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感恩

更新时间:2023-02-07 15:27

一、素材链接:

言语类

(一)名言谚语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2.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

3.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 华罗庚

4.每一种恩惠都有一枚倒钩,它将钩住吞食那份恩惠的嘴巴,施恩者想把他拖到哪里就得到那里。                     —— 堂恩

5.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 英国谚语

6.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就是卑鄙的一部分。 ——雨果

7.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  ——希腊谚语

8.如果一个人身受大恩而后来又和恩人反目的话,他要顾全自己的体面,一定比不相干的陌路人更加恶毒,他要证实对方罪过才能解释自己的无情无义。   —— 萨克雷

9.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 ——英国谚语

10.无知的人本想做点好事,结果却害人不轻;小喜鹊拔出妈妈的羽毛,还以为报答了养育之恩。 ——藏族谚语

11.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灭。 ——俄罗斯谚语

12.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日本谚语

13.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 中国谚语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二)妙语集锦

15.一个遥远的梦是儿时,一串豪放的笑是年少。我从儿时走到年少,知道了,一口口的饭和一瓢瓢的水,是父亲的汗母亲的泪,然后白发我将会染上,然后皱纹将布满脸庞。我打年少走到年老,也把那一口口的饭和一瓢瓢的水,留给我的儿我的女

——《感恩》歌词

16. 感谢我的爸爸,感谢我的妈妈,感谢你们,当初决定把我生下,感谢你们让我看到这个世界,还把我辛苦养大,还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感谢我的老师,是你们教我学文化,才有现在的我,在人前还算不差。请原谅当初顽皮的我,不太听您们的话,听说您还留着

我从前写的检查。感谢我的朋友,是你们伴我长大,没有你们,这世界该是多么寂寞可怕,多少次争吵,和忘情的欢笑,和多少次的酒后真话,友谊二字包含着多少酸甜苦辣。

——《感谢》歌词

17.月亮告别早晨的微风,星星渐渐落下了天空,太阳已经把黑暗吹散,灿烂阳光正在唤醒全新的世界。我喜欢忘记一切的感觉,我醒来在无边无际的田野。那一瞬间我完全融化在空气里面,飘啊飘自由自在飞翔。新的一天带来新的一切,每秒的时间,都会有不可思议的发现。我要感谢这个美丽世界,我要感谢生命,感谢大地阳光空气和水,我要感谢一切。

——《感谢》歌词

18.“我们非常怀着感激的心情参加中国移动为我们的送情酒会。我们中国移动并没有因为我们的失利不支持我们,反而继续给我们支持。这种支持、这种激励、这种对我们的信任使我们更有了信心。在此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向各位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健在“出征多哈 备战奥运”中国移动全程通信服务保障暨送行酒会说。

事例类

﹡社会万象﹡

感恩的庄稼

在以色列,每当庄稼成熟的时候,靠近路边的庄稼地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予收割。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为了感谢上帝,就用这种方式报答今天的拥有,同时又给那些路过此地的贫苦人以方便,让他们可以随时收割这些庄稼。你也许不像犹太人那样信奉上帝,但你一定知道这样一句俗语:“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点拨] 社会收入差距的拉大,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并造成社会阶层之间巨大的心理隔阂,相互理解成为重要的社会课题。

[适用话题]素材可应用于“公平”或“感动”一类的话题。

﹡名人故事﹡

感恩的理由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该如何感恩生活。

[点拨] 罗斯福从别人认为不幸运的事情中寻找到感恩的理由,让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人怀着感恩的心来生活,那么他永远都会觉得是幸福的。

[适用话题]素材可运用“感恩”“感恩的理由”之类的话题。

﹡典故﹡

“感恩节”的由来

1620年9月6日,一批英国清教徒难以忍受宗教的迫害,搭乘“五月花号”木船驶往美洲。他们在疲劳、饥饿、寒冷和疾病的袭击下在大西洋上漂泊了65天,最后到达北美殖民地的普利茅斯。

当时正值冬季,气候严寒,田野寂寥。当地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贮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猎获的野鸭和火鸡。春天来了,印第安人教他们种植玉米和南瓜,饲养火鸡。白人移民和印第安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这年秋季玉米丰收,移民们举行了丰盛的感恩会,用烤火鸡和玉米糕点款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带着各种玉米制品、烤火鸡、南瓜馅饼、野葡萄以及玉米酒浆等参加晚会,人们欢唱歌舞,通宵达旦。以后在每年玉米收获后的11月底,定居在这里的白人移民都要举行感恩会,家家烤火鸡,烹制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

