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书。它让我感受深刻,受益很多。
宋振中这个名字也许同学们不太熟悉,但小萝卜头大家一定很熟悉。小萝卜头很小就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吃着和大人一样发霉发臭的牢饭,穿的是妈妈改小的破旧囚衣。长期的牢房生活使小萝卜渐渐长成了细胳膊细腿,皮包着骨头,小小的身子顶了个大大的脑袋,所以难友们给他取了名字叫“小萝卜头”。
就在那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小萝卜头还能认真学习。他没有纸,没有笔,就把树枝当笔,地面当纸,学习写字。因为年龄小,能自由走动,他成为狱中党组织的小交通员。小萝卜头一直渴望自由,渴望上学,可他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就被凶残的敌人被杀害了。临死时,手里还紧紧握着半截铅笔。
读到这里,我眼泪哗啦哗啦地流了下来。与小萝卜头相比,我们简直幸福太多了,每天吃着可口的饭菜,穿着自己想穿的衣服。到了上学的年龄,可以快快乐乐地去上学,拥有自己喜欢的文具和笔,还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学习更多的知识。可我们的学习态度呢,却没有小萝卜头好。每每想起小萝卜头无论是在闷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他都趴在牢房的地上学习,我就感到万分惭愧。
亲爱的小萝卜头弟弟,读完了你的故事,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记叙文500字相关内容
轻轻翻开《美丽中国,绿色未来》,我惊叹不已。泱泱古国、悠悠华夏竟是如此美丽与发达。比如我的家乡——高邮,近几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变成一座美丽而又繁华的邮驿之都。我记得刚到高邮,屈指可数的街道,脏乱差的环境,只要刮…
开学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与老师一起领略了气势磅礴的长江、景象独特的烟台的海、变化多端的双龙洞……其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初读课文,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感触,但随着课文讲解的深入,我开始喜欢上了这篇课文。文中的伯诺德夫人能在德军…
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是一些脚踏实地的人稳稳地走在前方,而那些投机取巧的人,终有一日会遭受命运的责罚。我阅读《智慧背囊》就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在脚下多垫些石头》,它再次验证了这个道理。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乡村里教学,他很是不服,总想跳…
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本书,叫《手推车大作战》,它是美国著名儿童文学家简。梅里尔写的,书中的精彩故事,让我爱不释手。故事发生在2026年的纽约,拥有世界最多的卡车,三十万辆卡车在街上霸道,堵塞交通,人们敢怒而不敢言,一天,卡车司机马克故意撞翻…
《寄小读者》是我最喜欢读的一本书,它就像一位最私密的知心朋友,时刻陪伴在我身边;又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给我讲做人的道理、讲有趣的故事、教我写作的技巧。其中,《说几句爱海的孩子的话》这篇文章最让我百看不厌、思绪万千,也是最受益匪浅的了。冰…
讲的是姐姐和弟弟攒了一个月的零花钱,计划母亲节买一束康乃馨和一盒巧克力送给妈妈,可惜却把攒的钱弄丢了。希望落空后,他们去附近的花店打临时工,帮店主在节日里送花。姐弟俩骑着自行车出发,每送到一家主顾,他们都说明自己多么想给妈妈送一束康乃馨,可…
宋仁宗在位期间,奸臣高俅等人当道,用花言巧语欺骗皇上,逼得林冲宋江等人不得不上梁山,虽然落草,但他们仍然替天行道,劫富济贫。。。这是《水浒传》中起义的基础,起义后林冲李逵等猛将一路打下了许多城池,一些心怀善念的将军也来投奔梁山泊,渐渐地聚集…
萧红,民国时期女作家,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经历。这位女作家笔下的《呼兰河传》,使我感触很深。这是一本书,一本不普通的书,它的韵律似一首歌,跌宕起伏,连绵不绝。开始时,它给人以愉快的感受,但,越来越久,你就会发现它是一串凄婉的歌谣。我们先从萧红的…
我读了《学会看病》之后,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不禁思绪万分。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位母亲在儿子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学会了看病。或许文中的母亲,在很多人眼中,她是残酷的,可这位母亲看似残酷的行为,却是为了让孩子学会独自面对生活。这不是真正的爱…
读《水调歌头》有感_古诗读后感500字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起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读了《边城》,不知是喜还是悲。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若加个结尾,又似乎是狗尾续貂,毫无意义。人生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俨然成了悲剧,这大概是带了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翠翠一出生便是悲剧,她是畸形恋情的产物。不久,翠翠的父母便相继死去,这成了翠翠人…
早在几年前,妈妈就买了《弟子规》给我看,当时的我年幼无知,不懂其中的道理,只觉得漫画书很好看,漫无目的地随手翻看了几下。现如今,老师领我们深入走进了《弟子规》,学校发了《弟子规》读本,我已经被她深深迷住了,也终于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