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读书笔记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读书笔记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6 10:51

我合上书,躺在床上,想着一个问题:老人为什么会失败呢?此时正是中午,却轰隆隆下着大雨,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它伴着我的思考,我听着它的声音,看着书。我好像知道了答案……

与其说这本书所写的是一场悲剧,不如说他写的是老人捕鱼计划中出现的一个失误,老人在实施他的捕鱼计划时的努力众所周知。他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努力,也很顽强的坚持到底。可是,他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可能就是因为老人说的那样,如果他把那小男孩马诺林带上,他可能就可以带些鱼肉回去吃掉或者卖掉。首先,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可能会钓得更多的鱼。第二,多一个人,他准备的器具可能就会多些。那孩子可能会让老人多带几把刀,后面的鲨鱼就不可能会吃光了肉。第三,老人在与鲨鱼搏斗时,如果另有人保护鱼肉,对老人不也有利吗?第四,最后的鲨鱼群来了的时候,如果老人有刀,而且身边还有另外一个人的帮助,那么干掉这些鲨鱼不是问题。孩子的视力肯定比老人要好,他能看得清楚,并快准狠的打击它。

《战争与和平》读书笔记-读书笔记15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02:28

1805年,在拿破仑率兵征服欧洲之后,法国和俄国之间也发生了战争。可是在俄国上层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恬静悠闲,社交舞会照常举行。青年公爵安德烈·保尔康斯基把已有身孕的妻子交给退隐于领地“秃山”的父亲及妹妹玛丽娅之后,就担任库图佐夫将军的副官,向前线出发去了,他希望这次战争能为自己带来辉煌与荣耀。

安德烈刚刚留学归来的好友皮埃尔·别祖霍夫,是莫斯科数一数二的资本家,是社交界的宠儿。居心叵测的监护人库拉金公爵看到这一点,便企图把美貌但品行不端的女儿爱伦嫁给他,结果计谋顺利达成,可这桩婚事实在不幸之至。同年11月,安德烈所属的俄军在奥斯特里茨之役战败。安德烈历尽种种艰难后回到秃山。是日夜晚,妻子莉沙正好产下一名男婴,但她却在分娩时死去了。安德烈陷入孤独和绝望中,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告结束,便下定决心终老于领地。另一方面,婚后不久的皮埃尔发现妻子爱伦与好友多勃赫夫之间存在暖昧关系,为了保护自己的名声,他与多勃赫夫进行决斗。在幸运地击倒对方后,皮埃尔即与妻子分居,他也陷入了善恶和生死问题的困扰之中。不久,皮埃尔加入了共济会,得出了一套生活的哲学。他又怀着宽宏大量之心,接回了妻子。

《红楼梦》读书笔记-名著读书笔记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6

有人采访任正非,问他每天早上让他起床的动力是什么?他答我饿了,要吃早饭,仅此而已。你当真信他?

他是一个这么有目标、有激情的人,一个工作狂,他的时间这么宝贵,怎么会舍得浪费在床上?他的这个回答,就好比问开花是为了什么?你答开花当然是为了结果一样。大实话,又是大忽悠。难道开花更重要的不是为了绽放美丽,播撒芬芳吗?

最近正重读《红楼梦》。原本给自己列计划一天一回,共一百二十回,想着能在一百二十天里逐字逐句把它读完,那也算是不小的成绩。谁知,一两回读下来,根本刹不住。忍不住一直往后续,每天三四回。

二十年前我初读《红楼梦》,不管内容,只求情节,里面的诗词歌赋,繁琐的吃穿住行细节通通略过。仅仅把它当作宝玉宝钗黛玉三角恋故事来读。所以,除了认识几个主人公,几乎毫无收获。如今再读,态度完全不一样了。不仅书中所有配诗逐字逐句细读,连书下方每一个注解都不放过。碰到我喜欢的名言佳句我还会拿笔记录下来,这是我第一次读书时旁边还准备了一个笔记本。一点也不觉得麻烦,相反,很是享受。

虽然网上有现成的人物关系图可以下载,但我自己根据自己掌握的进度,慢慢完成了一个人物关系思维导图。自己做的,记得更牢,有利于后面阅读。

《老人与海》读书笔记-读书笔记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6 03:43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是《老人与海》中一句让我影响很深的话,也是海明威给予他笔下的老人圣地亚哥的一个完美的诠释。

“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老人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他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围城,困城,破城 -读《围城》有感 11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6

围城,围于城内,困于城内,读起来就使人有种压抑之感。在这个暑假,我便读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书。

《围城》是一本平常而不平凡的小说,它记叙了主人公方鸿渐平常而又悲惨的中年生活,却有着不平凡的幽默,讽刺与深层意味。

就我而言,这本书其实并没有太多令人激动的起伏,也没有什么令人“爽透心扉”的高光情节,但它却能抓住我的视线与思想。我想,可能就是那些细致而鲜活的场景,令人感到幽默的谈话,或是时不时让人感到无奈,真实的讽刺语段,让人无法自拔。

钱钟书先主的幽默是出了名的,一天一位英国女士拜读了《围城》后,非常敬佩钱钟书先生,于是便打电话请求赐教。然而他知晓来意后,对那位女士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由这件事便能看出钱钟书先生不大客气的幽默,而这幽默也便融入了《围城》这本书中。

就像赵辛楣说办报与教育都是“开发民智”,两者都是“精神动员”,方鸿渐听了这些大帽子话后便感慨一番:

“说大话哄人惯了,连自己也哄相信——这是极普通的心理现象。”

那么这样说来,方翁记日记写自传,煞费苦心,煞有介事,自己做得津津有味,或是高松年随口故扯大学没有名教授的好处,朋友一夸,他也就对自己顷倒不已等等的这类事件倒也算是“将自己哄相信”了。

《怎样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6

畅游书海当中,广大丰富的知识世界与美丽壮观的文学殿堂都让人流连忘返。

书籍浓缩了人类的智慧,是人们生活经验与体会的结晶,更是宝贵的文明记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的意义毋庸置疑,可是也有人说自己听过太多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由此就否定了读书的意义。这一类人在别人建议多读书的时候,也常常会推辞说道理都已经明白了。

为什么有人从书中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呢?

