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人在《边城》看到了对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的向往,有人看到了对独特纯朴湘西文化的追忆,也有人看到了对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美的歌颂……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会自然而然地萌生不同的想法。时隔今日,当我再一次翻阅这本书时,已不再纠结于白话文的文体,更是多了那么几分显而易见的感触。
在四川和湖南的交界处,存在着一个名为“茶峒”的依山傍水的小山城,那儿有着静美雅致、钟灵毓秀的风景,有着独具特色、淳朴美好的民风,也有着一切令人心驰神往的因素。附近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的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年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的老人,一个豆蔻年华,正值情窦初开之际的女孩子,还有一只聪明伶俐,并忠心护主的黄狗。他们恪尽职守,不论季节,不分天气,必守船头,向过往船客展示着边城乡民的古道热肠。
掌水码头的名叫顺顺,是个大方洒脱,事业有成,广泛善缘的人,他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为人公正无私。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天保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儿子傩送,不爱说话,眼眉却秀拔出群,为人聪明而又富于感情。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一次端午节,翠翠与祖父一起进城看划船,不料竟与祖父走丢,晚夕黄昏中她与傩送二老偶然间邂逅。两人都在彼此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年端午节,翠翠又一次进了城,希望能与傩送再遇,但却遇上了天保大佬,天保看中了这个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的女孩。
日子一天天过去,端午又来了。傩送邀请翠翠和祖父进城到他家里看船。翠翠在吊脚楼上遇到了要用一座碾坊做陪嫁来诱惑傩送的王团总家。
天保和傩送二人没有想到兄弟俩爱上的竟然是同一个女子,一番商量、两相权衡之下,二人决定用湘西之地传统对歌方式,让翠翠自己选择她心目中真正的如意郎君。在对歌过程中中,大佬自知二佬傩送更胜一筹,天保为了成全二人,决定驾船出走,不曾想途中发生了意外。
正如沈从文自己曾经评价过的那样:“一切充满了善,充满了希望,然而正因为不凑巧,朴素的善良和单纯的希望难免产生悲剧。”
“他也许永远都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文章在此处就戛然而止了。大佬被水淹死的噩耗传回小城之中,二佬虽仍爱着翠翠,但因为哥哥的死,无法再面对翠翠,二人之间横亘着一条生命,亦是无法再继续相爱相守,傩送也离开了这座故乡的小城。
命运总是这般爱捉弄人,让人在变化无常的生活和无边无际的等待中挨过岁月。天保溺亡,傩送出走,祖父逝世,白塔坍塌,就连渡船也在雷雨夜跑了,一切都显得那么突然,那么让人措不及防。祖父的葬礼结束后,翠翠仍然自己同黄狗来弄渡船。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造就这样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因为翠翠的懦弱,不敢于认清自己的内心。有人说是因二佬心思细腻,不如大佬的的直接。有人说,主要的因素是大佬的死亡。我也曾思考过,如果翠翠和二佬当初主动点,让对方确切地明白自己的心意,是不是就可以挽回这段爱情?挽救这场悲剧?
