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阅的是曾经的故事,读的是今日的世界,我小小的梦从这不大的书屋出发。
文字的起源来自于世界,文字的出现让人类与动植物分道扬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不用周游四海,也不用翻越地球,从一本墨香十足的好书中,便可仰望九州之文化,领略世界之博大。
白色桦木书桌套,蓝色的百叶窗帘,没有一壶名茗,也没有紫檀木椅,这就是我的书屋,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房间,但它却是我精神的粮仓,梦想的起点。
我与书的缘分早于牙牙学语,总听妈妈说,我小时候经常在姥爷、爸爸的读书声里入眠,这是我与书最好的缘分。再大一点,妈妈每晚的晚安故事是必不可少的,那时的我沉浸在美妙的童话故事中,很是惬意,小红帽,丑小鸭,匹偌曹……。陪我走过了童年。在它们的引导下,我的好奇心像滚落在地的珍珠般肆意蹦溅,对于美好未来,我充满了无限遐想。
童稚的我带着对世界的好奇,翻开了一本本巨著,想要饱览书中无与伦比的世界,从字里行间寻找先辈带给后人的真切忠告。漫步聚义堂,目睹牌额变成忠义堂,为梁山好汉的结局而叹息;坐在祥子的车上,望着一个朴实善良的青年沦为行尸走肉的躯壳,替他深感婉惜。我见证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真挚的爱情,也穿梭于北平民国时期感受那黎明前的黑暗。感谢前贤,在我心里挖出了一眼清泉,清凉了我的心,让心中的小白杨慢慢萌发,步入正轨。
喜欢阅读,更喜欢沉淀于文中的历史,于是我向晦涩的文言文发起挑战,与它开始打一场硬仗,寻找历史的源头。从始皇帝创立国家,开启了近四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痛心于北方游牧民族侵犯中原的场面;见证了大唐、大宋的繁荣和各民族的兴衰;也经历了硝烟四起的鸦片战争。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而历史也不可能被忘却。
世间大多的疑惑和不解,只要翻开书籍,总会找到答案,读书伴我成长。
读书伴我成长-励志作文650字相关内容
这两年每当我心烦意乱的时候,我会翻开这本书,然后开始家里一顿收拾。这次是恰逢春节,家里需要打扫、收拾一些旧东西,我便再次打开这本书,让它给我壮壮胆,理直气壮地扔一些家里平常用不着又舍不得扔的物品。曾经的我认为“多就是好”,大学毕业后工作、买…
28年能改变什么?28年后的我肯定已经结了婚,有了孩子。可有这样一个人,却用28年时间在一座孤岛上开辟了一个新世界。这人便是《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这个暑假,我花了一天时间就一口气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它是一部历险小说,由“英国…
北平、战乱、压迫、人力车夫、祥子,还有命运、抗争、梦想和泡沫,读完《骆驼祥子》后这些场景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所有的词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坎坷又充满京味儿的故事,让我读后心久久不能平静。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从农村来城市打工的祥子的故事,祥子是一…
《雾都孤儿》中的主人公奥立弗本是上流社会一个有钱人家的私生子,他母亲生下他之后就去世了。他成了济贫院里的一个孤儿,他在那里备受欺凌,连肚子都吃不饱。后来被送进一家棺材店当学徒,因忍受不了虐待和欺辱,只身逃到了伦敦。他一进城便身陷贼窟,被警察…
《城南旧事》讲述了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回忆童年时期住在老北京的一些事件,从而表达对那段时间的怀念的回忆录!全文以主人公年幼的英子的眼光,看遍世间百态,冷暖自知!在故事中,各种各样的人充斥着英子的童年,丰富着它。书中通过了英子,一个小孩的视角看…
岁月的花需要追求中的挫折以磨炼、更需要挫折中的坚持。《我与地坛》这本书所作者史铁生,他的一生就是起伏的群山,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双腿瘫痪跌入低谷。而又在母亲的谆谆的开导下,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走进了文学的殿堂,达到了人生的巅峰。通过开始的“我与…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童话故事,书名叫《小巴掌童话》,看到这本书时,我就被它的封面所吸引了,黄色的书皮上画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刚一拿到书,我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读完这本书,我发现每篇故事都很精彩,比如《被锯成两半儿的月亮》、《小青蛙和绿色的伞…
夏日的傍晚,我坐在书桌前,窗外小区花园里几个孩子在无忧无虑的奔跑着,不禁想起刚刚读完的《童年》,主人公阿廖沙如果也像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欢乐与自由的童年,而不是受尽外祖父的虐待,他的生活会不会有一种别样的滋味。《童年》是一本令人受益匪浅的好…
《名人传》是一本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及《托尔斯泰传》三篇名人传记组成的书。罗曼.罗兰说:“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不知为何,我觉得这句话蕴含着很深刻的哲理,也许它传达的意思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吧。对…
“火车逐渐加速,把乌日带走了,把小站丢进碧绿的树林,路上还有熟悉的人和事在等着他。”合上《桦皮船》这本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神秘的老林子,流淌的呼玛河,可爱的小狍子,都令人无比向往。这本书讲述的是小男孩乌日,他的爷爷托布背着亲手制作的、…
自古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见,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并且终身受益。读完《闪闪的红星》,我被主人公潘冬子不畏艰险、顽强斗争的精神深深感动了。1931年,工农红军解放了柳溪,7岁的潘冬子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父亲潘行义在手术…
“零碳中国,咦,为什么叫零碳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慢慢地走进了这本书……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刚满十岁的男孩——阿和。在书的开端,我清楚的记得有这样一段话:“天空雾蒙蒙的,笼罩着一层说不清是雾还是霾的灰色滤镜,让阿和视线里的所有高楼大厦都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