湘西独特的风日孕育着淳朴的民风。渡口青石板上坐着一个皮肤黑黑的,眸子清亮的女孩,还有一只黄狗,女孩静静看着…

《边城》-观后感800字

“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但如同沈老先生一样,唯有对故土,一直怀有不可言说的温情。机缘巧合之下我看了电影《边城》,兴许是看的时候太过投入,使得电影《边城》情节依然历历在目:那个枯瘦枯瘦的船夫爷爷,那个有着长辫子大眼睛的姑娘…

《边城》-记叙文550字

从前,在湘西边境有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山城中,住着一位老人,一个名叫翠翠的女孩和一只黄狗。他们住在一条溪边的白塔下,以渡船相依为命。日子十分平静。转眼间,端午节到了,翠翠与祖父到城中看热闹,后来走散。就在这时,她遇见船总顺顺家的二儿子傩送。…

边城_2000字

崖上的虎耳草生生息息了三五次,也渐渐地往高处长,以至于翠翠摇着小船从山崖过时,伸手再也够不着它们了。翠翠一手扶着膝,倚着那块早已冰冷的石头,望着对崖呆呆地出神。黄狗乖乖地偎在翠翠脚边,任由翠翠搂着它的头。整个溪上都弥漫着淡淡的乳白色的薄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