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可以浇花;水,可以洗手;水,可以饮用;水,是万物之源。这个听起来和神奇一点也不沾边,可是下面这个实验却可以让你大开眼界。
老师来上课了,她手里端着一杯满的不能再满的,涨得似乎马上就要溢出来,水面像一个果冻似的一杯水,轻轻地走进了教室。
老师准备好后,问了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装满水的杯子还能放回形针吗?”至于这个问题,同学们的答案真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哪。一组说能放一个,我们组说能放四个,三组说放五个,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就来实验一下吧!
老师拿来一个回形针给我,我小心翼翼、蹑手蹑脚、慢慢地走到桌子旁,翘起兰花指,撅起屁股,踏步位站好,眼睛专注、认真地看着前方,同学们也屏住呼吸,不敢出一点气,生怕水溢出来。接下来紧张的一幕就开始了,我心里有点儿紧张,害怕还没放进去,水就一不小心就溢出来了,我向前迈了一小步,屏息凝视,弯下一半腰,低一点头,另一支手背在后面,优雅地点了一下水,就在准备放进去的时候,只听一声“啊!”,吓得我惊心动魄,手一抖,停顿了一下,便收了回去。对老师说:“丫丫老师,你叫什么呀,都要把我给吓出心脏病了。”丫丫老师一本正经地说:“我只是怕水溢出来,一定千万要小心啊!”这一会,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回形针放进的水中,回形针像火箭一样,“嗖”的一声冲进了水底,沉了下去,安静地躺在杯底,水面纹丝不动,似乎一个回形针下肚,对此事的水来说,就是无关痛痒。
老师又请了全班同学,一个一个地放回形针……“啊!二百五十八了,可真神奇啊!”“就是呀,一杯水可以放下这么多回形针,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都发出了连连惊讶的声音。
是呀,大自然中有这么多神奇的发现,连一杯水都有,要是我们在生活中还能发现一些神奇的事物,就可以有所创作,有所发明,为人类发明一些有益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大自然的启示-记叙文600字相关内容
中考作文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
对于即将中考的学生来说,记叙文写作已有了一定基础,但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一)首尾不入题目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
写活动怎样防止“三老病”_怎么写记叙文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参加活动总是最令人兴奋的事。于是写活动,如参观、访问、旅游、集会……也就成了我们记叙文中常见的题材。一般说,同学们总以为写活动最容易,把现成的材料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就成了。问题就…
初中生作文写作技巧:记叙文怎么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学生写作文,也不能脱离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
记叙文写作如何“变换叙事人称”_初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与传统的小说家不同,西方现代小说家们在意的似乎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如何讲述故事。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叙事人称,而是尝试着不同叙事人称的变换使用。比如杜拉斯的著名作品《情人》。这部小说的线索明…
(1)积累动情点所谓动情点,就是事件中能触动人们思想感情的关键内容。要写出动人的文章,首先要有能打动人们思想感情的材料。材料动人,文章才有可能动人。如果题材寡情,连作者都感动不了,又怎能打动读者的心呢?那么,学生生活中有没有生动感人的素材呢…
“文似看山不喜平”。只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若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驰结合,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当鲁达听到金氏父女的哭诉后,怒火中烧,要“打死了那厮再来”时,情节陡起,似乎高潮即将到来,但作者却巧妙地让史进、…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鲁迅《社戏》写孩子们归航途中偷豆,阿发“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阿发“往来的摸”,有比较鉴别之意,显现出他聪明而无私的童贞,传达出…
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扣题,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出。《谁是最可爱的人》由这样三个板块扣题:一是开头,在书写自己在朝鲜的感觉后,以“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扣题;二是主体,在展示了三个典型事例后,分别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吗…
就是说文章的结尾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驿路梨花》结尾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个结尾既实写自然梨花,又虚写雷锋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内容上深化主题,意蕴丰富…
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人物为主,重点在通过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从而使读者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对人物产生鲜明的态度和感情。怎样刻画人物呢?那就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各种表达方式,互相结合,交替使用。这里说说怎样用好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