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书。它让我感受深刻,受益很多。
宋振中这个名字也许同学们不太熟悉,但小萝卜头大家一定很熟悉。小萝卜头很小就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吃着和大人一样发霉发臭的牢饭,穿的是妈妈改小的破旧囚衣。长期的牢房生活使小萝卜渐渐长成了细胳膊细腿,皮包着骨头,小小的身子顶了个大大的脑袋,所以难友们给他取了名字叫“小萝卜头”。
就在那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小萝卜头还能认真学习。他没有纸,没有笔,就把树枝当笔,地面当纸,学习写字。因为年龄小,能自由走动,他成为狱中党组织的小交通员。小萝卜头一直渴望自由,渴望上学,可他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就被凶残的敌人被杀害了。临死时,手里还紧紧握着半截铅笔。
读到这里,我眼泪哗啦哗啦地流了下来。与小萝卜头相比,我们简直幸福太多了,每天吃着可口的饭菜,穿着自己想穿的衣服。到了上学的年龄,可以快快乐乐地去上学,拥有自己喜欢的文具和笔,还可以交到很多好朋友,学习更多的知识。可我们的学习态度呢,却没有小萝卜头好。每每想起小萝卜头无论是在闷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他都趴在牢房的地上学习,我就感到万分惭愧。
亲爱的小萝卜头弟弟,读完了你的故事,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读《我的弟弟小萝卜头》有感-记叙文500字相关内容
这个暑假学校发给我们很多课外书,我最喜欢的一本是《中国神话故事》,里面讲述了很多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每一篇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他们有的聪明,有的勇敢,还有的很善良,其中我最喜欢沉香的《劈山救母》。故事讲述了一对神仙兄妹,哥哥是二郎神,妹…
《放学后》是东野圭吾的成名作,故事是发生在一所女子高中,书中的主人公叫做前岛,是一个对教学没有兴趣的老师,因为有射箭特长,担任了学校射箭社团的指导老师,很受女生欢迎。日子一如既往的平静,这一天早上,和往常一样,前岛在站台候车,突然身后一个陌…
坐在靠窗的椅子上,温暖的阳光洒下,照射在手中的那本《朝花夕拾》上。《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十篇文章中,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而兼有叙事。鲁迅先生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
“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唯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题记习惯了寓言、小说等著作的通俗易懂,直到读了《朝花夕拾》,才真正品出散文中字里行间的韵味。我读出了他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跟随鲁迅先生…
一本好书就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我们在黑暗中前行;一本好书就像是太阳,温暖着我们的心灵;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指南针,能够引领我们走向美好的成长之路。暑假里,我读的《青鸟》就让我懂得了幸福的真谛。主人公是迪迪和麦迪,他们是一对兄妹,在平安夜,发生…
暑假如约而至,第二天,我就收到父亲送给我的假期礼物一一《傅雷家书》。翻开飘满墨香的书页,我那颗原本躁动的心,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傅雪家书》收录了傅雷夫妇与留学儿子傅聪的往来书信,其中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流露出人世间亲情的温馨:父母对儿子的关…
今年暑假我读了陈楸帆先生的新作———《零碳中国》,这是一部为我们少年儿童写的科普读物。陈楸帆先生采用“科普+科幻”的创作手法,勾勒了我们向零碳社会转型的全景图,科普和低碳技术、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及新材料等相关的科学知识,展现当代中国科研工作…
在读这本书时,有许多的人物出现,有机敏果断的艾琳、有到过中国的威尔逊、有在警察局工作的琼斯警探、有时出鬼没的约翰·克莱、身材高挑的玛丽小姐、非常腼腆的霍斯默、有神探福尔摩斯、还有行医的华生……在这本书里也有很多的知识。大写的‘G’带着小写的…
4月11日上午,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方家坝烈士陵园。从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使我再一次感受了烈士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一早,全年级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坐着车,举着少先队队旗,来到方家坝烈士陵园,师生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下,向刘慧馨,何功伟烈…
大家了解《本草纲目》吗?《本草纲目》是一部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
为什么学校要举办科技节呢?因为科技节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让每一个学生去自己动手发明、用卡纸做立体图形、动手画科幻画、在电脑上画科幻画、去校外实践活动,还有玩魔方。每一个人做的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付出了就会有回报,虽然有时得不到…
“暑期读一本好书”不仅是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2020年的暑假终于到来了,我迫不及待地拉着老爸,冒着酷暑来到了新华书店,掏出我早就写好了的书单,买下了几本心仪已久的图书。《昆虫记》《升旗日》《史记故事》《疯狂的人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