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一个先锋作家的姿态进入中国文坛,后来却转向书写人道、温情。进入九十年代后,余华的小说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前期寻求语言张力与刺激、叙述风格的陌生化转向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
余华前期代表作品诸如《十八岁出门远行》、《现实一种》,都是暴力美学的代表。这一时期余华的作品中充满血腥、暴力。为什么余华要通过如此犀利的笔墨向读者展示一幅幅鲜血淋漓的惨剧,一次次展现人性恶的那一面呢?其实我认为余华是借人性的残忍冷漠来展现人性的真善美,就像天空中的星星,夜空越黑,越能反衬出星星的璀璨。如早期作品《在细雨中呼喊》中做哥哥的孙光平对弟弟孙光林的关爱,冯玉青抚养儿子的坚强,孙广元与奶奶之间的患难情义,还有在《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中,“我”压根不认识那死去的朋友,但“我”还是履行着朋友之义,想着自己应该替他守灵,向其母亲尽孝,为他扫墓,这都是展现人性的善的那一面。如此也是做到了将暴力与善良完美的融合。除了暴力美学之外,余华的作品中的“灰色幽默”也令我印象深刻。通过荒诞的描写突出表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与环境的冲突,并把它们不断放大,带来喜剧效果的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时代的思考。在《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为了一个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卖血七次,如此用揶揄的方式描写苦难,无情地揭露现实的虚伪面具和丑陋伤疤不禁引发我们的深思。除此之外,反讽也是余华经常使用的创作手法之一。《活着》名为“活着”,却通篇充斥着死亡,借书中死亡对官僚主义、大跃进运动和文革等方面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诸如此类的手法在余华的作品中相互交织,最终为我们呈现出了令人惊心动魄的效果。
余华在《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中说:我意识到伟大作家的内心没有生死之隔,也没有美丑之分,一切事物都以平等的方式相处。这使得早期的余华作品中带给我们的更多是用极其冷静的方式来展演暴力、血腥和死亡。而后期的余华的作品描绘社会中的人性丑恶面逐渐隐退、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性中的温和面和人性深处的善良、坚韧,并且也更加关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让我们感触更加深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兄弟》中的宋凡平。当无尽的苦难袭来时,他选择以隐忍来默默承受这一切,苦中作乐,在逆境乃至绝境中不抛弃生的希望,对于亲人,他温情流露,以血与泪书写生命的顽强。
其实在仔细审视余华作品中,透过其冷酷与残忍的故事,贴近他那“冷到零度”的叙述,我们依然可以见到他在“真实”人生中所展示的能够穿越残忍与苦难,欲望与疯狂的生之意志与温情的人性之光。
读余华作品有感-记叙文1000字相关内容
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终于落下来了,洋洋洒洒,白依趴在窗台上看,窗户凝上了一圈雾气,不一会儿,外面便成了白茫茫的世界,屋顶上、树枝上、路上,到处都是雪白的精灵。“白依!白依!”后面有人叫她,老妈的声音。“诶?”她转过头去。老妈朝她伸出手“白依,…
大多数时候,我觉得,父母是一缕温阳,照耀着我们茁壮成长;父母是一瓢泉水,冲走我们一切的不愉快;父母是无遮拦天空下的隐蔽;是指引我们前进的路灯……但我有时也觉得,他们是自私的,因为讨厌的他们总是逼迫我们学习。又是周末,本想出门逛一逛,却总是会…
她是我的后桌。在周围的同学瞎谈闲事的时,她像灯塔一样,在浓厚的迷雾中照亮了我。在乱糟糟的教室里,她淡定地坐在座位上,完全不受那些无聊的八卦和舆论的影响,面无表情地写着作业。我注意到她了。那样冷静,像有一张无形的屏障隔开了那些干扰,她一向都是…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11月1日至5日我们学校举行了第十三届秋季运动会暨第二届校园跳绳争霸赛。在这次比赛中,我一共参加了六个比赛项目,其中五项夺冠,一项获得季军,这使我欣喜若狂。为何我的…
我是一个被乡野浸染的孩子,三岁时来到城市,觉得城市因高楼整齐的线条而冰冷。10年过去了,对城市的印象大有改观,许多细碎的美好就在城市的角落,就在身边。傍晚,散步在南塘河畔,吹着习习晚风,夜,微凉。伫立在桥上,望着夕阳一点点沉坠下去,晚霞染红…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有一个定位,有时是主角,而有时会是配角。我想要当一个配角,这不是因为我成为主角后太累了想体验配角的生活,而是配角的生活更符合我对自己方向的定位。就像初春的艳阳落不进秋日的霞光里,八月的烈日无法同腊梅畅谈一般,适宜的生活…
当我第七次读完《小王子》后,我才感到第一次真正地读懂了它,穿过这本书童话的外衣,接触到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真正的用意。小王子并不仅仅只是宇宙中b612星球的主人,一个小王子、一朵玫瑰的拥有者,他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天真纯净的…
“哈哈哈哈……”从我们教室里传来了不断的笑声,你脑袋里肯定会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哎呀,老师说今天和我们玩个游戏,听到这个消息,全班都欣喜若狂。俗话说得好:“爱玩之心不可无”嘛!我们玩的是什么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上课了,丫丫老师笑盈盈地走…
时光的流逝多么的快,快得直到我停下回头一看,才后知后觉:母亲也老了。还依稀记得儿时的母亲,她是个全职妈妈,日日陪伴我。而等到把我送进了幼儿园,她便两手一撒,不管了,去拥抱自己的世界。记忆中的她,带着小小的我出门逛街。拉着我的那只手,白白嫩嫩…
傍晚,我走进熟悉电影院,观看《中国医生》,这是一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时期,发生在中国武汉金银谭医院,中国医生是如何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奋不顾身的救助疫情患者的故事。电影院里很安静,周围坐满了暑假期间和我一样慢时光休闲的学生,都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来…
曼珠沙华,开在地狱的花,血红的花色是对死亡的致敬,高傲的身资从容赴死。我直立着,忍着敬一个礼的冲动,就这样站着,在那个镜头前致敬。最后一刻,她踏上军车,回首微笑。就是这样一个镜头,溢满曼珠沙华的高傲。也许她们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穿回学生装…
这是一份爱的叮嘱,虽然没有听她亲口说出,我却从纸上简单的一字一句,体会到了她对我浓浓的爱意。暑假,我来到宁波,因为姐姐在这里工作。她是一名卫生院工作的护士。来到这儿,我理所应当地和她同住在医院的员工宿舍里。有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姐姐对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