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晓风,叩醒帘内的幽梦。
外婆着一身素衣,打扫好庭院,便挟着竹篮,采摘庭院的茉莉花,坐在院前的石几上穿针引线,漫不经心地老去,似乎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
看着空荡荡的枝头,我不免想到清晨窗外的茉莉,茉莉盈盈轻轻其素雅的风姿,洁白的朵儿,翠绿的叶儿,淡淡的清香和着风飘过黛瓦白墙,飘到每个人的心底。可如今只剩叶片随风飘动。
我不免问道:“外婆,你爱极了茉莉,为什么要将茉莉花采摘下来,把它留在枝头上,不是能活得更长久些吗?”
“傻小子,茉莉花花开极短,只有将其采摘下来,方可留得住清香。”外婆笑道。
清风带着晨起的露珠缓缓拂过面颊,外公推门而出,外婆闻声而起,嘴角含笑,眼里的爱意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去分毫,两人默契对视,外婆起身让座,外公拿出棋盘兀自下着。
一袭素衣掠过,幽然茉莉香萦绕鼻间,打一盆井水将新鲜的茉莉洗净,切碎加入鸡蛋翻炒,外婆的拿手好菜茉莉炒鸡蛋便摆在外公的棋盘边。
外公独自摆着棋盘,桌边摆着外婆刚炒的菜,淡淡的清香在屋内荡漾着。
外婆转头看见檐梁下空荡荡的酒壶,无奈地嗔怪。于是,外婆独自一人拿着酒壶,灌满了自家酿的酒,一切都是那样的平和与安宁。
外婆总喜欢在自家酿的米酒内放入一些茉莉花,过不了多久这些茉莉花就变成少年的粉面,妖艳迷人。我不禁想到清代梅尧方为茉莉所填的词:天赋仙姿,冰肌玉骨。被制成酒的茉莉花永不褪色。
庭院内的石几上,一盘棋下得激烈,棋盘旁一盏茉莉香茗散发清香,缓缓坐起的茶气映出两位老人相依的身影。
看着外婆头上的那朵花,耳畔响着外婆的话语,我似乎明白了,有些东西似乎转瞬即逝,但它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如花酒,花茶……那一刻,那一道风景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中,空气中蕴含着外婆对外公浓浓的爱。
茉莉香幽幽,飘过黛瓦白墙。
风景_记叙文600字相关内容
《水浒传》以它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水浒传》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作品开头写了一个一向…
最近我买了一本书《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吴承恩,它与《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讲述的是唐三藏从东土大唐出发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五指山下收了孙悟空,高老庄收了猪八戒,在流沙河收了沙和尚.一路上他们遇到九九八十一…
最近我在网上看了一部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面最吸引我的就是《勇斗大章鱼》这一章节了。故事讲到尼摩船长一行人乘坐的“鹦鹉螺”号客轮从南极脱险后,又遇上了一只长达两米的大章鱼。许多人都在与章鱼的搏斗中悲惨的死去了。英勇的尼摩船长没有被吓倒,…
最近,我看了一本散文书——《朝花夕拾》。这是一本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就更加充满了个体生命的童年时代与人类文化发展的童年时代所特有的天真之气。书中有批判,有嘲笑,可以视为鲁迅的杂文笔法向散文的渗透,不仅使其中的韵味更加丰厚,而且显示了鲁迅现实…
《悲惨世界》读后感(一)_高三年级读后感600字上学期读了《悲惨世界》后,被这本书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不仅为当时的社会深感惋惜,还为那个悲惨的世界以及悲情的主人公不平。但是里面更深的让我明白的是,宽容,善良等美德的力量是如此之大,无论在何时…
读《悲惨世界》有感(一)_高三学生读后感600字这个世界仿佛是为悲惨而生,我们在他们并不算幸福的人生中挣扎着悲哀。冉阿让、珂赛特、芳汀、沙威……一个个本不相关的人被命运的齿轮碾压着相连。所幸的是在最后的最后有着烛光中那一丝摇曳着的光明与串联…
《昆虫记》读后感_读后感600字篇一《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我读完了这本书,感触很深。作者写得生动有趣,读者读得兴趣盎然。整本书所写的昆虫…
今年三月是学雷锋月,我家正好有一本《雷锋的故事》这本书,所以我想通过读一读这本书了解一下雷锋的故事。翻开扉页,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我不觉产生了一个大问号,为什么要永远做一个螺丝钉呢?于是我便迫不及待地拿着书如饥似渴地…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名为《圆明园的毁灭》,学完后,带给我的感受很深,它主要是讲:十九世纪左右,我们建了一座皇家园林,非常宏大也非常壮观,里面有很多花花草草和历史文物,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园林,非常美丽。可是后来英法联军看上了我们的财富,来…
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最终成为了伟人。贝多芬出身贫寒,他很小就辍学。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他勇敢的与命…
捧读莫顿·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我心中感慨万分、回味无穷,一团浓浓的感悟久久萦绕在我脑中。本文主要讲了自幼体弱多病的作者小时候和小伙伴去爬悬崖时遇险,结果在父亲的鼓励与指导步步脱险的经历。从而使作者产生了巨大的成就感,并从中悟出了一个…
《永生的眼睛》是由来自美国的作者琳达里弗斯写的,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对于作者感触很大,对于我感触也很大,这篇短文教会了我如果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那么这样的事就是有意义的。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琳达的母亲在1965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