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说一篇文章。要求比较宽泛,文章中要有“笑”的元素,可以以它来当标题,也可以是文章中必须有关于笑的情节。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作文呢?其实是为了锻炼大家发现的能力,也锻炼大家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面对同样的作文题目,高手和一般同学在想法上是很不一样的。
不擅长的同学,可能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好的题材,最后只好胡编乱造,草草敷衍成文,字数600完事大吉;稍好一点的同学,会在行文当中考虑文章的结构;阅读面稍微宽一点的同学,或者头脑稍微灵活的人,会想到自己从前读过某一篇文章,可以加以灵活的运用和改造,于是一篇文章就写成了。
再说说真正的擅长写作文的同学:他们会认认真真的去思考文章的主题,然后寻出一件事情,对照自己读过的名篇佳句,细细确定文章的结构,甚至在作文纸上写到第几行事情进展到什么程度,都有比较细致的规划,在语言方面呢,则会借鉴已有的成熟的篇章,之后文章便洋洋洒洒的写于作文的纸上,毫无疑义的是,这样的作文一定会稳稳的得高分。
其实能够灵活借用文章,只要稍加训练,那么离真正擅长写作文就并不遥远。
会写作文之前,务必会读别人的作文,会读作家的名篇佳作。
只有会读的人,才能从读的过程中汲取营养,或者是闪光的字句,或者是巧妙的修辞,而最上层的理解,这是文章的结构和内在的思想。
现在回到这次作文的具体要求,文中要有“笑”的元素。
思维不一定有顺序,但行文却是有顺序的。围绕着一个“笑”字,我们的思维当是发散的。就“笑”的主体而言,具体如下:
是谁发出的笑?是父母还是老师?还是其他的亲人,或者陌生人呢?或者是作者自己呢?为什么会笑?
“笑”也是有原因的:是欣慰还是感恩?是舒心的微笑,还是含泪的微笑?是悲伤之后的微笑?是成功之后发自内心的微笑,还是面对失败时发出的苦笑?
感受“笑”的角度,眼耳鼻舌身,这是人的五官,对于“笑”这个事物而言,用眼睛去感受,毫无问题,但我们是否可以考虑用耳朵去感受呢?
在文章的艺术手法上,如果一般人都用眼睛去感受,有人用其他感官感受,那么文章就会变得很新颖。
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具体的事件,还没有选好,文章的主题,也没有确立。可见作文的构思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那种希望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作文方法,可能会沦于僵化。
下面结合具体的文章来说一说。比如某一篇文章的标题叫《那串串难忘的笑声》,文章的开头两段,是这样的:
春天来了,篱笆院内的老槐树,再一次挂满了雪白的花朵,清风徐来,满树的花儿像蝴蝶在空中翩然起舞,花海中的老屋,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不断飘来。老屋陈旧,却很干净。院子里不见一片树叶,一丝杂草,连花盆都时时刻刻整整齐齐。每次走到门外,外婆的笑脸总会出现在窗口,她的白发一年年增多,可脸上的笑容却没变,久病多年的外公也直起身来,望着我嘿嘿直笑。
像这样的文章的标题,以及文章的开头,都是非常有新意的。笑的主体是外公和外婆,笑的原因是看见了外孙来看望他们。我们也看到作者感受“笑”的方式,既是听觉的,也是视觉的,这就比单一些看到了笑容要丰富得多。
而且更为可贵的是,在开头不长的篇幅中,小作者运用了环境的描写,又展现两位老人的生活和状况,所以读完了开头,后面的文字也同样会吸引大家。
大家都学会了吗?
带“笑”的作文,如何写_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相关内容
1、抓题眼,把握表意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一般来说,偏正短语结构重在修饰语部分,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紧扣“有…
所谓“五段法”写作模式,是就作文的章法而言,这类作文的特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话题,三个角度,三句画龙点睛的话”。全文一般分为五个部分:首尾为“起”与“合”,也就是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这两部分前后照应,紧扣话题;中间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写事作文应注意什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⒈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
构思是动笔之前对作文的总体设计和构想。可以说,有了好的构思,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可是不少同学却不重视这关键一步,于是乎,写到一半,却想重起炉灶,或是字数未够已无话可讲。作家写作,可以酝酿构思很长时间,而考场作文是速决战,尽管时间紧迫,但也不可…
考场作文,阅卷速度非常快,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芳心”,使你的作文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讲究一点包装技巧。技巧一:拟好抢眼的标题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文章的标题如同一个人的眼睛,应该有…
1、化虚为实。例(1):于金池的《思念》结尾段“依稀中,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草原,有一个女孩,她那随风飘动的衣襟,犹如系在草原上的飘带……”。这样的文章结尾段,就把“思念”这一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实的影象,既表现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起到了言已尽而回…
中考语文作文得分也是很关键的,作文分高,会把整体成绩提高上去,所以同学们要重视中考作文的分数,作文开头和结尾一样重要,有好的结尾也会给你添彩加分的。下面说说中考作文尾断写作的几个要点,为你的写作添彩加分。技巧一:首尾呼应,凸显主旨(首)有一…
写文章有时候弄一两处伏笔,会使文章生色不少。伏笔就是在文章的前边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做出某种暗示,在文章的后边再做回应,说明,这是一种增强文章的内部联系,关联全篇的重要的谋篇技巧。训练目标:伏笔的运用会给文章增颜添色,我们在写作时,…
【谋胜方略】记叙文写作是中考作文的“主打”文体,也是平时写作训练最重要的任务,而且许多考生也习惯于写记叙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应“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又要求写作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
(栏目一)目标定向: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从近几年广州市中考作文命题规律来看,虽然较过去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在立意上有所开放性,但都十分强调立意的正确和高深。何谓正确?就是立意要符合当前社会的主流思想。2008年中考(作文题目《又见枝头吐新…
给材料作文是历年中考作文的重头戏,因此它是作文复习的重点。往年考生做这类作文时容易离题偏题,因此它又是作文复习的难点。怎样才能写好给材料作文呢?关键在于读懂试卷中所给材料。给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考生先看材料,然后自己依据材料自行命题作文。因此…
观近年上海中考大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自我的成长历程是考试的热门话题:《我也衔过—枚青橄榄》(2000年),《有家真好》(2001年),《为自己竖起大拇指》(2002年),《我想唱首歌》(2003年),《我们是初升的太阳》和《我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