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割据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的社会风云变化。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以及人民群众水深火热的生活环境。
王利发是贯穿全书的人物。他是裕泰茶馆的掌柜,在第一幕时,正值年富力强,刚从父亲手里继承了经营茶馆的生意,也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在第二幕中他对巡警的敲诈巧于应付。作为一个普通人,王利发具有同情心和爱莫能助的特点。在旧中国的黑暗现实面前,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的王利发尽管善于经营、善于改良,也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却怯于表达。,比如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的时候,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这句话蕴含了他的愁苦和愤恨。就是这样一个精明能干的小商人,最终也没有逃脱自己悲惨的命运,当茶馆被人霸占后,他悬梁自尽。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民众的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这一形象的意义在于,他揭露了旧制度的吃人本质,反映了旧时代的不合理。王利发二十几岁继承茶馆,一辈子“按着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对往来宾客各方势力笑脸奉迎,小心打点。为了应对局势变化,还想尽办法“改良”茶馆:北洋时候兼办学生公寓,军阀割据时期打算请女招待。但是不管他如何努力,茶馆的生意还使越来越差。最终茶馆被霸占,家人出逃,他自己上吊自杀。在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越是善良遵守规则的人越是不能落得一个好下场。可叹兮,人生不逢时。
秦仲义第一次出场时只有二十几岁,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衰落,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但是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国民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接着好好办厂,还把机器当成碎铜烂铁给卖掉了。最后,他无奈地说:“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他立志变革中国现实,可是,他的人生也没能逃脱世道的钳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给他留下一丁点儿施展的空间。他有爱国之心,并固执而骄傲地认为自己能够救国救民,但是他自视高人一头,跟大众无法沟通感情。他在黑暗岁月里单挑独斗了一辈子,终于惨败下来,也是必然的。他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有志青年,但在当时的社会前有资本主义的阻挠后有封建主义的腐朽。秦仲义有理想但不切实际,没有考虑当下的时代背景。
常四爷是旗人,在清朝时能吃官家钱粮。但他对腐败的清政府不满,对帝国主义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说一句“大清国要完”就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监狱。出狱后曾参加义和团,后靠卖菜为生。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乐于助人。文中他对抓过他的特务们不服软。当王利发正愁要关城门了,还没买菜时,是他送来了鸡,第三幕中他还为松二爷化缘买棺材。但最后自己也穷困潦倒,拣来别人撒剩的纸钱,作为对自己将来的祭奠。他绝望地喊道:“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文中有一幕特别精彩,那便是秦二爷和常四爷就施舍小女孩一碗面产生分歧。秦二爷认为以这种方式救人的能力有限应当实业救国;常四爷则认为能帮忙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两种不同的做法体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
腐朽没落的社会愚弄着愚昧的底层人民,只有革命,革去封建、革去腐、革去糟粕,人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读《茶馆》有感-记叙文1300字相关内容
暑假前夕,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红星照耀中国》,我花了十来天,终于将它读完。合起书页,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年代,脑海里依然浮现着一代革命英雄人物的传奇人生,他们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部光辉灿烂、彪炳千秋…
读“衣食足”应“知书趣”这篇文章,让我顿然开阔,感悟到了读书之美妙。古代的人文风景与我们今天的欣赏品味和内涵有着很大的差异,不仅西湖上发表的文字多,岳阳楼、滕王阁等名人士大夫的对联也以不同的方式留下了古人的印迹,几句典雅的诗句,就足以体会到…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题记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讲述了民国时期出洋留学的方鸿渐回国后的感情,亲友和生活。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极其讽刺但又不失幽默地刻画了民国时期那个动荡不安,…
在周末里,我读了《成功是被逼出来的》这一篇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还让我领悟了许多事。这个故事大概讲了这样的一个事情: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要在半年内写出一部成功的作品,这对雨里来说十分困难。而雨果为了完成任务,他只给自己留了一件毛衣和…
古有班超投笔从戎,今有鲁迅以笔代剑。这是我在读完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后最深的感触。书中有一文章《狗?猫?鼠》带给我与其他文章不一样的感受。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鲁迅先生自己同情热爱鼠却憎恶猫的事,原因他也清楚道来:“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
夏日午后,一位老人,一头老黄牛,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那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活着就好。从骄奢淫逸的纨绔子弟到白发苍苍种田为生的老人,从家庭圆满到身边只有老牛相伴,这几十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只有福贵知道。当人们期待着的…
“社会在变化,生活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包括人的关系。”小说总可以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因为我们可以以上帝的视角去观看所有人的故事。小说中人物的所有对话内容以及心里在想什么,甚至是任何事情的前因后果,我们都可以在短时间内…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对知识的渴望都是无穷的,这个月有幸读了《你能成为优秀教师》一书,我又一次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作为教师只有时刻持续学习的心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理论思想与技能,才能始终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
近几天我和孩子一起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通过读这本书我感受颇深。之前只是和孩子在电视上一起看过,但是这次通过读这本书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和他的徒弟不怕艰难险阻,经历了八十八大难,终于完成了西天取经这一伟大壮举。…
在书的海洋里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小说《狼王梦》。《狼王梦》是当代著名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她以狼为主角,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头名叫紫岚的母狼,它的丈夫黑桑立志要当上狼王。可就在黑桑准备夺取王位的时…
古人曾云:"人的才华就如海绵里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成功是逼出来的》就是关于“逼迫”的故事。故事写了:法国作家雨果签订了一份创作的合同。雨果为了兑现诺言,下定决心只为自己留下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再将其他衣服锁在柜子里…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今天开学第一课终于播出,让我又一次认识了自己的祖国,让我知道了我们是如此安全、幸福。在民国时期,由陈独秀、李大钊等带领的新思想队伍,在乌烟瘴气的半封建社会中,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随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不断传播,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