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成功、经典的长篇小说的著成,考验的不仅是时间,还有作者的文笔,而读者对于它的评价更是决定了这部长篇小说是否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著作。好的长篇小说不常有,更不必说那能使读者流连忘返,大为赞赏的了,但至少钱锺书先生的这本《围城》却看得我十分投入。
《围城》这本书的书名倒是十分有趣,这不仅让人深思,钱锺书先生一开头就作的“围城”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我想不急,也许看完这本书及了解一下作者著此书的处境大家就会明白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好懂,讲述的是留学生方鸿渐回国后所经历的事,全书围绕他所展现的一个作者笔下的社会,现状情况无疑是真实的,作者毫不留情地揭下了那个时代的遮羞布。对于小说主人公方鸿渐,我在他身上看到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影子,我是对这个主人公又同情又恨:一方面觉着他能力低下,不受人待见,结婚后处处看妻子的脸,没有活出大丈夫的洒脱与自由,甚是可怜;一方面觉得这些都是他自找的,若留学时发愤用功,学位文凭不找人作假,那他回国后的生活可远比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好多了,也不至于遭人排挤,工作前途茫茫。可见,钱锺书先生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
小说中出场的女性角色都尤为重要,每一位的出场都在直接亦间接改变或影响了方鸿渐的命运。在刚出场的鲍小姐、苏小姐、“我你他”小姐、后来的唐小姐、孙小姐、汪夫人等众多女性人物中,我最喜爱的就是唐小姐了。我仔细地阅读了书中关于每位女性角色的描述,发现除唐小姐外她们无不都沾些世俗女子的性情:嫉妒、嘲笑、虚伪,这都是要不得的。倒不说唐小姐如“天仙”般完美,只是觉着她并无她们那样令我觉着虚荣与假面。
小说中有许多对伴侣,但我看到最后却发现,真正在一起的大多都并不是真心相爱的,如鲍小姐与她的未婚夫李医生,苏小姐与诗人曹元朗,孙小姐和主人公方鸿渐等。但如果并不是情投意合,那两人又怎会结为夫妻,愿厮守一生呢?我想这个问题十分普遍,在我们的身边都有所体现,而答案也好像呼之欲出人们都明白,我们都不大可能与自己真心相爱的人在一起,因为那需要承担太多的责任,面对太多的困难了,别不到最后,人离开了,自己也被这些压力击垮,所以能与不错的人一起生活,就应是好的结局了,即使你对对方的爱只有那么一点。而且人都是很现实的,很少有人愿陪你一生一贫如洗。当然,这样不称人心意的婚姻,注定会伴随着些吵嘴与动粗的,这时的处境就如一个被围得密不透风的城,你身陷其中,却又无能为。小说中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就是这样,方鸿渐没能得到他爱的唐小姐,最终因脸面虚荣和不中意的孙小姐在一起了。
小说《围城》中的人物都是被作者“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我们看到的是个个不全的人在嘲讽他人,用那粗糙的做工来补全自己身上的漏洞。结尾处“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时间可以重新开始,但是书中人的命运却早已注定。“那只老钟”就像是读到最后的我们,对《围城》这部小说中人物的评价,这才是最合适的吧。
这就是我所读到的一部成功、经典的长篇小说,钱锺书先生用他洞察的目光以及过人的文笔,向我们展现了他所观察到的人:竟是如此,倒也如此。
读《围城》有感-记叙文1100字相关内容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题记屋后白塔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伴着轻柔的晚风,一阵悠扬的歌声从村庄深处传来,老人不语,只是缓缓撑着小舟荡漾在微波浩渺的湖面上。坐在船尾的姑娘向湖中望了望,用手轻抚水面,激起道道波纹。在小说《…
我又翻开那本已经泛旧的书籍,偶然间发现我在里面夹了一朵紫色的小野花,时间让它干枯,但厚重的书页却留住了它的颜色。整本书的序就叫做“你来看此花时”,龙应台说:“每个人,来到`花`前,都看见不一样的东西,都得到不一样的`明白`”,她称这本书为“…
路为纸,地成册;行为笔,心当墨。——题记乘一只纸舟,踏一路荒芜,把历史的尘埃变换出沧桑的色泽,走走停停,品味苦涩,俯首取一勺秋水,自万代浮生多少悲秋,酿成一盅文化醇香,来一场精神的修行。暑假里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感受颇多。一字一字,是…
每到暑假我都会遇到一个难题——有关暑假读一本好书。从古至今,人们所篆书籍众多,其中不乏让人惊叹的好书用情深都难以全部浏览,更谬论挑出一本最好的书来读然后写出读后感了,就当我面对一排排中外名著犹豫不决,焦虑地来回踱步时我的目光停在《雾都孤儿这…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合上书,闭上眼,仿佛我也来到了二三十年代的北京,来到了小英子天真烂漫的童年。作者以英子的视角,用她天真纯洁的心灵去诠释人世的悲欢离合,又告诉我们世俗下仍有一些美好的角落,不曾离去。惠安馆——“走吧!妞儿…
这世界很大,大到汪洋大海、崇山峻岭全都囊括在内;这世界也很小,小到细雨如丝、粒粒沙石也存在这世界中。我们常常都喜欢遨游于海洋之中,攀爬于高山之间,习惯于这些不太平凡的事物,但早已忘却,这些不平凡的事物皆是由雨水沙石这些微小、平凡的事物构成的…
人生下来,是为了展开双翼,而不是为了抱住锁链。——题记翻开那鲜红的封面,“红岩”二字在我眼前闪过,我的心里一下子百感交集。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又一个身影,最后定格在那身着蓝色旗袍的江竹筠身上,心中的思绪最终全部倾注在笔尖之上。江姐是一位对党忠贞…
阅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1000字
家中书架的最高层,有一本泛黄的书,却散发着耀眼的红色光芒,这本书便是《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向全世界客观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写照。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在苏区的一点一…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题记不知不觉,手中的《红星照耀中国》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轻轻合上书,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脑海中浮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与奋斗史;耳边回荡着的…
这个暑假,我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此书以他1936年在苏区“旅行”四个月所记录的第一手资料为主要内容,故被称为“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刚一打开书,我就陷了进去。最让我震撼的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
在公园长椅读完余华先生的《活着》,合上的时候有一片落叶悲戚的落在书上,心中一颤,如果人类的命运是苦难,终点是死亡,我们该如何活着?余华把所有苦难放大到极致在富贵身上,父亲死在粪坑,母亲因为他被抓去做大兵而耽误了治病,儿子被人抽血致死,女儿死…
一段红极一时的风光,犹如半空中的楼阁,终究是梦一场。盛极一时的贾府,最终也逃不过灭亡的命运,这一切都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红楼梦》是一部含笑的悲剧。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更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腐败与堕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