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河洛图》有感-记叙文11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3:55

《河洛图》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历经十年打磨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明末清初时期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家族为原型,描写在河洛文化孕育下,以康秀才、周亭兰、康悔文为中心的三代人,由“耕读人家”走向“中原财神”的发家史,康氏家族面对运与命的倾轧,时与势的胁迫,如何顺势而动,起死回生,走向鼎盛发达的财富传奇。

读这本书,第一点让我深感佩服的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周亭兰。周亭兰嫁于以诗书传家的康家,老爷子康秀才精心培养出“一门两进士”,不料儿孙两进士双双罹难,康秀才决定让孙媳妇周亭兰管家,自此开始了这名弱女子带领整个家族走向经商发家的道路。周亭兰面对分家难题、起步艰难、土匪绑孩、孩子教育、商业危机等各种情况展现了当时代女子少有的足智多谋、处变不惊、外甜内刚、大局观念和舍身忘我等品质,让人不得不佩服这样一位女强人。

第二点让我深感佩服的是老爷子康秀才的教育模式。康秀才虽然经历了丧子丧孙的悲痛,为此念叨出“书把人读了”的悔恨之语,还给曾孙起名“悔文”,但他仍坚持耐心培养曾孙,只是不再求取功名仕途,只为读书丰富见识。

这里与大家分享教育三件事:一、为了给八岁的悔文开蒙,他让悔文拿着两串钱到街上去买“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悔文转遍了店铺也没有找到卖字的,更不知如何买来这五个字。后来他发现桥下一群因洪水逃难来此的孩子,这瞬间激发了悔文的恻隐之心,他把钱撒向了这些可怜人。这番举动让悔文在河洛镇被视为傻孩子,甚至遭到母亲的一顿打,而康秀才却对悔文的举动深表赞许,只因他买回了“仁”字。

二、康秀才又让悔文到街上去向陌生人借钱。撒钱容易借钱难啊,悔文转遍大街小巷,没人愿意借钱给他。后来康秀才又以自己的名义写了一张字据,悔文很快就借到了钱。康秀才以此教育悔文:给予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而“借”凭的是信誉,人无信不立。

三、康悔文12岁成人礼那天,太爷爷康秀才又给了他五两银子,让悔文用三天时间买回“仁义礼智信”五个字。第一天他在床上躺着发呆,第二天继续发呆,直到第三天,他找到老外公周广田,提出用二两银子买老外公家一堵墙,并拿出字据签字画押。老外公笑而不语,但也答应了。到了杂货店,悔文找到老板娘,用钱收买她,只为让她信服在河洛镇上有堵墙是甜的。好事的老板娘叫来几个人一起去见识那堵甜墙。在她的宣传之下,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老外公家的墙,初看是土墙,再看是蟹黄色,其实质确是甜墙,此墙是由柿子皮和麸皮长年累月堆起来的柿糠墙,本是老外公家荒年救急用的,却被悔文买了去。康悔文面对众人说:我老外公是仁义之人,凡本镇人士,尝一口墙,两文钱;凡逃荒要饭的,免费品尝。大家在好奇心驱使下纷纷拿出钱去品尝甜墙的味道。再后来一批批的灾民闻讯赶过来,而这堵墙也被后人命名为仁义墙。

康悔文在太爷爷的培养教育下不仅习得了为人处世基本的优良品质,更关键是早年间已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教育人的方式,这也为当前的教育提供了借鉴。

康氏家族十二代的奋斗史将中华传承数千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力量体现的淋漓尽致,更体现了康家人所具备的高度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就是中原文明的魅力。

读《河洛图》有感-记叙文1100字相关内容

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读《绿山墙的安妮》 有感1000字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结交了一本书,像结交了一位智者。可见,书在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里面蕴含很多有用的哲理使我们增长见识,让我们变得有修养。活出不一样的人生。这个暑假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

