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当听到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时,我仿佛又看到了学骆驼吃草的小英子、疯疯癫癫的秀贞和身世可怜的妞儿她们的身影……
《城南旧事》是我看过的最经典的一本名著,她是女作家林海音阿姨的自传体小说,写了小英子用她童真的双眼,去观察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书中《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落了》《冬阳.童年.骆驼队》这些故事让我久久无法忘怀,读完这本书,我好像长大了一些,仿佛看得清事物的黑与白,是与非、正与邪、对与错了。
拿起《城南旧事》的时候,书中描写的一切都是那么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骆驼队和缓缓而逝的岁月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叙事诗。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写下来,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这文字中间透露着一种淡泊与纯洁,因为它并不刻意表达什么,只是一个个场景,从容描绘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风土人情,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一样,那样的不疾不徐温厚醇和,那样的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的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
我感触最深的一章是《爸爸的花儿落了》。由于父亲的突然离世,英子记忆中的童年也随之消失,那时英子小学临近毕业,她作为一名优秀毕业生代表全体同学上台领取毕业证书,并且致答谢词。英子实现了爸爸当年的愿望,可如今她的爸爸却躺在医院看不见这一幕了。当我读到“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一样!”就明白父亲不能看着女儿上台,仅仅以一朵夹竹桃衬托女儿渴望父亲能去参加自己毕业典礼的心情。当英子拿着了毕业文凭急急忙忙赶回家时,得到的却是爸爸离世的消息,似乎在那一瞬间,英子感觉自己长大了!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她对老高说:“老高,我知道是什么回事了,我这就去医院”。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童年就这样,永远成了回忆。文中以“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结尾。是呀,长大了就得负责任,长大就意味着不能再让大人担忧,虽然生活的重任压在了她稚嫩的肩上,但幼小的心灵已经长大,不再允许任性。
蓦然回首,满地零落的花瓣儿,诉说着盛夏的情怀……沉沉的情思中,少了一丝懵懂,多了一份缅怀,落寞之后,那清月悠然、古朴婉转的音乐仍在耳边萦绕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英子的勇敢、善良、懂事、乐于助人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段快乐的时光,都要好好珍惜 。
读“城南旧事”有感-记叙文900字相关内容
“如果要为走过的这些地方加一个颜色,那么希腊是蓝色,埃及是黄色,耶路撒冷、以色列是象牙白,伊拉克是灰色,伊朗是黑色,印度是棕黑色,而尼泊尔是绿色。”这是余秋雨走过的路,也是《文明之旅》和我走过的路。《文明之旅》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余秋雨立足在…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题记屋后白塔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伴着轻柔的晚风,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村庄深处传来,老人不语,只是缓缓撑着小舟荡漾在微波浩渺的湖面上。坐在船尾的姑娘向湖中望了望,用手轻抚水面,激起道道波纹。在小说《…
我又翻开那本已经泛旧的书籍,偶然间发现我在里面夹了一朵紫色的小野花,时间让它干枯,但厚重的书页却留住了它的颜色。整本书的序就叫做“你来看此花时”,龙应台说:“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她称这本书为“…
路为纸,地成册;行为笔,心当墨。——题记乘一只纸舟,踏一路荒芜,把历史的尘埃变换出沧桑的色泽,走走停停,品味苦涩,俯首取一勺秋水,自万代浮生多少悲秋,酿成一盅文化醇香,来一场精神的修行。暑假里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受颇多。一字一字,是…
每到暑假我都会遇到一个难题——有关暑假读一本好书。从古至今,人们所篆书籍众多,其中不乏让人惊叹的好书用情深都难以全部浏览,更谬论挑出一本最好的书来读然后写出读后感了,就当我面对一排排中外名著犹豫不决,焦虑地来回踱步时我的目光停在《雾都孤儿这…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合上书,闭上眼,仿佛我也来到了二三十年代的北京,来到了小英子天真烂漫的童年。作者以英子的视角,用她天真纯洁的心灵去诠释人世的悲欢离合,又告诉我们世俗下仍有一些美好的角落,不曾离去。惠安馆——“走吧!妞儿…
这世界很大,大到汪洋大海、崇山峻岭全都囊括在内;这世界也很小,小到细雨如丝、粒粒沙石也存在这世界中。我们常常都喜欢遨游于海洋之中,攀爬于高山之间,习惯于这些不太平凡的事物,但早已忘却,这些不平凡的事物皆是由雨水沙石这些微小、平凡的事物构成的…
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
家中书架的最高层,有一本泛黄的书,却散发着耀眼的红色光芒,这本书便是《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向全世界客观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写照。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题记不知不觉,手中的《红星照耀中国》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轻轻合上书,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脑海中浮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与奋斗史;耳边回荡着的…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此书以他1936年在苏区“旅行”四个月所记录的第一手资料为主要内容,故被称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刚一打开书,我就陷了进去。最让我震撼的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
人生下来,是为了展开双翼,而不是为了抱住锁链。——题记翻开那鲜红的封面,“红岩”二字在我眼前闪过,我的心里一下子百感交集。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又一个身影,最后定格在那身着蓝色旗袍的江竹筠身上,心中的思绪最终全部倾注在笔尖之上。江姐是一位对党忠贞…
在公园长椅读完余华先生的《活着》,合上的时候有一片落叶悲戚的落在书上,心中一颤,如果人类的命运是苦难,终点是死亡,我们该如何活着?余华把所有苦难放大到极致在富贵身上,父亲死在粪坑,母亲因为他被抓去做大兵而耽误了治病,儿子被人抽血致死,女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