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段历来被文人骚客所咏颂的千古绝唱便出自于吴敬梓老先生的《儒林外史》。
《儒林》无疑是中国古代讽刺小说之中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鲁迅先生曾评价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由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所谓外史,大抵是既有着正史的庄重,又兼容着野史的诙谐,无疑是二者结合的典范。同时,吴老先生本是安徽滁州人,晚年又走访了扬州、南京等地,使得他的文章有着皖南和江南一带的风土人情。《儒林》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正是因为它以一个不一样的方式讽刺了那些一心为官的“读书人”。这其中共有四位代表性的“奇人”。
这第一位无疑便是“东方葛朗台”——严监生。严监生这个人物十分有趣,一方面,此人的吝啬在书中体现地淋漓尽致——他在临死前仍念念不忘两根灯蕊草。另一方面,如果细看的话会发现严监生也有着慷慨大方、富有人情味的一面。总体来说,本书对于严监生这个形象的构造可以说是入木三分,恰到好处。
第二位“奇人”——严贡生,他是严监生的大哥。此人是乡里闻名的恶霸。严贡生家里养了只小猪,走丢到了隔壁王家,王家人出于好意便把小猪送了回去,可他却说走丢的猪不吉利,八两银子就卖给了王家。待到王家把猪养大了之后,猪又跑到了严贡生家中,王家人上门讨要,他却又说猪本就是他家的,拒绝归还。王家人一气之下便与他争吵起来,结果又被他打断了腿。当严贡生走投无路时,结果还是弟弟严监生这个吝啬鬼出钱才解决了问题。
第三位“奇人”,王冕,也是本书中第一位登场的人物。此人可谓是天赋异禀,年幼时便自学成才,精通画技且文笔颇佳,弱冠之年便已贯通天文、地理。并且此人为人清正,不愿为官。有位老爷曾经想抬举他,可他却连夜逃走了。朝廷要聘请他为官,他又逃往了会稽山,后又因病逝世,死于会稽山曾下。连吴老也感叹这样的人世上又有多少呢?
第四位“奇人”杜少卿,此人可谓本书中的一股清流,同时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他出身名门世家,家缠万贯,从小便过惯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可他却又不同于严监生的那般为富不仁——每当有人与他诉苦时他便大把大把地给人家送银子用。此人侍人也是公平公正,在他眼中不分什么三六九等,一视同仁。一旦他心情不好,无论是富有的商人的还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想请他喝酒都难如登天,相反,他一高兴跟任何人都能一同畅饮。曾经安徽巡抚荐举他去赴京应试,但他却装病推辞,想要过自己的快活日子,成了杜家第一个“败类”,第一个清新脱俗的“败类”。杜少卿这个角色也影射了那些脱离了以科举取士来对读书人的人生道路进行规划的封建阶级掌控的人。
《儒林》以旁观者的视角去看这世间百态与科举取士之下的黑暗社会。吴老对那些“读书人”的暗讽有利于我们更正三观,也警醒着我们:在当下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定要走好自己的路,不要因为路走的太远而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读《儒林外史》有感-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天渐渐黑了,我轻轻合上手中的书,却还未从书中的世界走出来。那个拥有着不放弃精神学生的背影,总是在我的脑海里徘徊不去。读完了《阳光校园,我们都是好伙伴》这本书之后,最使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莫思诗同学的事例。冰心奶奶曾经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老师要求我读的,起初我很不情愿,但是读着读着,我发现自己喜欢这本书了。书中的主角叫保尔。柯察金,他本来是个被学校开除被迫打工的青年,而后来他连工作都丢了,但是他结识了布尔维什克党留在小城的老水手朱赫来,在朱赫来的…
“绿草苍苍,白露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空灵的歌声翩翩而至,不禁让我想起《诗经》。这一本唯美的诗集,就像一位佳人伫立在水中央,是多么的吸引人!但她其中的精髓真的需要细品呢!春天到了,芳菲满园,看那满树粉嫩的桃花,我会吟诵“桃之夭夭,灼…
“有付出就有所得,有努力就有收获”,在我看来《俗世奇人》中的每个人,都遵循着这个规律。天津卫的码头上,人人都有绝活,那是别人怎么练都学不来的独家技艺。一看便知画真假的蓝眼、只认牙不认脸的华大夫、靠着表演和多种口味卖药糖的四十八样……哪种技术…
童年啊,是一条欢腾的小溪,每一枚鹅卵石都是童年难忘的回忆;是一曲悠扬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跃动着童年的快乐;更是孩子们嬉戏的乐园,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承载了最初的梦想……今年暑假期间,妈妈带我去图书馆看了好多书,在这些书中最让我印象…
央视主播们的自传总是让人忍不住翻阅,高能力、博学多才是它们共同的特点。优秀的作品总能深深打动我,跟随主播们读懂他们台前背后的努力,鞭策自己在生活学习上做到更好。康辉老师的《平均分》因此进入我最近阅读的书架。说到书名“平均分”,看起来确实低调…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在书中我们能看到“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的童趣;能听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悠扬;更能感受到“谁言寸草心空,报得三春晖”的千古哲理……”在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相信你们也是这样。在…
一个11岁的女孩,家境富裕,应该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但是随着塔利班的入侵,战争开始了,她的父亲因为身份问题,无情地被塔利班士兵给抓走了,从此,她的家支离破碎。她的母亲每天以泪洗面,还有个几个月大的弟弟,每天喊着:“爸爸,爸爸”。每每看见这场…
看到这个书名,你肯定会以为这只是秦文君老师写的一部小说,一开始我也这么认为,当我翻开书籍阅读,才发现是本故事集。第一个故事集《窗外的萧晓》给我印象最为深刻。这篇故事是一直被同学说“胆子小小的”的主人公萧晓与另一个同样内向的萧晓交上了朋友而拉…
在碧蓝清激的伊塞克湖中,行驶着一艘洁白的轮船。它看上去是那么的遥远,却使人感到无比的亲切。这便是艾特玛托夫笔下的“白轮船”。《白轮船》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主人公是个被遗弃的七岁孤儿,住在护林员外公家中,外公是个懦弱的老头,总是被同为护林员…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科学名著,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有霍金的《时间简史》;有布尔斯廷的《发现者》……但在数百本科学名著中,我最喜爱的莫过于法国作者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昆虫记》了。《昆虫记》不仅是一本文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全书,它花尽了…
暑假来临,闲暇之余,我在书店的书架上一眼相中了这本书,之所以想买这本书,还是因为它的书名很特别——《班长下台》。这本书的作者是祖籍安徽池州的台湾女作家桂文亚。其中的篇目最早在1992年就已经刊登在当年的《少年文艺》杂志上了。好像从学会阅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