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本,我转头透过窗帘的缝隙望向窗外,此时已是深夜。仲夏的夜晚,星空明亮。远处马路上的车的灯光透过窗帘的缝隙一闪而过,在天花板上印出转瞬即逝的虚影,就像是鱼儿在长河中倏然摆尾,之后又一闪而过。而刚看完《红楼梦》的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林黛玉与贾宝玉自幼便在一起生活玩耍,俩人青梅竹马,俩小无猜,长大后也是互相爱慕,只可惜命运过于无情,追求个性,追求解放,反抗封建礼数的俩人终究还是败给了封建礼数,败给了迂腐的思想。贾宝玉娶亲时,满心欢喜,以为自己去到神仙妹妹林黛玉,最后却发现新娘子是薛宝钗。而林黛玉知道贾宝玉要娶薛宝钗后便重病不起。卧床期间,林黛玉焚烧了自己所有的诗稿和之前送给贾宝玉的手帕,断了自己所有的痴念,之后林黛玉央求服侍她的紫鹃告诉贾母等人派人送她的灵枢回家去。之后没过多久“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林黛玉归天了,那个神仙妹妹回到仙境去了,而此时正是贾宝玉迎娶薛宝钗的时候。宝黛的爱情终是场悲剧,在俩人爱上对方的那一刻就注定了。除了这凄美的爱情,文中服侍贾宝玉的晴雯也让人印象深刻。晴雯性格刚烈,疾恶如仇,不甘被蹂躏,敢于抗争,但是最后遭人陷害而死去。而作者也借此热情地歌颂了晴雯的这种精神,同时愤怒的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回到书中,后来曾经繁荣、挥金如土的贾府被抄家,贾惜春看破红尘,依然出家;贾探春远嫁异乡;贾迎春嫁给了冤家对头,被折磨而死;身为大管家的王熙凤只知进不知退,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也是凄惨地死去。万幸的是她的女儿巧姐得到了刘姥姥的救济,这是刘姥姥对贾府当年给予她救济的回报……最终贾府家散人亡,直到皇帝大敕,贾府才有一丝生机,而此时贾宝玉科举考试结束后就失踪了,这又给贾府一记沉重的打击。
在批判、歌颂的同时,《红楼梦》还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侈与腐败,因此这本书当时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是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并且始终无法禁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理解了曹雪芹在书中表达的深意,如书中有一回写贾母生辰那日,贾府众人大办宴席,打赏下人,戏班的钱有几箩筐,表面上风光无限十分快活,其实是表现出贾府的奢侈,暗示贾府的腐败,也告诫我们不要过度花费,过度享乐,因为富贵与快乐中潜藏着危机与悲哀,有些东西,隔着云雾去看它,美得活色生香,但是当你贴进来去看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就是一堆白骨,贾府的结局正是对应了这句话。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曹雪芹在书的开篇中所写的,是故事的开始,也是总结。书中的深意我懂得并不多,但是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受,但是《红楼梦》中所蕴含的道理还有很多,等待着我去探索,去研究。
我翻开书本,再次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时间飞速流逝,不知不觉中,晨霭渐渐被染上了透光的鱼肚白,阳光透过缝隙照射到房间里,照在了摊开的书上,照在了趴在书上的女孩上,而那个女孩正在做一个梦……
读《红楼梦》有感-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此生命定,我就是个莫高窟的守护人。——题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中华文明是令世人不容小觑的世界中心。西汉时期,以长安为起点开辟了“丝绸之路”,为华夏儿女传播了佛教文化。樊锦诗先生按照当时北大历史学系考古专业…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桃花源梦。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市里,大多数人都憧憬着一片遥远的隐士天地,渴望摆脱现实的桎梏。而在19世纪,梭罗就勇敢地来到澄澈纯净的瓦尔登湖边,开启了他的新生活。当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精神越来越浑浊时,《瓦尔登湖》能带我们回…
“如果要为走过的这些地方加一个颜色,那么希腊是蓝色,埃及是黄色,耶路撒冷、以色列是象牙白,伊拉克是灰色,伊朗是黑色,印度是棕黑色,而尼泊尔是绿色。”这是余秋雨走过的路,也是《文明之旅》和我走过的路。《文明之旅》以日记的形式展现了余秋雨立足在…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题记屋后白塔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伴着轻柔的晚风,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村庄深处传来,老人不语,只是缓缓撑着小舟荡漾在微波浩渺的湖面上。坐在船尾的姑娘向湖中望了望,用手轻抚水面,激起道道波纹。在小说《…
我又翻开那本已经泛旧的书籍,偶然间发现我在里面夹了一朵紫色的小野花,时间让它干枯,但厚重的书页却留住了它的颜色。整本书的序就叫做“你来看此花时”,龙应台说:“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她称这本书为“…
路为纸,地成册;行为笔,心当墨。——题记乘一只纸舟,踏一路荒芜,把历史的尘埃变换出沧桑的色泽,走走停停,品味苦涩,俯首取一勺秋水,自万代浮生多少悲秋,酿成一盅文化醇香,来一场精神的修行。暑假里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受颇多。一字一字,是…
每到暑假我都会遇到一个难题——有关暑假读一本好书。从古至今,人们所篆书籍众多,其中不乏让人惊叹的好书用情深都难以全部浏览,更谬论挑出一本最好的书来读然后写出读后感了,就当我面对一排排中外名著犹豫不决,焦虑地来回踱步时我的目光停在《雾都孤儿这…
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
家中书架的最高层,有一本泛黄的书,却散发着耀眼的红色光芒,这本书便是《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向全世界客观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写照。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题记不知不觉,手中的《红星照耀中国》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轻轻合上书,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脑海中浮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与奋斗史;耳边回荡着的…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此书以他1936年在苏区“旅行”四个月所记录的第一手资料为主要内容,故被称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刚一打开书,我就陷了进去。最让我震撼的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
人生下来,是为了展开双翼,而不是为了抱住锁链。——题记翻开那鲜红的封面,“红岩”二字在我眼前闪过,我的心里一下子百感交集。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又一个身影,最后定格在那身着蓝色旗袍的江竹筠身上,心中的思绪最终全部倾注在笔尖之上。江姐是一位对党忠贞…
在公园长椅读完余华先生的《活着》,合上的时候有一片落叶悲戚的落在书上,心中一颤,如果人类的命运是苦难,终点是死亡,我们该如何活着?余华把所有苦难放大到极致在富贵身上,父亲死在粪坑,母亲因为他被抓去做大兵而耽误了治病,儿子被人抽血致死,女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