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就错过吧,人生嘛,总会有遗憾——题记
人生路漫长,且行尚回望。回眸过去,错过,意仍伤。
坎坎坷坷,一路走来,相遇,相识,相知,相逢,相别......许多事,许多物,许多人一旦错过了,可能就再也不会回来。
好似......我一直都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自古长幼有序,而身为年长的那个,被要求的更多些,更严些,似乎都是理所应当。长辈们的一句句“你是姐姐,要懂事......你多让让,他还是个孩子”这孩子真懂事”,好像都成为了我的一道道枷锁,把我固定成了只懂得服从的木偶。有时我也会想,这样的我,真的值得吗?往往这样不甘,可到真正需要抉择的时候,却从不由我的内心。就这样,在人生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也渐行渐深,错过了许多,再也挽不回。
大约是六岁那年,我有了一只泰迪熊,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是它成为了我孤独童年里唯一的“玩伴”。到底还是年纪小,天真无邪,也沉浸在幻想中。无论走到哪儿,都需要它的陪伴。时间久了,它也开始破损。这段时间里,家里面出现一件天大的喜事―-舅舅家多了一个小妹妹。全家人的重心都放在了她身上。这让本就是长姐的我,更加的不受宠。可我不在意这些,我喜欢她,我喜欢这个咿咿呀呀还不会说话的小生命。我总是想把我最喜爱的一切与她分享,包括,我的泰迪熊。可我忽视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我那只脏兮兮的泰迪熊。果不其然,面对这只黑乎乎、毛茸茸的大“东西”,我那还未涉世的小妹妹,嚎啕大哭。这一声,惊动了全家人,他们团团围住那“小福星”。我,被挤在了人群外。我知道他们不会怪我,也没有怪我,可我心里,还是堵得慌。也是因为这么一次惊吓,我最喜爱的小妹妹对我最心爱的泰迪熊有了恐惧,几乎不能“碰面”,不然,免不了又是一场哭天动地。这么几次过后,家里人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有一天,外公和我说:“把这个旧熊扔了吧,妹妹怕得不行。我给你买个新的。你是个听话的孩子,不是吗?”其实,我是很不情愿的。可,那“你是个听话的孩子”,让我动摇了。我,一直都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不是吗?最后,为了所谓“听话的孩子”,我机械地点下了头。那只泰迪熊,就这么和我错过了。我想,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遗忘,临走时,那只脏兮兮的泰迪熊躺在垃圾堆里,孤零零地,望向我的样子,可怜又可悲。九年了,我也没有得到一只新的泰迪熊。其实,也无所谓了。我之所以会这么念念不忘,也许是因为这是我一生中的第一次错过,也是我的第一次遗憾。
物尤如此,人更怎能逃过。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白白净净的小男生,他和我相处得很融洽。不知为何,他总是温柔儒雅、冷静镇定又从容不迫。而我,与他相反,是那种大大咧咧又咋咋呼呼的女孩子。他总是那么独立,总为我揽着一切。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可在二年级的时候,我要搬家了,从我们那个灰色的小县城搬到大城市去。到了离别的那一天,我和我童年里的一切都道了别。面对他的时候,只有一句“我要走了,你要记得我,我们还是好朋友。”“嗯,还是好朋友。”转过身,迈开脚,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掉。他总是这样,冷静又从容。那时的我,多么想和父母大闹一场,像平凡的小孩一样,又哭又闹,躺在地上打滚。可,我忍住了,我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一直都是。况且,就算我怎么闹,也改变不了,我就要与他错过的事实。时隔多日,在小升初那年,我再一次从母亲口中听到了他的消息。他被我们市最好的中学录取了,我轻轻一笑,他还是那个优秀的他,我也还是那个我。只不过,我们都不再是过去的我们。我们,就此错过了。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命有否泰变化,年有四季更替。熬过长夜便能看到黎明。饱受痛苦,便能拥有快乐,耐过寒冬,便能,期盼新春。所有的错过、分离、遗憾都已过去,我们的未来,仍在继续。
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我都在与真实的自己错过着。对于我来说,也不想这样,可现实也就是这样。我也,习惯了这样,去听从、去服从。回头看看,我好像都没有怎样地任性过。时间一长,内心真正的自我也擦肩而过。我,就这么错过了真正的自我。
凡是过往皆是怅惘,凡是未来也都将是序章。
错过就错过吧,人生嘛,总会有遗憾。
错过-初三记叙文1400字相关内容
读完朱永新先生的《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一书,我感触颇深,获益良多。从他的阐述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阅读和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及意义。《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全书共分五辑,分别是“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把生命读成传奇大书”“孩童是巨人”“我…
何为生命?从大的角度来说一切都有生命,并且遵循一个规律“生命开始,生命持续,生命消亡”。在我看来“生命”理应为人类最最基本的东西,大家都听过一句话“金钱买不来生命”。美好的一天从清晨开始,美好的一季从春天开始,万物复苏许许多多的生命在这一刻…
现代科技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出现手提电话机不过才几十年,现在手机已经不再只是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这么简单了。目前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了。现在大家都在使用的手机叫:智能手机。那什么叫“智能手机”呢?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
如今已经是建国60周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经历了无数岁月沧桑,经历了无数雨露风霜,回首看看今天的祖国大地,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我们的祖国是那么的繁荣富强。这是几十代华夏儿女的艰苦奋斗,我们要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为了祖国的明天,…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
常常看到有人在提起史铁生的时候,喜欢强调他是残疾人,并因此对他顽强坚毅的人格大加赞赏。这样的说法自然是正确的,但这样容易使没有读过史铁生的人们走入一个误区,以为史铁生人格的全部魅力,都体现在他的顽强坚毅中了,甚至于将他的残疾当作他的著作的全…
很早就开始觊觎此书了,但是碍于想要看的太多,所以久久未能一睹芳容。今天终于看完了。看完的第一感觉就是,塞林格这家伙真够味儿,结局居然来了个悬而未决。好吧,我想说的是,小说的最高境界不就是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么?如果这样说的话,塞林格这家伙就真…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据说伏尔泰、拜伦、高尔基和鲁迅也很推崇斯威夫特的作品。我深深地崇拜着鲁迅,他用枯黄却瘦劲的手指着青年前进的方向,于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了《格列佛游记》--爱屋及乌。但是看过之后,大呼“上…
这个寒假,我读了台湾着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集《目送》。它,是一本适合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目送》收录的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整个寒假,我虽然只读了其中二十六篇,却已…
这本书的主角——冉阿让,童年时没有上过学。成年之后,他成为了一个纯朴,热心的园艺工人,帮着他的穷苦姐姐抚养着7个可怜的孩子,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年冬天,冉阿让找不到活儿干了。家里饥寒交迫,一点面包渣儿都没有,于是冉阿让便在一个面包店里偷走了一…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情节线索的中心地点是巴黎圣母院。主人公加西莫多是流浪的吉卜西(赛)人的弃儿,生来就畸形:独眼、驼背、跛足。吉卜西人偷偷地拿他换走了雷姆地方一个妇女的小女儿阿涅。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收养了加西莫多,在成年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对父之间的通信,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得到如此多的认同,这就是《傅雷家书》不同于普通家信之处。我长期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无法体会到那种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