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花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寥廓烟云表,超然物外心。”唐高宗李治在登临大雁塔时挥毫而就了这篇诗作。位于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又是陕西西安的一座古迹,它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建筑,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批准,由唐代高僧玄奘主持修建。
公元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主持修建大雁塔。大雁塔的名字有这么一说——相传玄奘在起名时想起在天竺听到的一个故事:天竺的几个佛教信徒在奄奄一息时,看到天上大雁飞过,其中一只落到他们脚边,这些信徒们相信这是他们内心的虔诚打动了佛陀,佛陀化身为大雁前来拯救自己。得救的信徒们将大雁安葬,并让后人修塔纪念,这座塔,便是天竺最著名的礼佛高塔佛陀伽耶塔。于是,玄奘将这座塔取名为大雁塔。
大雁塔塔身也是按照佛陀伽耶塔建造的,它是印度的宗教建筑和中国的传统楼阁建筑结合后形成的一种典型塔代表。大雁塔修建最初为五层,后加盖为九层,再后来层数与高度数次变更,经过多次大整改,最终固定为现在所看到的七层塔身。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高64.5米,塔基底边长25米,占地2061平方米,呈纺锥形;塔刹高约4.87米。一二两层有9间,三四层有7间,五至八层有5间,每间四面都有券门。
大雁塔基座皆有石门,门楣门框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碑石,西龛是由右向左书写,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书法家诸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东龛是由左向右书写,唐高宗李治撰文、诸遂良书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人称“二圣三绝碑”。两碑规格形式相同,碑头为蟠螭元首,碑身两边线有明显收分,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两碑高约337.5厘米,碑面上宽约86厘米,下宽约100厘米。碑文高度赞扬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弘扬佛法的历史功绩和非凡精神。
大雁塔是长安唯一保存下来的大型佛教建筑,在西安仍是著名地标。它屹立数千年而不倒,顽强地向国内外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证明大唐时期这里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人们也依然能从这古朴而饱经风霜的塔中窥见盛唐的繁华。
繁华自从塔中现-记叙文800字相关内容
xx年10月04日星期二天气:晴祖国的历史悠久绵长,回望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65年前,中华儿女也曾有几多仇恨,几多屈辱,几多痛苦,比黄河还要曲折,比大海还要苦涩……那整箱整箱的鸦片,严重摧残着中华儿女,那圆明园中的…
每当花儿凋零,散落大地,这并不是最残忍的结尾,而是更美好的开始。——题记春天到了,春意笼罩在大地,和煦的春风轻抚着每一寸绿意,迸发出新生的希望。花儿开遍了大地,每一个地方都是勃勃生机。我在小区里悠哉地寻访春意,偶然瞥见楼道一旁的花。它在杂草…
我长大了,面对岁月的流逝。不知不觉中,爸爸和妈妈也老了。和爸爸说话时,我的头再也不向上仰了,而和妈妈说话时,头却需要向下俯一点。人人都会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现在的我能体谅父母吗?不知道父母起早贪黑为生计奔波的艰辛;不知道父母为儿女…
“各位同学,你们好,我就是你们今个学期的语文老师,我性陈。各位同学,我可是事先声明啊。我虽然长得黑,但我可不是黑包公,我也没他那样的神机妙算,我虽然黑,但是你们放心,我的心可不黑哦!不过,要是谁敢在老虎头上捉虱子,我就一定会将事情弄得水落石…
“这么早就睡觉干嘛呢?”我无奈地想着。外面的老钟刚刚才无力地敲了八下,我就被逼着上了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今天晚上雨婆婆来了,她哗啦啦下个不停,还叫来了雷弟弟助阵,他俩配合得天衣无缝。把我奶奶急得也够呛。关电视、催咱洗漱(怕待会儿停电就没…
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之夜。除夕之夜是辞旧迎新的时刻,人们要欢欢喜喜地送走狗年,迎接猪年的到来。这个除夕之夜我们是在奶奶家度过的。村子里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都张贴上了红底金字的大福春联,和喜气洋洋的对联,有的还高高挂上了大红灯笼;每家每户的门窗…
暑假中的一件事_暑假日记800字今年的暑假让我感到很失望,几乎没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惟独只有一件事让我值得回忆一下。一天晚上,我父母请了俞校长全家及小锋哥哥全家和路欣在一起吃饭。那天晚上,天气闷热,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整个天地就像一个大火炉…
初三日记800字篇一:消防夏令营今天我们要去参加“消防夏令营”我早早的准备出发了,在校门口集合,七点半出发,没过多久就到了目的地。我们下车来到大门口,场面很威风很壮观啊,穿着军装走进大门那感觉就是不一样。消防员叔叔带我们参观了这里。还带着我…
今天,爸爸出差了,而妈妈又生病了。所以,我就扛起了管家的重任。管家第一步,就是去买吃的材料。妈妈让我去买两块粉干,一些排骨,一些冬笋和一些冬菇,做排骨粉干。还让我买半只片皮鸭和一袋糖。嘿,东西还真不少!这么多东西,要记,还真有点难,我一路走…
一曲《红楼梦》,将人世间哀情道遍;一首《葬花吟》,把无尽落红悲声唱完。悲哉,叹千古幽情终虚化;泣哉,怜痴情儿女尽成灰,品读“红楼”,评点“红楼”,道不尽的“红楼”。一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写出了作者的辛苦与心…
每个父母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身处何方,他们的身上都会牵系着父母的心。书的作者傅雷用笔将这“父母心”书写在纸上,让爱化为家书,一封封寄向远方的儿子傅聪。傅雷于1945年1月18日晚写了寄给留洋的儿子傅聪的第一封信。整封信由月台上的离…
读过《懒惰的智慧》,文章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懒惰与智慧间微妙和谐的关系,这又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家长老师们的口头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么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思想有着什么关系呢?文章作者利用了多个论据向我们证明他的主观思想,这些事实一次又一次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