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_随笔4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9:00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立德。读书的意义,或许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吧。我读书的意义是希望我能在那一个个字,一段段话,一篇篇文章中得到学问,增长自己的见识,让我拥有开阔的心胸,让我虚心的接受,让我不再急躁,让我涵养性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爱好吧?我并不觉得这些爱好里面有粗鄙高贵之分。我的爱好就非常的简单,就只是看书。

我喜欢看书并且把它当作爱好,是因为我觉得我在书本里获得的知识,可以让我成长,可以让我更加的成熟。历史上有很多人都喜欢看书。郁达夫侨居日本期间每月平均读书20部,易卜生小时候当童工,白天干活晚上也读书,伟大的一代领袖毛泽东也博览群书,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明智,有幸我也能成为他们其中一员,也爱读书。

很幸运能在这个智能的时代,只要有了一部手机,我就可以通过手机寻找到各个名家著作并进行阅读,希望我能在这座书山里面爬得越高,望的越远。

读书_随笔400字相关内容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感悟800字

成长路上,我们读过了许许多多的书,有的令我们赞叹不已;有的给我们无数启迪;有的让我们感慨万分……读完英国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我不由自主地连连感叹,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作者以熟练的叙事技巧,把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极其生动。让我在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读书感悟800字

在漫长的暑假里,我读了一本课外书,里面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叫《绿山墙的安妮》,故事里有一个小主人公名叫安妮,她十分活泼可爱,也非常热爱生活,安妮的笑脸像一束束温暖的阳光照进我的心里,安妮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性格让我难以忘怀。安妮的父母死了…

《克拉拉与太阳》-读书心得800字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觉得它很像童话。简单直白的叙述,略带天真的视角,让这本小说拥有童话般的质感,读到一半时,才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小说深刻的内核已经在我们面前缓缓出现——像是在半阴半晴的天空下走着,忽然抬头看到了璀璨的、耀眼的太阳。英国作家…

《水浒传》读后感-读书感悟700字

我读完了《水浒传》,明白了做人要有一颗孝顺的心。在《水浒传》中,有一位人物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他的名字就叫黑旋风李逵。李逵投奔了梁山,在山上想起了他自己的***亲,于是想把***亲也接上山来过好日子。不料,在接母亲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冒充他的强…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读书感悟700字

因我上学期考试成绩优异,妈妈给我买了一套《哈利·波特》。这套书让我爱不释手,我已经读了两遍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这本书中,大难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父母双亡,他居住在他姨父家里,但是姨父一家对他很不好,…

钢铁是怎样炼成-读书启示800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塑造了一个伟大的英雄——保尔·柯察金,他惊人的毅力和平凡的一生,激烈着我的成长。保尔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次又一次奔赴前线,即使在他双目失明,全省瘫痪的情况下,依旧坚…

红楼梦-读书启示800字

我在暑假读了《红楼梦》这本名著。《红楼梦》原来叫《石头记》,为什么叫《石头记》呢?传说女娲从东海边采来五色石头,炼石补天。最后,还剩一块,让一个真人做成了神瑛侍者,在太虚幻里还有一棵绛珠草,神瑛侍者常常给它浇水。这棵草才活下来修炼了很多年成…

小布头奇遇记-读书感悟700字

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好书——《小布头奇遇记》,这本书非常有教育意义。作者孙幼军爷爷是中国首位安徒生奖提名者,他用童话故事的表现手法把布娃娃“小布头”的神奇历险经历呈现在读者面前。“小布头”是幼儿园“小老师”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来,送给小朋友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书感悟800字

又是一个快乐的暑假,我该如何度过呢?老师说,多读一些好的书籍,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锻炼我们的文笔。我在书架上看了看,《汤姆叔叔的小屋》映入我的眼帘,我拿下书认真的看起来,我花了五天时间,终于看完了。我看过后心潮起伏,被汤姆叔叔的品格感动了,他…

中国古代神话-读书感悟700字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很多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古代神话》。在这本书中,有许多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美丽善良的女娲,忠诚英勇地刊天,舍己为民的神农氏……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立志要填平东海的精卫了。精卫本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女娃在去东海…

我要做好孩子读书心得-读后感800字

假期里,妈妈为了不让我懈怠,买了一堆书籍,并告诉我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无奈,我知道就算反抗,也一定是徒劳的。于是,我浏览了一下书名。其中一本《我要做好孩子》深深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六年级的学生——金玲。她活…

《围城》-读书感悟700字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不大厚,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这本书中,钱钟书写的是1937年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钟书先生用一群人作为切入点来揭露当时社会的弊端,提醒了一个时代的没落,也冲击着人们“心中的围城”。初读《围城》是在初二。当时在语文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