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疯子的作文,描写疯子的作文

那个学霸,那个“疯子”

更新时间:2024-05-15 19:22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一对肥大的耳朵,一张红扑扑的脸——没错,他就是那个学霸,那个“疯子”。

课间,他用手臂轻轻托起并不大的头,双脚蹬在桌子下的支点上,大腿上放着他最爱的书——《羊皮卷》,右手则在书页上流畅地翻动。书早已旧了,在翻动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他没在意,独自沉浸在绚烂的文字中。他看着书,嘴角常常浮起一丝浅浅的微笑,仿佛看见了世上的一切真理。嘴唇上干裂的唇纹就像是一道一道智慧的刻痕,左手上密密的黑斑胎记犹如与生俱来的慧根,延伸至手腕。别看他还是个六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八、九年级的数学,他已经可以轻而易举的破解;一篇一篇的阅读难题,他的回答总是一字不漏,毫无破绽。我怎能不称他为学霸?

他常表现得十分理性,但还是隐藏不了他那童稚疯狂的真心。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6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18:50

天才与疯子只是一线之隔,或者说两者即相斥又统一的存在。我认为这是一本题材新颖的书,通过和一群精神病患者对话,把读者拉入了一个奇妙的,从未接触的世界。

这其中有一位患者的思维非常特别,他认为这个世界很奇怪,尤其是去超市的时候,几只鸭子举着一个鸭脖竖着大拇指,一头猪憨厚地笑着赞美一块肉排,一头牛美滋滋的介绍牛肉是多么诱人……

这些患者,有些认为自己是四维空间的生物,有些认为自己是一块石头,有些又在恐惧着病毒统治地球……他们有的是知识浅薄的普通人,有的是学识渊博的博士,有的是身强力壮的健身爱好者,各有不同,这本书甚至还有提及物理和量子力学的知识,也令我拓宽了眼界。

即使每一个精神病患者讲的如此不可思议,但又不得不令人深思,的确很有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不仅局限于惯性的认识,也禁锢了我们的想象力。虽然大众是不认可他们怪异的想法的,但是他们那种跳出常规思维来审视这个世界的方式,值得思考。解决问题时我们不能因为惯性去思考,更多的也应试着跳出这种常规模式解决问题。每一名精神患者的分析和超强的逻辑,干净利落,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按图索骥的推理,近乎完美的推理逻辑,不得不令人信服钦佩。

和疯子在一起_写人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9 19:43

我们班有个疯子。那人天天神经兮兮的,谁和他坐在一起,上课就啥也听不见了。

这个学期,我居然和这个疯子坐在一起,我不想活了。第二天,我跟这疯子上了第一节课,我都想跳楼了。上课时,这人在那小声唱歌,我没管他,他又开始拿铅笔、橡皮打节拍,突然,他停住,说:“老师,胡潇在唱歌,而且,还在打节拍。”“吃屎吧你,老师,明明是他在唱歌、打节拍!”“老师,你觉得像我这么帅的人可能干出这种事吗?所以……”

经过一翻辩论,老师终于说:“某某某,站到后面去!”刚说到这,下课铃响了,“孙子,哈哈哈,我不用罚站啦!”他大叫一声,奔出教室去玩了,全班同学包括老师全都目噔口呆。

平常,他还经常欺负同学,吃饭时他把垃圾放在你饭里,在厕所里还把你推到马桶上,放学时把你的书包藏起来……

以我的话来说,形容他就一个字——贱。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四年级读后感5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4 06:50

连续三天看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很久没有这样一口气看完一本几十万字的书了。除了包罗万象的内容很吸引我,还有点原因是我不敢看得太投入,理解得太深入,我怕会颠覆我的世界观。鉴于此,尽管作者有录音证明内容的真实性,但我不得不尽量把它当小说看。

几十个微小说涵盖各个领域,有量子物理、哲学、史前文明、宗教…涵盖了各种类型,有心理、情感、悬疑、科幻、玄幻…我甚至觉得每个故事都能延伸出一部大制作,比如《飞越疯人院》、《预见未来》、《变脸》、《宇宙追击令》、《时间规划局》……似乎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原型。

但是,封面上赫然写着“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纪”。作者虽然有录音证明内容的真实性,但他还是在最后强调成书时有增删,其实他就是怕读者过于沉迷。因为诸多访谈对象知识之渊博、逻辑之严密、思想之深遂、信念之坚定、感情之执着令自诩正常人的我们汗颜。

有意思的是,书中一位精神病专家的理论印证了我说过的一句话。我说“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疯子。”他说得更直接,“人人都有精神病,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某些方面的偏执。”扪心自问,我有,你们有吗?只是很多时候正常人要压抑自己的偏执,因而过得似乎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