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段历来被文人骚客所咏颂的千古绝唱便出自于吴敬梓老先生的《儒林外史》。
《儒林》无疑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之中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鲁迅先生曾评价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由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所谓外史,大抵是既有着正史的庄重,又兼容着野史的诙谐,无疑是二者结合的典范。同时,吴老先生本是安徽滁州人,晚年又走访了扬州、南京等地,使得他的文章有着皖南和江南一带的风土人情。《儒林》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正是因为它以一个不一样的方式讽刺了那些一心为官的“读书人”。这其中共有四位代表性的“奇人”。
这第一位无疑便是“东方葛朗台”——严监生。严监生这个人物十分有趣,一方面,此人的吝啬在书中体现地淋漓尽致——他在临死前仍念念不忘两根灯蕊草。另一方面,如果细看的话会发现严监生也有着慷慨大方、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总体来说,本书对于严监生这个形象的构造可以说是入木三分,恰到好处。
第二位“奇人”——严贡生,他是严监生的大哥。此人是乡里闻名的恶霸。严贡生家里养了只小猪,走丢到了隔壁王家,王家人出于好意便把小猪送了回去,可他却说走丢的猪不吉利,八两银子就卖给了王家。待到王家把猪养大了之后,猪又跑到了严贡生家中,王家人上门讨要,他却又说猪本就是他家的,拒绝归还。王家人一气之下便与他争吵起来,结果又被他打断了腿。当严贡生走投无路时,结果还是弟弟严监生这个吝啬鬼出钱才解决了问题。
第三位“奇人”,王冕,也是本书中第一位登场的人物。此人可谓是天赋异禀,年幼时便自学成才,精通画技且文笔颇佳,弱冠之年便已贯通天文、地理。并且此人为人清正,不愿为官。有位老爷曾经想抬举他,可他却连夜逃走了。朝廷要聘请他为官,他又逃往了会稽山,后又因病逝世,死于会稽山曾下。连吴老也感叹这样的人世上又有多少呢?
第四位“奇人”杜少卿,此人可谓本书中的一股清流,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名门世家,家缠万贯,从小便过惯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可他却又不同于严监生的那般为富不仁——每当有人与他诉苦时他便大把大把地给人家送银子用。此人侍人也是公平公正,在他眼中不分什么三六九等,一视同仁。一旦他心情不好,无论是富有的商人的还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想请他喝酒都难如登天,相反,他一高兴跟任何人都能一同畅饮。曾经安徽巡抚荐举他去赴京应试,但他却装病推辞,想要过自己的快活日子,成了杜家第一个“败类”,第一个清新脱俗的“败类”。杜少卿这个角色也影射了那些脱离了以科举取士来对读书人的人生道路进行规划的封建阶级掌控的人。
《儒林》以旁观者的视角去看这世间百态与科举取士之下的黑暗社会。吴老对那些“读书人”的暗讽有利于我们更正三观,也警醒着我们:在当下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定要走好自己的路,不要因为路走的太远而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读《儒林外史》有感-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岳飞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文韬武略,在爱华山和青龙山战役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八百士兵打败了一万金兵。在校场,岳飞的文章明显比小梁王的好,只是因为考前,小梁王给了考官之一的张邦昌三锭金子,所以张邦昌等人就贬低岳飞。岳飞是忠义的化身,不仅是…
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我先买个关子,你耐心听吧!你听说过足刑吗?就是骚脚板,让人哭笑不得。你见过插上鸡翅膀的天使吗?你认识那个把人变成鸡蛋后吃掉的坏蛋吗?这些有趣的人和事,我都知道,它就是来自《大林和小林》中的人物故事。暑假里,我读了这本张…
当我郑重地翻过最后一页,读完了这个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的故事之后,我想我真的被它震撼了。这本《鲁滨逊漂流记》的著作是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在59岁时写的。主人公鲁滨逊怀着云游四海的高志远向,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历…
七下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令我印象深刻。它讲述了一群探险者冒着生命危险,继挪威人阿蒙森之后登上了南极极点,在返回途中被南极寒冷的暴风雪吞噬,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的故事。这篇课文名为《伟大的悲剧》,而这篇文章正是选自茨威格的名作《人类群星闪耀…
读了《故乡》这本书,我有许多感触。小说描写了作者鲁迅儿时在故乡的生活和现在真实的故乡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带给人们的苦难与旧时代的黑暗社会与痛苦抒发了作者渴望新生活的强烈欲望。鲁迅曾经在日本留学学医,认为救死扶伤还不如成为作家让这些…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夏洛的网》。开始,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古怪,夏洛是什么呀?为什么题目又叫“夏洛的网?”我带着好奇心,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没想到我竟然被这本书给深深地感动了。《夏洛的网》讲述了一个关于友谊的故事。在朱克曼家的谷仓中,一群…
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读完《三国演义》,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智谋破敌振军威,诸葛亮这份运筹帷幄…
记得老师曾经问过我们一个问题:“你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书是那一本。”对其他同学来说,可能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百年孤独》,可能是充满冒险精神的《老人与海》,但是要说协助最大的书非刘慈欣的《三体》莫属,这本书不只开阔了我的眼界,更使我认识了人性,…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是我看钱钟书先生《围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围城》以主人公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浮沉。在感情上,方鸿渐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在和他有过关系的几个女…
前一个星期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我才渐渐品读出其中之味,寓言最大的讽刺在于:你明明知道那是个虚构的故事,却又能在自己生活的世界里找到清晰的对照。而在自己读完后真是由心底里生出绝望和冰冷,太可怕了,活生生地预言着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也有可能是未来。…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好书,让我收获颇丰。这本书是什么呢?没错,它的名字叫作《未来的日常:人工智能AI》。这本书虽然名字长,但内容很简短,含金量也特别高。我把全书概括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发展历程、人工智能的深度解析、人工智能在…
《茶馆》是老舍最优秀的戏剧创作,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正像曹禺先生所说,它是“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茶馆》是以北京的一个名叫裕泰茶馆的地方为事件中心,展现了清末维新运动失败后、民国初北洋军阀混战和抗战结束后国民党统治三个时期不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