铸剑为犁 守望和平-读《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有感1300字

电网外,暴雨中,一位母亲抱着他的儿子换下的衣服,绝望地痛哭着。声音,撕心裂肺。她的可爱无辜的孩子,被毒气室无情地夺走了生命......这个男孩叫布鲁诺,他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一书的主人公。故事以二战为背景。布鲁诺的父亲是一名纳粹军官,不顾…

脚踏平凡,手举乾坤-读《平凡的世界》有感900字

存在于世上最多的不是风华绝代的英雄,而是在每个领域为自己而活的平凡人。平凡,是过尽千帆皆不是的惆怅若失,是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怡然自得。倘若你拒绝平庸,你首先要甘于平凡,欢迎来到《平凡的世界》。读罢全文再见扉页“平凡的世界”,五个大字似乎还是…

不惧选择,落子无悔-读路遥《人生》有感1000字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人年轻的时候。”这是柳青在《人生》的开头写下的序言,跟随着这句话,我们即将开启一段心灵奇旅。故事从主人公高加林因工作被顶替而返村起笔,不久后,他竟意外收获了与同村姑娘刘巧珍的一段爱恋,巧珍质…

不在战斗中失败,便在生命中永存-读《老人与海》有感1400字

看到这样一句话“想变强的人,可以去读《老人与海》。”高中的学习也是人生的一种挑战,迎难而上的决心促使我拿起了这本曾经看过却不甚了了的书。我才知道我所自以为的磨难和经历与主人公相比实在微不足道,圣地亚哥教会我很多。圣地亚哥是敢于挑战的。一开始…

春天去哪了呢-读《寂静的春天》有感1400字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以为它只是一本文艺作品,实际上我错了。在美国有一座没有春天的小镇,但是,它曾经也有过令世人为之赞叹的春光美景。农民到来这里后,一切都如一张薄如蝉翼的画纸,轻而易举的被人类撕碎了。或许你会说,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

人性的善与恶 -读《呼啸山庄》有感1000字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杰作。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复仇的故事。这个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不算奇特,却引起人们的震撼与争议。而争议的关键人物就是希思克利夫。希思克利夫自幼被亨德利嘲笑愚弄,再加上凯瑟琳的离去,导致了他人性的扭曲。…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读《云边有个小卖部》有感1500字

眼泪,悄然而至,湿润了我的脸庞。我不禁想,如果程霜没有患癌,如果王莺莺再年轻一点,如果刘十三能聪明一点,如果球球的爸爸能正常一点,那么,一切是不是就会好一点?刚映入眼帘的就是暖色的封面,五彩的云仿佛在流动,我看见夕阳无比灿烂,就像这本书一样…

一城风雨,令人哀沉-读《围城》有感1000字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题记围城,围城,到底围的是什么城?仅仅是爱情、事业和学业吗?不,是欲望。我们从出生起便遇到形形色色不同的围城,疲于奔命,难以解脱。可如何解脱、如何逃出围城…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读《儒林外史》有感1000字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儒林外史》写的是发生在明朝的事,实则是描绘清朝广泛的社会生活,这故事反映清朝同作者一样的文人在科举制度中遭受的厄运。作者十几年功夫,精雕细琢,慢慢读来——除恨透科举…

生命的告白-读《活着》有感1000字

这本书,一眼看去深刻的黑侵袭了整本书的封面,其中“活着”二字坚毅地站在那深深的绝望之中,顽强地抵抗着。读完此书,不禁思考:“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书中福贵的经历无一不在向我展示一个以苦难为底色的画卷。难道“活着”是在苦难中挣扎,在绝望中离…

用野性动物观察人性 -读《混血豺王》有感1000字

一向对动物小说充满兴趣的我刚刚读完沈石溪的《混血豺王》,心中感慨颇深。因为它不仅仅是完美的展现了 埃蒂斯红豺的生活面貌以及生活习性,还展现了一只豺近乎人性的情感和野性的本能。本书的主角白眉儿是猎狗与豺的混血种,这种身份注定让它拥有不平凡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