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乡下老家,有一间斗室,里面摆放着两个大书架,整整齐齐地塞满了各种书籍。其中,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有《毛泽东选集》、《资本论》等;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有《十万个为什么》、《赤脚医生》等;文学艺术方面的有“四大名著”即《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黄河东流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等。
这就是我父亲的书房。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的书房一直泛漾着浓浓的墨香。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父亲在我们村小学教书。那时候,他很年轻,也非常勤快。他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协助母亲料理家务农活,但他同时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书迷。他干完农活就钻进他的书房,伏案批改作业、备课、看书或写作。我从来不知道他的书房是哪年哪月建成的,也从来不向他打听,只懂得他经常走进卧室旁边这间破陋的瓦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父亲连年荣获《广西日报》、《河池日报》优秀(先进)通讯员称号。这些功劳离不开他的书房,他利用业余时间走村串户、四处采访,捕捉新闻素材,晚上便在书房伏案加工写作,常常挑灯夜战,甚至熬到半夜三更。次日又爬涉十余里路赶去乡邮所投寄,当一篇篇新闻、散文、评论或随笔变成铅字,登上“大雅之堂”后,他的脸上便绽开了欣慰的笑容。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我吃过晚饭后走到书房的门口,望见父亲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看书。他身上穿着单薄的衣服,还不时抽着鼻子,甚至用手去擦擦两下。看样子他受冷,差不多挨感冒。我立刻跑到母亲卧室,并告诉了她。母亲翻箱倒柜,好不容易找出一件陈旧的大衣,让我拿去给父亲。
“爸,天冷,你穿上这件保暖吧。”我把衣服慢慢地披在父亲身上。
“好吧。”父亲转过头来,望着我,微笑着。
我扭头望着父亲的四周,仿佛一下子沉浸在茫茫的书海里。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他的书房。
我目光仔细地在搜索着架上的每一本书。不知为何,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
“爸,以后我有时间也想进来看书,可以吗?”我小声地对父亲说。
“什么不可以?只要你爱看书,你都可以进来看嘛。但要牢牢记住,看完后都要给我整齐地放好,不能到处乱丢,懂吗?”父亲既轻松又严肃地对我说。
本来,我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因为父亲一向对我要求严厉,我怕他不答应我到他的书房里看书,所以斗胆问他,声音低得像蚂蚁一样。孰料,父亲却乐意地答应了。
从此,我如鱼得水,无论周末或假期,只要有时间就钻进父亲的书房,尽情翻阅着那些文学书籍。也不管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都津津有味地阅读。虽然很多章节都不太读懂、不理解透,但我内心却深深地迷上了阅读,迷上了文学。特别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对我日后树立钢铁般意志的培育帮助很大,不可磨灭。
岁月匆匆,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我初中毕业外出漂泊打工之前,父亲的书房一直陪伴着我。从它那里,我也收获颇丰。从与它结缘那天起,我的作文一直是老师在班上朗读频率最高的,甚至还有那么几次荣获作文比赛的一、二、三等奖。
我外出打工后,虽身处他乡,心里却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父亲的书房。有时甚至还梦见自己回到老家钻入书房的情景。每到节假日,我偶然回到老家,吃完晚饭,第一件事就是钻入父亲的书房,翻阅着那些陈旧、甚至有些昏黄的书。一缕缕感动和兴奋不时涌动我的血脉,心胸总是感到无限的豁朗,暖融融的。
去年春节,患“脑溢血”被抢救过来的父亲回到老家。当晚,他拄着拐杖,喘着粗气,步履蹒跚地走进他的书房。他艰难地抬头望了望书架上的书籍,然后抽出一本,却只翻了几下,便又放回架上。他叹了一口气,沙哑而含糊不清地对我说:“这些书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卖,要保护好啊。”说罢,他又蹒跚地一步一步走出书房。
我望着虚弱至极的父亲的背影,眼睛滋润了。
我心里痛楚,父亲是多么爱他的书房,多么牵挂他的那些书籍,甚至还拖着病躯去跟它们会面。我想,父亲不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吗?这一辈子,我要善待父亲的书房,更要善待父亲书房里的每一本书,让它们时刻丰富我的人生!
