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往的作文,描写飞往的作文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9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5:11

“你可以爱一个人,并仍然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日日思念一个人,却仍为他消失在你的生活中而感到高兴。”塔拉•韦斯特弗在一次采访中曾说过。

在读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后,我想这个人指的不是具体某个一个人,而是她的原生家庭和曾经的摩门教信仰。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从书中了解塔拉的经历后,她的成功可谓是一个奇迹。

合上书后,我满心的震撼和感慨。固执的父亲,暴力的哥哥,两面三刀的姐姐……原生家庭的愚昧无知使得塔拉对世界一无所知。她的父亲不相信政府,认为学校和医院是魔鬼掌控的地方,导致家里的孩子无法接受教育,受伤时不能得到合适的治疗,一家九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在泰勒自学考上了大学,父亲口中所谓的“2000年危机”并没兑现后,塔拉逐渐开始质疑她曾经坚信不疑的事情,不断努力自学,成功考入大学。没有基础、价值观歪曲的她被视为怪胎,她不断对抗着已有的信仰,阻碍她前进的一切,最后取得在剑桥的学习资格。

告别过去的自己-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感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8:55

这是一本享誉美国的作品,这也是一本深受人们喜爱的新人处女作,这更是一本未来可能会成为经典教育标杆的不朽之作。我在它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女孩在教育的影响下尘封、告别、和解过去,以及拥抱新生活的坚毅。

作者,塔拉是一个17岁前未上过学的女孩,她的童年充斥着父亲极端的控制,家人不断妥协的欺骗,哥哥无端的暴力折磨,乃至所有人的封闭愚昧(塔拉的一家被摩门教徒无善的忠诚和对政府外界的荒谬言论束缚)。在这样一位有着剑桥,哈佛,哲学硕士,历史博士等光鲜标签的背后,很难有人能看出这个姑娘被偏执、压迫、欺骗束缚着的令人胆寒的过去。

我曾在看完塔拉前半生经历时,捶足顿胸、咬牙气愤于这个家庭的不可理喻。但当我第一次看到结局时,我便释怀了所有的愤怒和不甘。塔拉,比我想象的勇敢。她在最后原谅了过去,去了一趟那个包裹着她十余年的家,重新开始认识,曾经有着一丝觉悟的过去的她,将自己与不堪分离。更坚信的接受着教育,我被她的自省和坚毅打动。

跟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有感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3-18 20:58

这部畅销小说其实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过。塔拉和哥哥姐姐从小就不上学,像野孩子一样在山里游荡,为什么不去上学?一个女孩,十七岁之前从没有踏入学校一步,从小与家人在废品堆里捡废品。读书,让她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

塔拉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这里有无数个废料场,塔拉的家就是在其中一座。父亲长年累月的教育孩子信奉为真理,只有哥哥泰勒,他第一个因为要上大学而离开家。三哥泰勒比塔拉大七岁。他从小喜欢读书,听音乐,喜欢分类,标记,整理物品。母亲法耶从小在城里长大接受过学校教育。孩子出生后,母亲对教育持有理想主义,父亲认为孩子要学会技能无须上学。

妈妈偶尔带着孩子认字,学数学,四岁卢克患有学习障碍,泰勒十三岁时,妈妈全心教卢克认字,泰勒请求父亲让他上学。泰勒自学三角学,微积分。十七岁时想读大学,父亲惊呆了说大学教的都是谎言,父亲是个摩门教徒,他不同意子女去上学。于是泰勒逃离家去了大学。泰勒鼓励塔拉也去上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2:18

作者Tero最后说:你们称之为转变,蜕变,虚伪,背叛,但我称之为教育。书名是从“education”翻译过来的,我想译者,大概是想表达每个人都能像一只自由翱翔的鸟飞往你想要去的任何地方。

她叫塔拉一个17岁之前从未踏入过教室的大山女孩儿。她的童年在钢铁废料厂度过,不就医、不上学是父亲灌输给她的“真理”。她的父亲将所有极端错误的认知“传授”给她——包括“政府会杀掉上学的孩子”。她活在父亲的掌控下,从未有过自己的声音。对于塔拉这家人来说拥有自己的意识是父亲眼中的恶魔。从小他就在父亲的废料厂里面工作,或者是跟随妈妈制作酊剂和精油。童年只有破铜废铁,桃子罐头,枪支弹药。他们与世界隔绝,相信世界末日终究来临,每天都在囤攒物资,每天为生存做准备。在十七岁之前塔拉会以为自己将会早早结婚然后像妈妈一样做一个无证的接生婆。

