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每当我听到闻一多先生为香港写下的《七子之歌》,就会情不自禁心潮澎湃,想起已经回归25年的东方明珠,想起据理力争的邓爷爷,想起《邓小平的故事》这本书中的一幕幕场景。
本书讲述一代伟人邓小平波澜壮阔的一生,再现邓小平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不懈奋斗的传奇历程。而其中的《香港回归》这一章节我百看不厌。
1982年9月34号下午,“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与邓爷爷就香港问题展开交流。撒切尔夫人踌躇满志:“香港被我们英国治理得很棒。”邓爷爷微微一笑:“那也不能掩盖侵犯的事实,主权问题不能有任何商量余地。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来的!”随后,邓爷爷进一步申明:“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最后,邓爷爷一语定音:“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一番惊心动魄的唇枪舌剑后,终于有了1997年香港回归的消息。举世瞩目,国人欢腾,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
合上书,我久久不能平静。百年飘零乱苍黄,回归祖国新气象。这盛事背后是邓爷爷的谋略,是国人的祈盼,也是大国博弈的胜利果实。环顾当今,中国正经历大变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攀升,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也日益严峻。我们要牢记邓爷爷的嘱咐,举起复兴祖国的大旗,勇敢自信,拼搏奋斗,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走出属于我们的壮丽征程!
《邓小平的故事》-读后感600字相关内容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知识的源泉。”我喜欢书,喜欢书的趣事、烦事、尴尬事,只要我一看书,就会不顾自己是不是女生,是不是温文尔雅的淑女有时会乐得开怀大笑。“哈哈——”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很喜欢读书,那时,我爸爸就给…
第一次看到哥哥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窝在父母怀里任性的孩子。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一天,那个满是柠檬味道的怀抱。那天,爸爸妈妈再也没有回来;那天,我有了一个哥哥。哥哥的存在让我每天早上一拉开纱窗,就好像看到了柠檬味的、甜甜的彩虹。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
每日清晨起床时,我总是不知不觉地往窗户瞟一眼。窗户上方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家四口:高大威武的爸爸;眉清目秀的妈妈;笑逐颜开的哥哥和活泼可爱的我。两年前的今天,我把这张照片从家里堆积如山旳照片堆里,小心翼翼的抽了出来,贴在窗户上。“哗啦—…
“快点跑起来,那个女同学,跟上啊!”又是讨厌的体育课,我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只能咬着牙跑下去。我的体育本就不好,更别提什么“体育优秀”了,我成了体育老师的“重点教育对象”。可能是我上辈子做错了什么,上天派来一个令人胆战心惊的体育老师来惩罚我…
天上下着鹅毛般的大雪,雪花轻轻的打在我的脸上,凉凉的柔柔的……我用手托着一片又一片掉下的雪花;雪花在空中漫天飞舞,我的心也似乎飞舞了起来。雪花落在地上,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空气中蕴含着一种莫名的宁静……我穿着一双像孔雀…
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有江宁策马奔腾!我注视着桌上的那张照片,照片上一个扎着马尾的小姑娘直直坐在马背上,挺胸抬头,平平举起双手,微微笑着,泰然自若;那匹深棕色的大马歪着头竖着耳,马尾巴也如小姑娘的马尾辫一样飞扬,一人一马仿佛融入了蓝天白云和草…
许多人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流动的血液;书,是灵动的生命。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人,带领我们畅游世界,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读书,其实本是一种享受。书卷中总有一种魅力,牵动着我的神经,影响着我的心态。不少人,会…
嘿!看见我一身金黄的衣裳了吗?对了,我就是ofo小黄车啦!想必大家对我一定十分熟悉了,在这共享的时代,我们“小黄车家族”的成员可谓是“无处不在”,想听听我的故事吗?出世的第一天,迎接我的就是温暖和煦的阳光。我欣赏着自己鲜艳亮丽的黄衣裳,想象…
夏天的夜,总是这样,空调主机一圈又一圈的转,吹出热风;蝉的叫声变得有气无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睡意;玻璃窗上映出了黑色的乌云密布的天空,玻璃窗内是一位在梦中游玩的小姑娘,丝毫不知道一分钟的后会发生什么……“滴答!”“滴答!”秒针一格、一格地向…
今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那就是写一篇关于观看“清廉”书籍的读后感,但是“清廉”是什么意思?我还不知道呢?所以,这个疑问已经在我的心里已经待了一天。我带着疑问回到了家,到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妈妈,“清廉”是什么意思?妈妈说:“清廉是清正…
去年元旦的前一天是好朋友小邓的生日,他邀请我去他家给他庆生。我回到家后思索了一翻,给他送什么礼物呢?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于是我拿上珍藏了很久的一百元去给小邓买一个自行车模型。这个自行车模型可不简单,因为花了我六十多呢!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
妈妈说,她的童年没有美食,没有玩具,有的只是辛苦的劳动,都是关于汗水的记忆。那时候外公外婆都忙着做农活,家务活便大半由年幼的妈妈承担。从四年级开始,妈妈每天放学后都会挑着和她差不多高的箢箕,去自己家的番薯地里割几把蕃薯藤来喂猪,顺便挖些马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