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告诉我这样做》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他不仅能教你如何从榜样身上学习成功的方法,还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做人的优秀品质。
在书中众多人物中,我最喜欢徐悲鸿。他的故事,让我终生难忘。
1895年7月19日,徐悲鸿出生在江苏省艺兴县的一座冰河小镇中。徐悲鸿从小就喜欢画画,但父亲不让他画。一天,他偷偷画了一只老虎,但不想被发现了,父亲没有打他,而是语重心长的说:“儿啊!也要学习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画好画。”徐悲鸿很懂事得点了点头。
最后在徐悲鸿的努力下,九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在13岁那年,家乡遭遇水灾,他只好带家人流浪。为了生计,他当了三个学校的美术老师。但长期的流浪生活使父亲去世,埋葬父亲后,把画寄到复旦大学。很快,他就通过了。校长见到这个年轻人后,不信任。徐悲鸿于是去了英国,到了油画班后,又以出色的学习能力到下一阶梯。两年后,他通过了考验,成为一代美术大师。
当然啦,书中不可能只有一人的事迹。比如:拳王——阿里、动画大师——迪斯尼、哥伦布等等名人故事。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动力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那么,动力来自什么呢?有人说:“动力来自目标。”有人说:“动力来自压力。”但是,我认为动力来自兴趣。鲁迅先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人生如同一匹马,人生中的兴趣就如同草,马没了草就没了动力,还可能会饿死。
狄更斯曾说过一句话:“顽强的坚持就可以战胜一切高峰!”身为青少年的我们,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我们要用自己的坚持和不懈的战斗来书写永远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读《榜样告诉我这样做》有感-记叙文550字相关内容
当我一拿到《吕梁英雄传》这本书,就被它封面上的作者语录吸引了。本书的两位作者创作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成名成家也不是要创作什么“高雅”文学。他们只是将手中的笔杆子当作枪杆子,呼吁广大群众与敌人做斗争。《吕梁英雄传》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所写的。一九…
在暑假期间,我很快的把《白星星》这本书读完了。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这本书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小男孩卡卡生前被各种作业和学习班霸占着,他拼命的提高学习成…
“不要开闪光灯!”“禁止拍照!”“安静!”“离展品远点儿!”这些话应该是我们在各种展馆内最常听到的话,但通常听到这些话,会让我们失去观赏或阅读的兴趣。如果你既想看见某个展品,又想了解它,还不想被各种声音吵到,那么就来看看《英国博物馆之旅》吧…
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纯洁善良,无邪天真,她待人真诚友好。她使心情压抑、性格古怪的爷爷重新焕发出生命活力,使体弱多病的克拉拉战胜了疾病,重新站了起来,使双目失明的老奶奶心中充满了光明。她,就是可爱活泼的小海蒂。海蒂出生在风光旖旎的阿尔卑斯山脚…
我暑假里看过《义犬博比》这本书后后,更加喜欢小狗奔跑雀跃的样子,更加疼惜小狗缠绕主人时撒娇的模样。《义犬博比》用爱的语言展现了小狗博比忠心的一生,这个忠心的小狗用爱感染了我们。格雷是一个落魄的守夜人,他有一只矮小但很可爱的小狗,名字就叫博比…
文学是比鸟儿飞得还遥远的梦想;比花儿开得还美的情感;比珍珠玛瑙还要珍贵的财富;比星星还要亮的智慧,是我们一辈子难忘的信念。——题记暑假里趁着有大把时间,我读了一本《儒林外史》,让我受益匪浅。《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小说作者吴敬…
读完《飞向太空》,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叔叔驾乘“神舟六号”飞向太空,为祖国争光的壮举,中国航天人为实现飞天梦想,而显示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攻关和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真是令人敬佩,难以忘怀。《飞向太空》是一本…
迎接着九月的秋风,我已踏入到人生的抉择点;仰望九月的天空,我的心情开始凝固;回眸七月的盛夏,我已渐渐地从中度过……来吧,我喜爱的冬天,让我的旅程从此起航!一切的动力都是它贷给我的——《人生之旅》。从幼年到青春的我,没有读过课外书籍,也许我是…
初看到这本书时,我不禁哑然失笑:鸟儿还会写日记?可我随即便惊愕了。我居然又能提问题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原本外向到野蛮的我渐渐变得静默不吭声了。也许是当书包越来越重,压垮了我们肩膀时,也许是桌前的作业越来越多,埋没了我们的身躯时,或许更久以…
有一位圣人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行高尚的人谈话。”是呀,书给人们开启知识的大门;书给人们铺好前进的道路;书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美好的记忆,书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假期里,我读到了一部经典的著作,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这部红色书籍《红日…
赓续红色精神 光辉照我前行-读红色书籍《王二小》有感700字
暑假里,爸爸说让我有时间读几本红色书籍。我的心中不免冒出一个疑问:“红色书籍”是有红色封面的书籍吗?直到有一天,爸爸带回来一本《王二小》,我才知道“红色书籍”是书写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革命题材与英雄事迹的书籍,主要是教育并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红色书籍,其中《地道战》的一个故事,让我的感触很深,有了许多的感慨。这篇故事讲述了在1942年,冀中平原袭来了日本鬼子的袭击,。第一次,伤亡了很多被日本人执节了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按照这样,美丽富饶的冀中变成了无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