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河洛图》有感-记叙文11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03:55

《河洛图》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李佩甫历经十年打磨而成的长篇小说。小说以明末清初时期河南巩义的康百万家族为原型,描写在河洛文化孕育下,以康秀才、周亭兰、康悔文为中心的三代人,由“耕读人家”走向“中原财神”的发家史,康氏家族面对运与命的倾轧,时与势的胁迫,如何顺势而动,起死回生,走向鼎盛发达的财富传奇。

读这本书,第一点让我深感佩服的是小说的女主人公:周亭兰。周亭兰嫁于以诗书传家的康家,老爷子康秀才精心培养出“一门两进士”,不料儿孙两进士双双罹难,康秀才决定让孙媳妇周亭兰管家,自此开始了这名弱女子带领整个家族走向经商发家的道路。周亭兰面对分家难题、起步艰难、土匪绑孩、孩子教育、商业危机等各种情况展现了当时代女子少有的足智多谋、处变不惊、外甜内刚、大局观念和舍身忘我等品质,让人不得不佩服这样一位女强人。

第二点让我深感佩服的是老爷子康秀才的教育模式。康秀才虽然经历了丧子丧孙的悲痛,为此念叨出“书把人读了”的悔恨之语,还给曾孙起名“悔文”,但他仍坚持耐心培养曾孙,只是不再求取功名仕途,只为读书丰富见识。

这里与大家分享教育三件事:一、为了给八岁的悔文开蒙,他让悔文拿着两串钱到街上去买“仁义礼智信”五个字。悔文转遍了店铺也没有找到卖字的,更不知如何买来这五个字。后来他发现桥下一群因洪水逃难来此的孩子,这瞬间激发了悔文的恻隐之心,他把钱撒向了这些可怜人。这番举动让悔文在河洛镇被视为傻孩子,甚至遭到母亲的一顿打,而康秀才却对悔文的举动深表赞许,只因他买回了“仁”字。

二、康秀才又让悔文到街上去向陌生人借钱。撒钱容易借钱难啊,悔文转遍大街小巷,没人愿意借钱给他。后来康秀才又以自己的名义写了一张字据,悔文很快就借到了钱。康秀才以此教育悔文:给予永远都是高高在上的,而“借”凭的是信誉,人无信不立。

三、康悔文12岁成人礼那天,太爷爷康秀才又给了他五两银子,让悔文用三天时间买回“仁义礼智信”五个字。第一天他在床上躺着发呆,第二天继续发呆,直到第三天,他找到老外公周广田,提出用二两银子买老外公家一堵墙,并拿出字据签字画押。老外公笑而不语,但也答应了。到了杂货店,悔文找到老板娘,用钱收买她,只为让她信服在河洛镇上有堵墙是甜的。好事的老板娘叫来几个人一起去见识那堵甜墙。在她的宣传之下,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老外公家的墙,初看是土墙,再看是蟹黄色,其实质确是甜墙,此墙是由柿子皮和麸皮长年累月堆起来的柿糠墙,本是老外公家荒年救急用的,却被悔文买了去。康悔文面对众人说:我老外公是仁义之人,凡本镇人士,尝一口墙,两文钱;凡逃荒要饭的,免费品尝。大家在好奇心驱使下纷纷拿出钱去品尝甜墙的味道。再后来一批批的灾民闻讯赶过来,而这堵墙也被后人命名为仁义墙。

康悔文在太爷爷的培养教育下不仅习得了为人处世基本的优良品质,更关键是早年间已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教育人的方式,这也为当前的教育提供了借鉴。

康氏家族十二代的奋斗史将中华传承数千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力量体现的淋漓尽致,更体现了康家人所具备的高度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这就是中原文明的魅力。

读《河洛图》有感-记叙文1100字相关内容

读余华作品有感-记叙文1000字

余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个先锋作家的姿态进入中国文坛,后来却转向书写人道、温情。进入九十年代后,余华的小说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前期寻求语言张力与刺激、叙述风格的陌生化转向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余华…

人生的故事-读《人生》有感1100字

深夜重盖书页后,心中五味杂陈,不知何滋味。这已是我第二次再读《人生》,竟是又一次的泪花朦胧,脑中百浪翻腾。巧珍,高加林,黄亚萍,张克南,高明楼……我企图利用路遥的心思,一个个在脑海中刻画他们各自的面容,却猛地发现他们已是活生生的人,清晰地站…

暴风雨中的生存与起舞-读《挪威的森林》有感1000字

夏日午后,站在旧式的胡同中透过交错的电线杆,望着并不太蓝的天空,两旁的行人似乎是在穿梭,但却听不到糟杂的声音,就连呼吸的声音也不能感受到,我只是在享受这种静,心灵的静,真想投入于静中不再回来,这实在是一种享受。初读村上春树的作品被吸引,似乎…

羽扇纶巾-读《三国演义》有感1200字

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读完《三国演义》,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智谋破敌振军威,诸葛亮这份运筹帷幄…

人性的善与恶-读《三体》有感1000字

记得老师曾经问过我们一个问题:“你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书是那一本。”对其他同学来说,可能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百年孤独》,可能是充满冒险精神的《老人与海》,但是要说协助最大的书非刘慈欣的《三体》莫属,这本书不只开阔了我的眼界,更使我认识了人性,…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读《围城》有感1000字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是我看钱钟书先生《围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围城》以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浮沉。在感情上,方鸿渐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在和他有过关系的几个女…

时代的预言者--读《1984》有感1000字

前一个星期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我才渐渐品读出其中之味,寓言最大的讽刺在于:你明明知道那是个虚构的故事,却又能在自己生活的世界里找到清晰的对照。而在自己读完后真是由心底里生出绝望和冰冷,太可怕了,活生生地预言着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也有可能是未来。…

人生真情_读《伟大的母爱》有感500字

看完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的《伟大的母爱》,如纤纤细手拂过平息的琴弦,心久久不能平静。此时此刻我多想高呼一声:人生真情莫过于母爱。《伟大的母爱》一文中,内容真挚感人,语言通俗易懂。海伦那夫人——千百万人中的一员,却别写得伟大、善良。天底下…

读《边城》有感_边城读后感1000字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题记茶峒城瓦蓝的天空,澄澈见底的白河,翠色逼人的青山绿水造就了一个翠翠也只有这样纯净的自然才能孕育出这样的翠翠,她是天生活泼眼神灵动的小兽,也是单纯直白的“观音仙子”被说中心事会羞怯脸红,远远的看见心上人会立马逃到…

读《你是明媚,我是阳光》有感_暑假读后感1200字

如果生活没有阳光,黑夜中依然会有风景,风景中依然会有心花,还有希望,这是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的阳光,黑夜中有我们的心灵,心灵中有不灭的阳光。——题记阳光,字典的诠释:太阳发出的光;明媚,字典的诠释:美好,可爱。全译:形容天气晴朗,碧空如洗,…

飘扬在心中的红飘带-读《地球的红飘带》有感1000字

华为的孟晚舟说:“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是信念的支撑让她在1028个日夜始终乐观向上,是伟大的祖国,14亿人民的的支持让她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读完《地球的红飘带》不禁让我想起了孟晚舟事件,虽然长…

子夜难行-读《子夜》有感1000字

文学巨匠茅盾的小说《子夜》,以居高俯瞰的视角,以20世纪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军阀混战、工人罢工的旧上海为背景,社会现实纷繁万状、忽闪忽逝。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故事的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个失败的“英雄”。他出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