再品《边城》,我倒是多了几许释然。在这段略显悲凉的故事中,没有人犯过错误,但却难以抵抗地被命运的翻雨覆雨手所推动着走向不可预知的结局。他们与命运相抗的无力,才是《边城》这篇小说最大的悲剧。但是正因为这个无果的爱情,令人猜测的结局,为《边城》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雾纱,造就它独特的美感,让读者为此陷入深深的思考。
正如纳兰性德所说的那样:“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初见是美好的,翠翠和傩送在最好的年纪初见,遇见了最好的对方,又有什么不可释怀的了?结局虽然不是最好,但也不必后悔。一位书友说过,美是一定的悲为代价的,人世间正是因为有着悲伤和痛苦的存在,才能映衬出幸福和快乐的美好。悲与美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生活。
《边城》-读书感悟1400字相关内容
沟通在字典里的意思使双方相互连通,在生活里的意思是使双方的心相互了解,沟通就像桥儿一样,那头是你,这头是我,因为沟通,我们总能在这桥上相遇。朋友·沟通“我跟你没法沟通”,我气呼呼地对着她道,“你不可理喻,性子那么倔强”,她也毫不示弱地说着,…
已是深秋了。吹面而来的风已不像从前那么凉爽,夹杂着秋天特有的萧瑟,扫过人们的脸庞,使人倍感寒意。树叶变黄了,风一吹,三两片树叶从枝头飘落,那是秋的信使,那是冬的预示。那金色的叶子,飘落的我的脸上。轻轻拂去落叶,往四周仔细嗅了嗅,我不禁叹了口…
春天,樱花在风中漫天飞舞,飘向远方,樱花树下的我们梳着双马尾,欣赏着美妙绝伦的樱花,让人沉浸在这梦中,而她却宛若童话中走出的仙子。六年了,樱花树多了6个年轮,我还是我,樱花树也还是樱花树,只是曾经陪我疯笑哭闹的她,却与我失联了6年。那时也是…
校园,这是每个人一生中必定经过的一条路,而小学校园一定是记忆中最深刻的,因为它要伴随我们那既漫长又短暂的六年。我在六年前进入了我现在所在的少年游泳学校。进入少泳校,就必定会成为一个泳娃,游泳馆在泳娃的记忆中就像石中的翡翠。六年前,我刚刚入学…
(一)我时常怀念起自己以前的状态。紫薇花漫天漫地地开,窗外光影摇移,无数重,看不真切。我盯着一只蝴蝶翩翩落下,那么美的一双翅,扑扑闪闪,让我回忆般看破了它孩子时破茧的模样,破开,外面是新生。那一刻,摸到自己羊水般软糯稠腻的童年,像打落了一本…
这,是一条小路,曾经独自走过千万遍的小路。尽头,伫立着一棵高大的银杏树,风雨无阻。冥冥中,又是一年秋天到了。银杏叶,又换上了它金黄的披风。那年,我家搬离了原来的小区,于是,便不常见那棵伴我度过漫漫六年时光的银杏树了。某日傍晚无意路过时,不经…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每每读到这一句,脑海里总会浮现林黛玉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的情态。人人皆说黛玉不及宝钗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我却独爱她那笼似蹙非蹙罥烟眉。玉雪为骨冰作魂的黛玉,你还好吗?黛玉,就像她的名字,天然纯净的璞玉,却不是…
一见敦煌定终生,锦瑟友年华,青丝暮白发——题记她从繁华的都市走来,扎根于贫瘠的西部小镇;她从热闹的人群中走来,怀抱在孤寂的风沙与月夜;她从开放的当代走来,蜿蜒在历史的深厚罅隙间。从青春少艾,到垂暮之年,她身行一例,胜似千言。樊锦诗作为敦煌的…
雷锋身为祖国的战士,不仅要承担起守卫边疆的责任,还要能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他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袁隆平院士平日扎根在田里,与农民一起面朝黄土背朝天,谁都认不出他是那个发现了籼型杂交水稻而享誉全球的院士。每一个平凡的人背后都有一段不平凡…
路遥,一个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的作家,在1988年完成了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讲述了在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以孙少安、孙少平的奋斗史和成长史为线索,以社会的变迁,人们思想转变为背景,穿插…
不在战斗中失败,便在生命中永存-读《老人与海》有感1400字
看到这样一句话“想变强的人,可以去读《老人与海》。”高中的学习也是人生的一种挑战,迎难而上的决心促使我拿起了这本曾经看过却不甚了了的书。我才知道我所自以为的磨难和经历与主人公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圣地亚哥教会我很多。圣地亚哥是敢于挑战的。一开始…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以为它只是一本文艺作品,实际上我错了。在美国有一座没有春天的小镇,但是,它曾经也有过令世人为之赞叹的春光美景。农民到来这里后,一切都如一张薄如蝉翼的画纸,轻而易举的被人类撕碎了。或许你会说,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