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是心底的一轮明月,亦是心灵的归属和依托。随着时间的飞逝和年龄上的成熟,家似乎离我们愈来愈远。每个人的心底深处都会有一个最温和的地方,那里就是我们心中的故乡。
年幼时的季羡林住在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这里便是他心念的故乡。他的故乡里面没有山,年幼之时的季先生不知山为何物,未曾真正见过大山的他,体会不到苏轼所描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磅礴气势。季羡林先生在故乡的时间只有六年,此后的季先生一直身处他乡,在外漂泊。这六年对于漫长的人生这六年的时光实在是微不足道,但这六年的时光对季羡林先生来说是最珍贵的回忆和留念,而那个回不去的故乡促成了季羡林先生梦寐不忘的求索。
在离家后的四十年里,季羡林先生在济南十年、北京四年、济南一年,然后在欧洲漂泊了将近十一年,最后又重回北京。在外面的这四十年期间他走过了三十多个国家,即使如此季先生认为最遥远的路还是回家的路。季羡林借景抒情,通过月亮来寄托他对故乡的思念,这也便是对“月是故乡明”最真实的写照。在异乡的四十多年里,季先生也见过了许多地方的月亮,见过了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的月亮,平沙无垠的非洲沙漠的月亮,碧波万顷的大海上的月亮,屹立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的月亮。季羡林先生用“美妙绝伦”和“异常喜欢”来评价这些见过的月亮,但是在他的心里无论这些广阔世界里的大月亮有多么美妙,只要一看到它们,他就会立刻想到在他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的和倒映在水中的那个小月亮;无论外面的月亮多么明亮,都远远比不上他心爱的小月亮;无论离开故乡的距离有多么远、时间多么长,他的心一直忘不掉故乡和故乡的月亮;而家乡的苇坑、坑边的场院、古柳下的篝火与家门前的月亮也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里。垂暮之年时的季先生居住在朗润园的燕园胜地,那里茂林修竹,绿水环山还点缀着几座土山,季先生用“绝美”这样词来赞美燕园的风景,但无论外面的风光与山水多么的壮丽,季羡林的心里装着的永远都是故乡的小村庄。同他修养的老朋友来看望之时,看到这般风光之后,也会不禁感慨地说:“你既已经居住在了这么好的地方,为何还要回到庐山去呢!”每当看到这样的良辰美景,季羡林都会想念故乡苇坑里的那轮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也已经成为了季先生的常态。
少年期待远方,成年思念故乡。无论我们未来身在何处,无论离家多远,心里牵挂着的永远都是故乡和家人。季羡林在《月是故乡明》里的情景描写让我身临其境,孩童时的他每天都盼望着黄昏,躺在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在古柳下点篝火乐此不疲。季先生便是把对家乡的思念写到了极致。
月是故乡明。季先生忘不了故乡的月亮,我们也忘不了家乡的大山与荒漠,家乡的一草一木皆是如此。
读《月是故乡明》有感-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我从小到大读过很多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但是在我看来。这些对我都是暂时的,只有这本《骆驼寻宝记》对我的影响很大,这本书也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勇敢和坚强。在《骆驼寻宝记》中,骆驼带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因为它有着坚韧不拔的毅为力,百折不挠的精神。…
太阳正冉冉升起-读《神秘的基地——大科学装置》有感1200字
盼望中的暑期终于来临了。这个假期,我做了不少计划,有一项就是增加课外阅读量。按语文老师推荐,妈妈特意买了一些书,其中最能引起我兴趣的就是《神秘的基地——大科学装置》。这本书不算厚,但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知识面极其宽广,主要是向我们这些小读者…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小说,作者吴承恩以幽默风趣而又浪漫的笔调,以唐代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事件为蓝本,加以杜撰,成功的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写成里这部家喻户晓,被称为神…
那一年的夏天,乡村里充斥着阳光和知了声,而“我”遇到了福贵老人,听着他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福贵老人一个人坐在田埂上,他身边只有一头老牛,比起其他农民们总是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叽叽喳喳,他似乎就是孤独的化身。但令人意外的是,他总是面带微笑,平静而…
暑假里我拜了一位名师,曾国藩赞美他“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他的思想甚至东渡日本影响了明治维新诸志士成就历史伟业,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也不得不说:一生俯首拜阳明。他,就是——大明军神,心学的缔造者,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
传承爱国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读《小英雄雨来》有感1000字
今年暑假读书的时候,一本名叫《小英雄雨来》的小说,映入了我的眼帘。或许是因为从小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小英雄”三个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小英雄雨来》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管桦创作的中篇小说,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冀东一带、年仅…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印在白底黑字上的灵魂。而读书,更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读古代的书,可以传承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代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在茫茫书海中,触动我心灵最大的是这样一本书《夏洛的网》。它是一首生命、友谊、爱与忠诚的…
战争与和平好像无法交融,又好像一直交错在我们的生活。我们能说当今世界很和平吗?不,我们能说我们处于战争时境吗?不,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将我的思维又代入了西方国家的作为。是的,一谈到西方,我们很容易联想到贵族,那群进行着复杂但又高…
阡陌红尘,静守那些与你心心相印的时光。于似水流年中,在风里眺望温暖的阳光。而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是默契,不必言说,我懂,你也懂: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在静谧的时光中,翻开了《最深的水是泪水》一书。书中打动我的不止是…
一所小茶馆暗涌流动,不仅揭露旧社会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还是那个灰暗年代社会的缩影和写照。这便是老舍先生所写的《茶馆》。读完《茶馆》后我想起外公外婆闲时,带我去茶馆游玩的场景。印象中,茶馆里氛围热闹、茶香四溢、欢声笑语,人们应该是惬意的,是…
余光中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上海是张爱珍的,而北京是林海音的。我喜欢《城南旧事)》,是因为它那细腻、温馨的文字深深地吸引了我。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修辞,其简简单单的语言却道尽老北京的风貌与那个年代普通北京老百姓的生活。众所周知,小…
《孙子兵法》的魅力在于他是中华5000文明的结晶,他蕴涵了普遍的、朴素的、辨证的真理。在这里我们不能把其视为万古不易的真理,也不能把他捧上高高的神坛。但是,我们现在又必须把他捧上神坛,这不仅是因为数千年来《孙子兵法》和孙子在国人的心目中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