父亲的书房-记叙文1400字相关内容
这时候雨已经慢慢变小了一点,窗户也不再发出猛烈的声响了。橘子老师已经做好了她的课件,所以她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当她准备伸一个懒腰的时候,发现劳拉还坐在她的旁边。这个学生就是怕待在班里太吵了才跑到这里来的。此时劳拉正低着头盯着数学练习册上的一…
这一天是普通的,这个生日是特别的。时间刚刚走到这天的零点,手机铃声突然就响了起来,我一打开手机,就看到有好几个人给我发了信息,都是祝我生日快乐的。当时我特别感动,也一一回应了她们来表达我的感谢。能记住你生日的人一定很关心你吧。在早上的一个课…
我有一个永远都擦不干净的杯子。就因这个杯子我的奶奶就数了我很多次。我之所以说它擦不干净,主要还是因为在学校里面,我的杯子太难了。诊所小学里面的杯子就我的杯子是一个保温杯,其他孩子的杯子都是普通的胶杯子。也因而我的保温杯在班级里面便受到了许多…
今天妈妈带我去了四方剧院看嫦娥奔月的木偶大剧。我早就兴奋得不得了,盼了两个周了!戏剧开始了,一位老人指着木偶嫦娥对一个小木偶讲起了故事:“嫦娥她在遥远的月亮上,而她的丈夫后羿却在人间。”小朋友就问了:“那为什么他们一对夫妻要隔离这几千亿光年…
几天前,哥哥早上一考完试下午就坐高铁回来了。我们都预测哥哥会在晚上回到家里。奶奶很早就坐在门口等着了,我看得出来奶奶很着急也很期待,她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久了,她已经好几个月没有亲眼见到她的孙子了。她还和妹妹一起走到外面的十字路口去,想着哥哥…
记忆里我是沾着外公的光喝着‘涮锅奶’长大的,那年我四岁。带着对世界的懵懂看着外公。外公是个不苟言笑的人,所以那时候我很怕外公,只要外公一板脸我就像墙角的小猫一样乖巧,而外婆也因年轻时受到过精神刺激也不是一个和蔼的人,那时候父母在外做工,因为…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这样一座城市,它虽然不是特别大,但却很漂亮。那就是我的家乡——威海。威海不大,但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刘公岛上遗存着德国建筑,甲午海战纪念馆里的点点滴滴,都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威海是座风景优美的城市。西霞口动…
姥爷,是我最想要报答的人。感谢姥爷多年的照顾,感谢姥爷多年的教导,感谢姥爷多年的唠叨,感谢姥爷多年的苦心。姥爷是一个节约的人。一次,我放学回家,姥爷在厨房里煮饭。我心血来潮,跑进厨房,给姥爷帮忙。姥爷先是淘米,他很熟练地参水洗米,一会儿,他…
前几日,看到林清玄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文中频频出现的莲花,让我联想起我最喜欢的家乡的藕。我的家乡是福清,虽然我没有回过几次,但是福清的藕是我最喜欢的食物。藕可以有很多吃法,可以凉拌,清炒,炖汤,做特色甜品。桂花莲藕是一道很别致的甜点。做…
光阴荏苒,那满山的枫叶又红了。此时,怕又是我独自一人,轻轻捧着这手掌般的枫叶,领略浓郁的秋意吧。平日里人声鼎沸的街道,如今也变得冷清。只剩下这风吹落叶,一片,一片,一片。旋在空中,飘到地上,又被偶尔掠过的一阵轻风托起,半米不到,便又坠下。人…
终于,我拖着拉杆箱再一次,头也不回渐渐地远离了你的视线。每一次,在火车的鸣笛声中,我们都在用着焦急的目光寻找着彼此的身影。但,似乎每一次,你的眼神都那么地沉稳而又急躁,而我却是那般的模糊与不安。也许我知道,每一次的再次相逢都意味这彼此的抱怨…
寝室失窃了。新室友在高一寝室搜刮者她们的物品,有的带着战利品兴致昂扬的回来,也有的像阉了的鸭子,无功而返,比如我。借室友的手机给距学校遥远家中的父亲发了一条短信,倾诉着满腔的懊恼与苦闷。和小凤凰挤在小小的木板床上,缩在角落听着室友们对炎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