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茶馆》有感-记叙文13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23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割据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的社会风云变化。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以及人民群众水深火热的生活环境。

王利发是贯穿全书的人物。他是裕泰茶馆的掌柜,在第一幕时,正值年富力强,刚从父亲手里继承了经营茶馆的生意,也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在第二幕中他对巡警的敲诈巧于应付。作为一个普通人,王利发具有同情心和爱莫能助的特点。在旧中国的黑暗现实面前,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的王利发尽管善于经营、善于改良,也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却怯于表达。,比如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的时候,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这句话蕴含了他的愁苦和愤恨。就是这样一个精明能干的小商人,最终也没有逃脱自己悲惨的命运,当茶馆被人霸占后,他悬梁自尽。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民众的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这一形象的意义在于,他揭露了旧制度的吃人本质,反映了旧时代的不合理。王利发二十几岁继承茶馆,一辈子“按着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对往来宾客各方势力笑脸奉迎,小心打点。为了应对局势变化,还想尽办法“改良”茶馆:北洋时候兼办学生公寓,军阀割据时期打算请女招待。但是不管他如何努力,茶馆的生意还使越来越差。最终茶馆被霸占,家人出逃,他自己上吊自杀。在腐朽没落的封建社会,越是善良遵守规则的人越是不能落得一个好下场。可叹兮,人生不逢时。

秦仲义第一次出场时只有二十几岁,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衰落,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但是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国民政府没收了,当局不但没有接着好好办厂,还把机器当成碎铜烂铁给卖掉了。最后,他无奈地说:“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他立志变革中国现实,可是,他的人生也没能逃脱世道的钳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给他留下一丁点儿施展的空间。他有爱国之心,并固执而骄傲地认为自己能够救国救民,但是他自视高人一头,跟大众无法沟通感情。他在黑暗岁月里单挑独斗了一辈子,终于惨败下来,也是必然的。他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有志青年,但在当时的社会前有资本主义的阻挠后有封建主义的腐朽。秦仲义有理想但不切实际,没有考虑当下的时代背景。

常四爷是旗人,在清朝时能吃官家钱粮。但他对腐败的清政府不满,对帝国主义更加痛恨。第一幕中因说一句“大清国要完”就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监狱。出狱后曾参加义和团,后靠卖菜为生。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乐于助人。文中他对抓过他的特务们不服软。当王利发正愁要关城门了,还没买菜时,是他送来了鸡,第三幕中他还为松二爷化缘买棺材。但最后自己也穷困潦倒,拣来别人撒剩的纸钱,作为对自己将来的祭奠。他绝望地喊道:“我爱咱们的中国呀,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文中有一幕特别精彩,那便是秦二爷和常四爷就施舍小女孩一碗面产生分歧。秦二爷认为以这种方式救人的能力有限应当实业救国;常四爷则认为能帮忙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两种不同的做法体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

腐朽没落的社会愚弄着愚昧的底层人民,只有革命,革去封建、革去腐、革去糟粕,人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

读《茶馆》有感-记叙文1300字相关内容

读《骆驼寻宝记》有感_课外书读后感700字

我从小到大读过很多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对我都是暂时的,只有这本《骆驼寻宝记》对我的影响很大,这本书也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勇敢和坚强。在《骆驼寻宝记》中,骆驼带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因为它有着坚韧不拔的毅为力,百折不挠的精神。…

太阳正冉冉升起-读《神秘的基地——大科学装置》有感1200字

盼望中的暑期终于来临了。这个假期,我做了不少计划,有一项就是增加课外阅读量。按语文老师推荐,妈妈特意买了一些书,其中最能引起我兴趣的就是《神秘的基地——大科学装置》。这本书不算厚,但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知识面极其宽广,主要是向我们这些小读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读《西游记》有感1200字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小说,作者吴承恩以幽默风趣而又浪漫的笔调,以唐代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事件为蓝本,加以杜撰,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写成里这部家喻户晓,被称为神…

生命啊,它璀璨如歌-读《活着》有感1300字

那一年的夏天,乡村里充斥着阳光和知了声,而“我”遇到了福贵老人,听着他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福贵老人一个人坐在田埂上,他身边只有一头老牛,比起其他农民们总是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叽叽喳喳,他似乎就是孤独的化身。但令人意外的是,他总是面带微笑,平静而…

心学之旅-读《王阳明传》有感1000字

暑假里我拜了一位名师,曾国藩赞美他“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他的思想甚至东渡日本影响了明治维新诸志士成就历史伟业,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也不得不说:一生俯首拜阳明。他,就是——大明军神,心学的缔造者,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

传承爱国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读《小英雄雨来》有感1000字

今年暑假读书的时候,一本名叫《小英雄雨来》的小说,映入了我的眼帘。或许是因为从小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小英雄”三个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小英雄雨来》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管桦创作的中篇小说,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冀东一带、年仅…

农场里的友谊-读《夏洛的网》有感1000字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印在白底黑字上的灵魂。而读书,更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读古代的书,可以传承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代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在茫茫书海中,触动我心灵最大的是这样一本书《夏洛的网》。它是一首生命、友谊、爱与忠诚的…

非战主义的战场-读《战争与和平》有感1000字

战争与和平好像无法交融,又好像一直交错在我们的生活。我们能说当今世界很和平吗?不,我们能说我们处于战争时境吗?不,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将我的思维又代入了西方国家的作为。是的,一谈到西方,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贵族,那群进行着复杂但又高…

岁月静好,只因有“你”-读《最深的水是泪水》有感1200字

阡陌红尘,静守那些与你心心相印的时光。于似水流年中,在风里眺望温暖的阳光。而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是默契,不必言说,我懂,你也懂: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在静谧的时光中,翻开了《最深的水是泪水》一书。书中打动我的不止是…

读《茶馆》有感 -记叙文1100字

一所小茶馆暗涌流动,不仅揭露旧社会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还是那个灰暗年代社会的缩影和写照。这便是老舍先生所写的《茶馆》。读完《茶馆》后我想起外公外婆闲时,带我去茶馆游玩的场景。印象中,茶馆里氛围热闹、茶香四溢、欢声笑语,人们应该是惬意的,是…

选择善良 择善而行-读《城南旧事》有感1200字

余光中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上海是张爱珍的,而北京是林海音的。我喜欢《城南旧事)》,是因为它那细腻、温馨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修辞,其简简单单的语言却道尽老北京的风貌与那个年代普通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众所周知,小…

兵家经典孙子兵法读后感_读孙子兵法有感700字

《孙子兵法》的魅力在于他是中华5000文明的结晶,他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其视为万古不易的真理,也不能把他捧上高高的神坛。但是,我们现在又必须把他捧上神坛,这不仅是因为数千年来《孙子兵法》和孙子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