这是因为阅读也有不同的层次。有些人的阅读只是为了放松娱乐,读一些没有思想性、知识性的内容,那么这样的阅读就可以称为是无效阅读,不能给人带来知识的增量。

有多少人是每天在空闲时间刷一些碎片化的信息,只是让文章中的情绪和导向带着自己从头到尾读完一篇文章,从不自我思考?这一类人的阅读就像在吃一份快餐,没有回味余地,他们不去进一步思考文章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以及事件是否有不同的解读角度。即使那些散碎的文章当中蕴含了某些知识,也往往过于碎片化,不成体系,更何况在流量为王的时代里媒体还充斥着大量质量低劣的内容。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12:08

静静翻开《傅雷家书》,如深沉父爱一样,有许多足以令我感动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在信笺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止一次给儿子纠正用错了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有着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启发他的孩子,报效国家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即便自己是普通人,也可以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每个人都是社会前进的车轮,我们的所作所为、点点滴滴,都与国家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为祖国作贡献,创造美好的明天。

当傅聪忙于演出、练习而时常熬夜,以致精神疲惫,傅雷劝告傅聪劳逸结合,多到郊外或博物馆。“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远着眼,马拉松才会跑得好。”傅雷用形象的比喻,劝诫傅聪爱惜自己的生命。

傅雷还告诫傅聪,“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相契相抱”。只要我们心系祖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就一定能为自己和国家造福。

《忽然七日》读书笔记11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6 10:35

《忽然七日》是一位友人推荐我看的,他看了第一章后感觉这本书情节推动太慢,实在是太适合催眠的图书,就把看书的重责大任推给了我,他说等我看完告诉他故事梗概就可以了。我很遗憾他没有看完,阅读是场美妙的事情,唯一需要的,就是坚持下去。

小说的作者劳伦·奥利弗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并在纽约大学获得艺术硕士学位。《忽然七日》是她的第一部小说,以一种独特的结构,讲述了一个爱与救赎的故事,令全美年轻读者沉思且热烈欢迎,是2010年亚马逊网络书店最佳青年读物,也是2011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最佳小说。

时间轴循环的故事并不稀奇,尤其是在欧美悬疑惊悚电影中更是屡见不鲜,其中不乏《蝴蝶效应》、《恐怖游轮》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品,它们将绝望发挥到极致,而《忽然七日》这个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读《傅雷家书》心得_傅雷家书读书笔记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17:08

《傅雷家书》是翻译家傅雷和妻子写给儿子傅聪的信集。每一封家信都汇集了父母的心血和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作为钢琴家,傅聪不得不在世界各地奔波,傅雷夫妇的信时时提醒着傅聪如何聪明地做人处世,引领孩子不断前行。

静静翻开《傅雷家书》,如深沉父爱一样,有许多足以令我感动的细节。譬如,身为父亲的傅雷为了弥补爱子因远离故土而产生的诸多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日渐陌生的因素,不顾重重的困难,坚持给孩子邮寄有关的书籍,从《诗经》、《楚辞》到宋词、明曲,还有自己的译作。在信笺中他阐述着民族的文化哲学思想,不止一次给儿子纠正用错了的字词,为的是让儿子明白: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他是足以骄傲的,因为祖国有着无尽的文化财富,一代又一代在所有中国人的血脉里传承着!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这是傅雷在启发他的孩子,报效国家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即便自己是普通人,也可以为国家、社会作贡献。每个人都是社会前进的车轮,我们的所作所为、点点滴滴,都与国家息息相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为祖国作贡献,创造美好的明天。

《忽然七日》读书笔记17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18:51

国外的年轻人都在读什么?千万不要以为人人手里捧着的都是“暮光之城”——人与吸血鬼相恋的童话只会吸引初中小孩子,谁都知道,那些玩意儿太飘渺,太无稽。读小说,与其总是欣赏“别人的故事”,不如看那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东西来得亲切。——《忽然七日》便是一本实实在在贴近美国年轻人真实生活的书,也实实在在让每一个经过那个年龄段的我们感同身受,即使,我们并没有主人公萨曼莎那种具体而微的放肆和张扬,但我们或多或少都曾经有青春年少时的缭乱和率性,无论你是否承认。

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们甚至忽略了萨曼莎经历的轮回和重生。

每个人的少年时代,身边都有一个或几个萨曼莎这样的女生:漂亮、拉风、骄傲,甚至有一点跋扈。因为漂亮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宠爱,因为宠爱所以愈发以为自己比别人重要,比别人影响大,因而张狂无忌。——反正,在这个世界上,“漂亮”的人犯错,总容易被轻易地原谅,这实在是一件让人不平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

是啊,我们过往的少年时代,那些漂亮而放肆的女生们,让人遥望却不可亲近的女生们,最后去哪里了呢?好多年过去了,我们保持联系的,总是一些外表不那么出众,却努力又平实的朋友或同学,而那些靓丽宝贝,那些花儿,她们在哪里啊?她们还盛开着吗?

那些漂亮而脆弱的女生们,就这样退出了大家的生活,依稀变成了记忆中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