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我看了一本学生读本《城南旧事》。这是台湾作家林海音的经典自传体小说 ,她用极其生动的文笔描绘出小主人公英子眼中的大人世界的喜怒悲哀和悲欢离合。
这本书是由五个故事组成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惠安馆传奇》,主要描述一个住在北京城惠安馆胡同里的小女孩英子的童年生活,以及她最要好的两个朋友。英子的这两个一大一小的朋友,大朋友就是住在惠安馆里的疯女人秀贞,小朋友就是英子在油盐店里结识的小女孩妞儿。看到最后才明白,秀贞之所以疯了,是因为她的女儿小桂子死了,小桂子的父亲也不知去向。后来是英子发现并告诉妞儿,她就是疯女人秀贞那早已“死去”的女儿小桂子,然后找机会让她们母女相认。可惜的是,正当秀贞带着小桂子去寻找小桂子的亲生父亲时,母女俩都不幸葬身于火车轮下!《我们看海去》主要描述一个藏在草丛中的小偷,这个小偷为了供弟弟上学,选择了偷盗这条路。在小偷被发现并抓走后,英子从中明白,穷苦的百姓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干一些违法的事,并非他们所愿。《兰姨娘》主要描述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也是小主人公英子童年时亲眼所目睹。那年英子家里来了两个客人,男的是北大学生,跟英子是同乡,也是她家的常客;女的兰姨娘刚从一个六七十岁的有钱老头那儿逃出来……这篇故事虽然精彩,但我并不是十分喜欢。《驴打滚儿》主要描述英子家的女佣宋妈的不幸遭遇。宋妈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抛下自己的丈夫和一双儿女,来到英子家帮佣。英子的弟弟就是喝她的奶水,并由她带大的。后来她自己的儿子被水淹死了,女儿也不知被她丈夫卖到什么地方去了,就连她自己最终也被她乡下的丈夫强行接走了。《爸爸的花儿谢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主要描述小主人公英子12岁时,她的父亲去世了,她一下子就长大了许多,明白了人世间的许多苦楚和无奈。
通过《城南旧事》中小主人公英子那双水汪汪的,像是会说话的大眼睛,我仿佛清清楚楚看到了老北京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景和物,悲和欢,聚和离,心里五味俱全 。我虚岁和英子一样,也12岁了。我也失去了父亲,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父爱。因为,我的父亲去世的更早。我童年的生活虽然不是特别丰富多彩,但还是有那么一两件事令自己记忆深刻的。我记得我在合肥上幼儿园的回家路上,因为看上了玩具店里的芭比娃娃,就和妈妈耍赖,也不管那个漂亮娃娃的价格有多贵,直嚷着要买。被妈妈严厉拒绝后,就赌气甩开妈妈的手,自己一个人跑回了家,害得妈妈担心得要命!想想《惠安馆传奇》里的妞儿,寄人篱下时,连身好看的衣服都没得穿,与自己的妈妈相认后,不仅有漂亮的衣服,还有了妈妈温暖的怀抱。尽管她的妈妈是个疯子,但给她的都是满满的爱!
与英子相比,我可能比她幸福不到哪儿去。但若与妞儿相比,我就幸福了许多许多!而我却从来没有意识到,总是那么任性,以为拥有妈妈的爱就是天经地义,不需要回报,不需要感恩,也不需要珍惜。看完这本书后,我完全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一直都是个生在福中不知福,啥事也不懂的小孩。可我现在长大了,我要改变我自己 ,学会付出!妈妈给我多少爱,我就回报妈妈多少爱!感恩于妈妈,感恩于这个世界!
读《城南旧事》有感-记叙文1100字相关内容
童年,是一首由梦的音符谱写的美妙歌曲,是一串随风摇摆的风铃,让人陶醉。读着着名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进了书中,走进了作者的童年,走进了英子在城南度过的生活,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流入我的脑海:惠安馆、残阳驼铃、草垛子…
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有时一个人静静地就会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回放着一件件往事,因为我觉得回忆可以让我感知到从前所忽略的某些人生必备的东西。有一天,我偶然的得到了一本书,里面的人物、情节深深地吸引了我,在一遍又一遍的品读中,我看到了由于人性…
童年就像一杯热奶茶,温暖着我们;童年就像一根老冰棍,甜到我们心窝里;童年就像一块苦苦的黑巧克力,让我们记忆深刻。《城南旧事》的作者用朴素而高雅的语言写出自己儿时纯真的七彩童年,一件件小事情,宛如一颗颗小星星,有的亮,有的暗,里面的故事情节在…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当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我仿佛又看到了学骆驼吃草的小英子、疯疯癫癫的秀贞和身世可怜的妞儿她们的身影……《城南旧事》是我看过的最经典的一本名著,她是女作家林海音阿姨的自传体小说,写了小英子用她童真的双眼…
扬起坚强之帆梦想是船,坚强是帆,扬帆起航,它能使你渡过难关,到达成功的彼岸——马克吐温。《城南旧事》这本书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以英子六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以英子童稚的视角,记录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在经历…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我还深地陷在感情漩涡之中,那个饱受继父继母虐待的妞儿和被人们当成疯子的秀贞,为了供弟弟上学而当贼子的无名男人,还都活灵活现地走在我的眼前。读这本《城南旧事》,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情节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打动着…
这本书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文中的英子)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出版1960年。其中有这么几个片段:1、“乱数!”妈妈瞪了我一眼,“听我我给你算,二俗,二俗录一,二俗录二,二俗录三,二俗录四,二俗录五……”在旁边伺候…
这本书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文中的英子)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出版1960年。其中有这么几个片段:1、“乱数!”妈妈瞪了我一眼,“听我我给你算,二俗,二俗录一,二俗录二,二俗录三,二俗录四,二俗录五……”在旁边伺候…
这本书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文中的英子)以其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出版1960年。其中有这么几个片段:1、“乱数!”妈妈瞪了我一眼,“听我我给你算,二俗,二俗录一,二俗录二,二俗录三,二俗录四,二俗录五……”在旁边伺候…
我从小到大读过很多书,最喜欢的就是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本书以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作者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书中的每个故事都亲切感人,令我思绪起伏,感慨万…
我一向对名著不太感兴趣,觉得名著不生动,往往是看了一半便将它放在一边。但是,《城南旧事》这本名著不同,它将我拉进了书的真谛里,朴实的文字,淳朴的语言,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从前的老北京,在娓娓动听的叙述中抒发了小英子对童年的幻想、怀念与渴望,这…
与君相别离,不知何日是归期,我如朝露待日晞,花开终有期。——题记沏一壶古茶,翻开《城南旧事》,在淡淡的茶香中,映入眼帘的,是淡淡的文字;刻入脑海的,是淡淡的回忆;流入心田的,却是浓浓的衰伤。“惠安馆”是英子幼时常去的地方,那儿只有一个苦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