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单纯的知的主体,也不仅仅是从世界外部考察的飞翔着的天使。因为他自身就是这个世界之中所长出的根。”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堪可接受的定位。既不再匍匐于泥土,也非毫无着落。
任何极端化的情况往往不太美妙。仅把自己当作可知晓一切而不能被其他一切知晓的主体,在具体的生活中围绕着个人意志的轴心抗争、受难直至死去,这过程既偏执又从无圆满。或者反过来,站在极骄傲极荒凉的边境俯视众生,以考察的态度对世事下个评判甚至不屑评判。这两种生活方式都令我失望。
我喜欢折中的说法。由于拥有理性及独立意志,人得以和其他生物泾渭分明地划分出来,而对世俗生活的参与及有根源被孕育的事实又使人免于真正致命的孤独。最后一句话的表达,更亲切地把人放在一个受到照顾和保护的状态下,加深了人对世界的认同感和感恩之心。
总有天赋卓绝的演员在任何小小的一方舞台上竭力展现精湛演技,也不乏思维缜密的哲人试图掌握世界构成和运转的规则,每一类人都有其可爱之处。无论他们的具体行为如何,都与世界不断发生着兴味盎然的关系。笼统地说,是一种互相好奇窥探而投影于对方的关系。而正是这关系支撑着他们的行为。
就算偶尔看起来生活像是恶性循环,世界和个体像在彼此伤害,但亦不可能脱离这根基。世界始终作为人存在的背景和载体,表面封闭实则有巨大空间。好比画布与画的互相凸显而不是互相矛盾。
然而,正如在作画时并非沿着画布的边框勾出雷同的长方形,人也不可能完全与世界步调一致。细微的改变能够累积成巨大的革命,独立精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有个体大多数时候都有能力把意志作用于自身,其实这也就等同于作用于世界的一个小部分,好时机的推波助澜便能扩大其效果。所以,忽略画布的质地,画出自己的图案,即不局限于具体生活,发散至抽象精神世界进行探索,是人对世界给予的超越一般狭隘想象的生活空间的最好回报。
我想,人可能是贴着世界低飞的风筝,凭智慧自由裁定着紧密或疏离的距离。人不但从世界的土壤中长出了根,还要向着自己的天空开花。
从世界中长出根作文800字相关内容
一位英勇的将军,指挥红军完成一次次“以少制多”的战斗,他就是彭德怀。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彭德怀的伟人面纱被揭开。向我展示了一个坚贞不屈的勇士形象……彭德怀的幼年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心灵。他从小就有能力照顾自己,当被老师打时,“他举起一条板…
我怀着好奇心打开《海底两万里》,和书中的主人翁探险者博物学家阿尤那斯一起乘坐着鹦鹉螺号潜水艇开始了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和北冰洋,遇见了许多罕见海底动植物,还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遗址等等…
从这四部影视中我得到了四点生活指示,一、对恶势力的反抗;二、对独立、自由、平等的追求;三、对人生的反思;四、对爱情的理性。当然,这不是我的新思想,也不是我对影视的新观点,但确确实实又是我对生活的新认识,我对自己的未来的新思考。对恶势力的反抗…
指尖在书纸上摩掌,文思在诗文中飞扬。我的指下是李煜的《虞美人》。我在李煌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中哀叹;在李煜那哀愁漫天的情思中为他惋惜。思绪起伏跌宕。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文才出众,晓畅音律。无奈命运戏弄,本该舞文弄墨的你,却披上了龙袍,坐上…
写下此文时,骄阳已收了初见时的傲气。蔚蓝的天色带着几分红霞,几处残云将那余辉压下,岭坡也笑开了青芽,时见不舍得停下,推动万物的变化。所幸世人依旧匆匆,营出初识般的假象,我独浸在这假象回想:这儿时童话与前夜那童谣的可怕。何为童话?是那儿时梦中…
我们的文化常常讳言死亡,但死亡就像行驶的列车上前方的风景,总会慢慢迫近。关于绝症的处理和无法生活自理的患者的安顿始终是一个社会与个体都无法避开的问题。《最好的告别》书中以真切、详细的个人故事为线索和话题,探讨并展示了医学与社会学、临终关怀学…
一个孩子摔倒了,因为疼痛而哭泣起来。父亲对摔倒的孩子说:“不过是摔了,又没什么地方破皮,能有多疼?别哭了。”母亲说:“我看你只是想闹吧。”这样的画面出现了多少次,恐怕无人能计数。甚至今天的我们,早就遗忘了那时摔伤的疼痛,反而说孩子摔倒了不哭…
因为曾经野夫的读过《乡关何处》,又读了他的《尘世挽歌》。野夫的文笔实在太美,娓娓道来又幽幽如泣,他用敏锐的观察捕捉着被时代遗忘的干净美好,用宗教般的虔诚纪念着那些角落里安静逝去的灵魂。他写他的同学老李,一个性格看似乖僻实则满腔热血的人。李如…
初读了《边城》,赞叹于茶峒的淳朴的民风。坚持要给过渡钱的渡客,坚持不要过渡钱的、会去买烟草和茶叶送给渡客的老船夫。这里的人如这里的风景,纯净美好,质朴真诚。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细细的淌着,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
毕淑敏,在我高中之前,这个名字我根本没有听过。但是,在第一次阅读了她的文章之后,不可否认,在我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写的《我很重要》这篇文章,带给了我的心灵极大的冲击,我看,在很久以后,我也会记得,曾经有一篇这样的文章,深深的打动了我…
圆明园是我国的皇家园林,英法联军有何资格来任意破坏?圆明园的建成花费了整整两代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圆明园扩建后全园占地5200余亩,有100多处景物与1000多个殿堂,有些景点是仿照各地名胜以1:1的比例建造的,还有许多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应…
《不抱怨的世界》是我读完之后感触最深的一本书。我们都喜欢抱怨,但是又不喜欢听别人抱怨,我想这是人的共性。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许多时候,我们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