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可以代表人类的勇气,那么茫茫宇宙中的一叶孤舟也许可以告诉你答案。
《三体》全书所讲述的,是一出无比精彩而又气势磅礴的悲剧。两颗相隔4.22光年的星球,因为叶文洁的一个决定,从此展开了数年的斗争。在三体人压倒性的实力面前,地球文明毫无招架之力。然而,在黑暗森林法则的影响之下,两个文明最终都走向了覆灭,只剩下程心,艾AA和智子一起见证了宇宙最后的结局。
回到故事的开始,叶文洁那满是血与泪的过往。
叶文洁的父亲是一位文革时期的物理学家,被扣上了“反动”的帽子,被红卫兵殴打致死,这是叶文洁第一次窥探到人性的黑暗。但在那之后她又惨遭背叛,只能留在红岸基地里进行研究,看着自己的成果被冠以他人的名号。此时的叶文洁已经彻底对人类感到失望,她不假思索地按下了向三体世界发送信息的按钮。也许正是因为叶文洁看到了人性中最幽暗的角落,才能发现宇宙也是如此黑暗的一片森林。
而在整个系列中,我最喜爱的人物莫过于罗辑了。在接过面壁人这个重大的使命前,他一直是一种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但自从面壁者的身份降临在他的身上时,他毅然决然地肩负起了他的责任,凭借一己之力与三体文明初步建立起了威慑后,他又孤独一人在地下做了几十年的执剑人。在这几十年,他的形象由救世主变成了恶魔,但罗辑依然在那片白色空间中沉默着、守护着。
书中还有一个与罗辑几乎完全相反的人物——程心。如果说罗辑表现的是人类的果断、坚定,那么程心便是人心中柔软、懦弱的那一面。
程心不具备的“残忍”,也正是促使地球走向灭亡的临门一脚,她原本有两次机会可以拯救人类,改变命运,但面对迷雾层层、难以看穿的黑暗森林,她终究是是退缩了、犹豫了。
《三体》作为一部较为硬核的科幻作品,其中有不乏作者奇妙的幻想与思考以及各种科学理论的运用。但《三体》本身的价值绝不局限于文学上的成就,它更多的是点燃了人们、甚至是没有学科基础的人对宇宙、对天文最朴素的向往和追求。
回到作品本身,全篇看似充斥着黑暗与压抑,一直在诠释宇宙中的唯一真理——死神。但在我看来,《三体》中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思考以及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渴望。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会有人因软弱而退缩,同时也会有人为爱搏上生命,赌上明天。我们或许真的只是阴沟里的“虫子”,但总有人一直仰望星空。可能几十万年后人类文明会走向覆灭,但至少“不要温和地走入那个长夜。”
在宇宙一百五十亿年的历史长河里,人类自持伟大辉煌的文明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环,但人类以孤注一掷的勇气谱写而成的墓志铭,终会在宇宙未来亿万年的历程中凝结成孤独、渺小但却无法忽视的一点荧光。
敬我们这些自始平凡、至终不屈的人类。
读《三体》有感-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记得这是初一的时候第一次接触《论语》,而现在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些竟然是从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妹妹口中讲出,一边背诵一边抱怨古人写字总喜欢写“错别字”,同样的字体,竟有多种读音,我不禁为这种…
当一个人仰望星空时,会看到什么?当一个人置身闹市时,会听到什么?当一个人回首过往时,会想到到什么?我寻找并倾听,发现并思考……——题记盛夏,如血残阳壮丽地泼洒在遥遥天际,浸染了一片深红的向日葵,生命与艺术极致的美。他只能用粗糙的线条勾勒出寂…
读了《疯娘》这篇文章后,我热泪盈眶,感受颇深……这篇文章写了疯娘对她的儿子小树的爱,还写出了疯娘这一辈子命运的悲惨,直到最后为了给儿子摘几个甜桃,失足跌死在了山谷里。她,是一个四处流浪的疯子,整日蓬头垢面;她,又是一个母亲,一个深爱自己儿子…
这本书中的故事很幽默,也很温馨。它的作者是郁雨君,辫子姐姐主题公园第二区5号,主题是“秘密”。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秘密像猫咪的小爪子,把它放在心里越久,它就越要挠你,痒痒得你受不了……”所以,有秘密就要说出来,不要把秘密闷在心里哦!…
雷锋,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吧?他是个做好事的代表,在他的一生中,可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想学雷锋。没错,《今天我是升旗手》的主人公肖晓也很想学雷锋,他的确也这么去做了。在肖晓上二年级的时候,因为想加入少先队,所以他便拼了命的想见…
几天前,我读了《詹天佑》这篇文章,颇有感受。《詹天佑》这篇文章先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从三方面具体描写: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背景,修筑的全过程——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以及修筑京张铁路的历史意义和人们对詹…
寒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一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写读后感。本文讲诉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叫帝皮·德格雷的小女孩从小出生在野外,10岁回国时写下了她喜欢与大自然的豹子,狒狒,狮子,鸵鸟等各种非洲朋友交朋友的每个故事,他非常热爱大自然,对动物有着深厚…
《爷爷的老房子》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爷爷带着他的小孙子南南重新回到童年时生活的弄堂。读完之后,唇齿留香,念念不忘。爷爷和我(南南)静静地看着那长长的、熟悉的弄堂里有着结构别致的、形状相同的经典建筑,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在这里每家每户的庭院中都种…
今天,我读了英国著名的作家狄更斯的名著《雾都孤儿》。作品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弃婴奥利佛在孤儿院艰难成长到9岁,被送到棺材店当学徒。饥饿、贫困和侮辱,迫使奥利佛逃到伦敦,误入贼窝,被迫当了扒手,历尽无数辛酸,最后…
假期中读了张俊的《民族新魂鲁迅》,我被童年时的先生为梦想所做的努力而感动,他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感到无比的敬佩。鲁迅先生生于书香世家。幼时的他就以坚强,有忍耐力而与众不同。先生两岁种痘时,抿着嘴,咬着牙,不哭不闹。尝酸、甜、苦、辣、咸五味…
读《哈姆雷特》有感_中学生读后感700字以前,常听人说《哈姆雷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我没有亲见,自然也无从说起。如今,我读了一遍,心中颇有一番感慨。伴随着淡淡的悲伤,哈姆雷特本性之善、意志之坚、复仇的愿望之切等特点,无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
披荆斩棘劈波浪 敢叫人间日月新-读《为什么是中国》有感1500字
《为什么是中国》是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金一南所编著的社科类书籍。《为什么是中国》一书共八章一百七十九千字。全书以宏观视角,系统展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科学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