因为父亲,塔拉和兄弟姐妹不断的置身于危险之中,但即便经历了两次同样的车祸,着火事件,孩子一次次的受伤,甚至于父亲自己也经历爆炸烧伤,依旧不能让他觉醒。他却始终都认为这是上帝的安排,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塔拉与兄弟姐妹的童年,充满着伤痛和不安全感;母亲懦弱但忠实追随父亲,每次孩子受伤,第一时间并不是去医院,而是交由母亲处理,母亲对于父亲的决断,从不反对。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12:18

是它的名字吸引了我,这是一本让人陷入沉思同时又鼓舞人心的小说,一个17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最终却戴上了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可是,有谁知道她经历过怎么样的童年,她生活在怎样的原生家庭里。我们都设想改变,但是所要经历的怯懦,崩溃,自我怀疑,不被接纳,太多太多的挣扎与痛苦,可想而知了!

真是一口气读下来这本书。很震撼,从头到尾,跟随着塔拉的成长经历走下来。十分暴力的父亲,一身精油味的母亲,患有暴力倾向的大哥哥肖恩……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这本书的中文名十分拗口,它还有个英文名《EDUCATED》,目光移到这本书的封面:是一支铅笔化成的山峰,封面的一半部分写满了它的成就:比尔。盖茨年度荐书《纽约时报》畅销榜第一,读者票超载米歇尔《成为》。

读完这本书后,我心中有许多感慨: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女孩,从杨百翰到剑桥,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而且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恶劣的条件下。

1986年在美国大山里出生的塔拉,竟然在二十岁前没有接受过任何系统的学校教育,一直接受的都是父母觉得极为正确的“科学教育”突然,又传来以哥哥考入大学的消息。塔拉和其它哥哥都以为是“背叛”。最后,在她哥哥的帮助下,塔拉终于磕磕绊绊进入了美国杨百翰大学。

飞往北国-写景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16:52

春节期间,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哈尔滨,爸爸还叫了其他同事一起去,我们先上了车,车子风驰电掣般地奔向萧山飞机场。

来到机场,春天好像有灵感,知道有客人来了,就让太阳公公去上岗,太阳公公把整个机场都晒得暖烘烘的。巨大的客机像一条酣睡的鲸鱼,泊在停机坪上。我们上了飞机,飞机上所有的马达都发动了。霎时间,烟雾迷漫、泥土飞扬,遮盖了半个飞机场。马达的轰鸣,简直把大地都震动起来。飞机一架跟着一架翘着头,像大公鸡似的,滑向跑道,随即“刷”的一声,飞过去了。飞机的影子,一架一架地滑过草坪。烟雾消散以后,抬头再看,银色的飞机已经变成一对一对的小白点了。飞机,飞啊!飞啊!穿云而过,白云真美丽,淡一块,浓一块,把天空染得如一匹深浅不匀的蓝布。望着窗外,千姿百态的云朵,我惊叹大自然的美丽。

经过三个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哈尔滨机场上,我走出飞机一看,只见,纷飞的大雪给大地披上了一件洁白的衣裳,一眼望去,到处都是银装素裹,我欢呼起来:“我终于到哈尔滨啦!”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5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06:51

夕阳西下,夜幕将至,鸟儿拍动翅膀便带动一大片灰色的云。白昼渐渐淡出,夜色渐浓,看不清何处是山峰,何处是归巢?

暑假读了一本叫做《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书,作者塔拉·韦斯特弗出生于一九八六年的美国爱达荷州的山区,在17岁前从未上过学,但却通过自学考入杨百翰大学。随后获得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本自我传记,细细读来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个励志故事。

很难想象在本世纪世界上还会出现这样的家庭,父亲的狂躁、封闭、自我、强制,深深的影响着一家人。家里七个孩子,三个突破了家庭的围城,挣脱了原生家庭的思维操控,完成了自我蜕变。而其余四个孩子,将继续着父亲的人生,同样的思维模式,相似的人生轨迹。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家庭,竟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一一但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塔拉-韦斯特弗。

生活中我们发现不同家庭,出来的孩子都不太一样,这就是教育的力量。父母,孩子,在某个层面上,都是路上的队员,我们都需要不断成长。读书,思考,可以让我们的眼界更广,让我们的视野更大,对人对事更加宽容,对这个世界也更加包容。

在某个层面上,我们都是路上的行人,我们都需要不断成长。读书与思考可以让我们的眼界更广,让我们的视野更大,对人对事更加宽容,对这个世界也更加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