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期间,我阅读了许多书籍,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吴承恩的《西游记》。这书本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其文学地位不言而喻。
《西游记》里的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紧张刺激。例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老实忠厚的沙僧……这本书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情节,例如“猪八戒娶媳妇”,“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大战红孩儿”。
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孙悟空,它神通广大,对师父忠心耿耿。“任师父虐我千百遍,我待师父如初恋,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中就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在这个故事中,师徒四人经过一个荒山,到了晌午,唐僧让悟空去摘些野果。孙悟空临走前绕着师父划了个圈,念完咒语就去摘野果了。这时白骨精嗅到了人类的味道,于是变成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她左手挎个篮子,右手提着个绿瓶,向师徒三人走去。众人经不住诱惑,正欲走出悟空上了咒语的圈子,悟空赶了回来,火眼金睛认出了妖怪,于是一棒子打死了妖怪变幻的姑娘。可唐僧毕竟肉眼凡胎,误会了孙悟空,气的要赶它走,在悟空的道歉下,唐僧才原谅了悟空。
第二次,白骨精故技重施,这次是变成了一个年满八旬,手杵一根弯头拐杖的老妇人,出门寻找未回家的女儿,一步一哭的走了过来。众人都被迷惑住了,只有孙悟空看了出来老妇是妖怪变化出来的。只见悟空举棒抬头就打。妖怪唤出元神。唐僧痛彻心扉,认为悟空孽性不改,随意杀生,一心要赶它走,悟空跪地认错,最后在众人的求情下,唐僧勉强同意悟空一起上路。
第三次,妖怪变成了老公公,悟空一眼识出了破绽,但唐僧看不出来,悟空掏出金箍棒,欲挥向老头。唐僧见状,赶紧闭眼,默念紧箍咒。悟空头痛欲裂,翻身打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老头漏出阴险狡诈的笑容,
悟空还是在最后关头,忍着头痛,咬紧牙,挥棒打死了白骨精。这次唐僧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心要把孙悟空赶走。悟空痛心疾首,奈何也没有办法,跪别了师父。本以为唐僧和悟空的师徒情到此结束,
后来唐僧被黄袍怪抓去后,猪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搭救,悟空听到师父有难,心中一阵疼痛,不计前嫌,日夜赶程回来救了师父,可见它的神通广大和对师父的忠心耿耿。
最后,师徒四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了真经,修得正果。
我由里面的人物想到了很多现实中的人,由孙悟空我想到了正义的军人,我们这些人民,就是一个个小唐僧,是他们的保护对象。他们高瞻远瞩,时刻以我们的安危为己任,保卫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护送我们,给我们带来平安喜乐。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所有革命先驱的英勇牺牲。每当升国旗时,耳边响起熟悉的旋律,看着眼前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我的脑海里总会浮出那些前辈们在浴血奋战,誓死保卫我们的人民和家园!献血染红了五星红旗!
我们生在和平的年代,但是历史不能被遗忘,耻辱不能被抹去,吾辈定当自强,化作英勇的战士,保卫我们的家园和千千万万的人民!
读《西游记》有感-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爷爷的老房子》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爷爷带着他的小孙子南南重新回到童年时生活的弄堂。读完之后,唇齿留香,念念不忘。爷爷和我(南南)静静地看着那长长的、熟悉的弄堂里有着结构别致的、形状相同的经典建筑,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在这里每家每户的庭院中都种…
今天,我读了英国著名的作家狄更斯的名著《雾都孤儿》。作品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弃婴奥利佛在孤儿院艰难成长到9岁,被送到棺材店当学徒。饥饿、贫困和侮辱,迫使奥利佛逃到伦敦,误入贼窝,被迫当了扒手,历尽无数辛酸,最后…
假期中读了张俊的《民族新魂鲁迅》,我被童年时的先生为梦想所做的努力而感动,他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我感到无比的敬佩。鲁迅先生生于书香世家。幼时的他就以坚强,有忍耐力而与众不同。先生两岁种痘时,抿着嘴,咬着牙,不哭不闹。尝酸、甜、苦、辣、咸五味…
读《哈姆雷特》有感_中学生读后感700字以前,常听人说《哈姆雷特》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我没有亲见,自然也无从说起。如今,我读了一遍,心中颇有一番感慨。伴随着淡淡的悲伤,哈姆雷特本性之善、意志之坚、复仇的愿望之切等特点,无不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
披荆斩棘劈波浪 敢叫人间日月新-读《为什么是中国》有感1500字
《为什么是中国》是由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少将金一南所编著的社科类书籍。《为什么是中国》一书共八章一百七十九千字。全书以宏观视角,系统展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科学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
岳飞是宋朝的一位大将,他文韬武略,在爱华山和青龙山战役中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八百士兵打败了一万金兵。在校场,岳飞的文章明显比小梁王的好,只是因为考前,小梁王给了考官之一的张邦昌三锭金子,所以张邦昌等人就贬低岳飞。岳飞是忠义的化身,不仅是…
面对敌人的屠刀,他们没有屈服;面对威逼利诱,他们守口如瓶;面对一次次搜捕,他们从容不迫。读完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个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一段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红岩》是一部讲…
余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个先锋作家的姿态进入中国文坛,后来却转向书写人道、温情。进入九十年代后,余华的小说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前期寻求语言张力与刺激、叙述风格的陌生化转向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余华…
深夜重盖书页后,心中五味杂陈,不知何滋味。这已是我第二次再读《人生》,竟是又一次的泪花朦胧,脑中百浪翻腾。巧珍,高加林,黄亚萍,张克南,高明楼……我企图利用路遥的心思,一个个在脑海中刻画他们各自的面容,却猛地发现他们已是活生生的人,清晰地站…
夏日午后,站在旧式的胡同中透过交错的电线杆,望着并不太蓝的天空,两旁的行人似乎是在穿梭,但却听不到糟杂的声音,就连呼吸的声音也不能感受到,我只是在享受这种静,心灵的静,真想投入于静中不再回来,这实在是一种享受。初读村上春树的作品被吸引,似乎…
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读完《三国演义》,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智谋破敌振军威,诸葛亮这份运筹帷幄…
记得老师曾经问过我们一个问题:“你认为对自己帮助最大的书是那一本。”对其他同学来说,可能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百年孤独》,可能是充满冒险精神的《老人与海》,但是要说协助最大的书非刘慈欣的《三体》莫属,这本书不只开阔了我的眼界,更使我认识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