[点拨]白人移民为了感谢无私慷慨的印第安人曾给予他们的救助,每年都要举行感恩会来款待印第安人,这种感恩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爱的传递。

[适用话题]素材适用于“感恩”“爱的传递”等话题。

高考作文素材点拨及运用思路:感恩相关内容

感恩_高中生日记450字

感恩_高中生日记450字篇一说到感恩,我最要感谢的就是我的妈妈。以为,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我用一生都无法还清,欠妈妈的债。平日里,我那么任性,又偶然和妈妈顶嘴,一定让妈妈伤透了心。在这里,妈妈,我诚心向您道歉,请原谅我的冲动与无知。现在…

感恩与您相遇,感恩有您的陪伴-写人作文550字

总有一个人,踏着星月赶到操场,陪着我们开启一天的早操;总有一个人,在我们休息的时候,耗费很长的时间为我们批改作业;总有一个人,尽管重感冒半月之久,却依然用沙哑的嗓音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她就是让我们热爱又敬畏的艾敬老师…

我和母亲_感恩母亲作文700字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题记今夜,我又拿出了《陈情表》阅读,不得不说李密是一个有学识、又有孝心的人。晋武帝那样一个残暴的人,为了稳定形势,打起“以孝治天下”的旗号。而李密却被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李密没有应召,后来,晋武帝又命令他…

笑中带泪忆恩师_感恩教师节作文1200字

没有丰富华丽的辞藻,没有飘逸飞扬的文采,也没有磅礴震撼的气势……我竟然企图用最简单的文字来称颂你的伟大!很苍白,很无力,也很不自量力!---前言又快到教师节了,每年的贺卡都会写上他的名字,今年也不例外,每当我写祝福语的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他…

感恩母亲_关于母亲的作文500字2篇

感恩母亲_关于母亲的作文500字篇一“母亲是荷叶,我是露珠,露珠总在荷叶上滚动。”这是冰心奶奶对伟大母亲的赞美。我的母亲和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关爱自己的孩子。从我一出生,她就用自己的母奶喂养我,到我长大懂事时,她就用一言一行教育我,引导…

母亲_感恩母爱作文1000字

母亲_感恩母爱作文1000字篇一为什么不直接起题为妈妈,而是母亲。那是因为妈妈这个称谓对于她来说分量太轻了,只有“母亲”这个词才能配得上我内心对她的尊重和爱……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华丽端庄的外表,也没有流利清晰的口才,在她身上…

母亲_感恩作文900字

为什么不直接起题为妈妈,而是母亲。那是因为妈妈这个称谓对于她来说分量太轻了,只有“母亲”这个词才能配得上我内心对她的尊重和爱……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华丽端庄的外表,也没有流利清晰的口才,在她身上打眼一瞧,最先映入脑海的,就是朴…

感恩母亲_关于母亲的作文500字

“母亲是荷叶,我是露珠,露珠总在荷叶上滚动。”这是冰心奶奶对伟大母亲的赞美。我的母亲和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关爱自己的孩子。从我一出生,她就用自己的母奶喂养我,到我长大懂事时,她就用一言一行教育我,引导我踏入人生的每一个旅途。轻轻叩开那扇…

常怀感恩之心_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1000字

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一种高尚的境界,更是做人的立本之基。再次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后我更是有所感悟。海伦·凯勒虽是一个柔弱女子,但她身残志坚,用自己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

《感恩的心》读后感1500字

初读唐晓龙的《感恩的心》一书,封面赫然一句“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发人深省。在这个浮华的社会上,各种纷繁而又无限美好的诱惑无时不刻不在吸引着人们善变的目光,不知不觉中人与人之间少了关爱,淡薄了情谊。常在网络上…

光明在感恩_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300字

夏日的午后,捧起一杯茶,坐在温暖的窗边,看着天空中耀眼的阳光……多么惬意啊!这时的我,不禁想起那个无法用眼睛却也能感受到阳光的人——海伦·凯勒……而此时的阳光,此时的我,也似乎奇迹般的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她的身边。瞧!她书桌上放的是什么?我…

爱与感恩_读《红奶羊》有感1000字

前几天读了当代作家沈石溪的名作《红奶羊》,书中描写的一幅幅感人的画面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有人说人是知性的动物,因为人有感情。人会伤心难过,也会快乐愉快。读了这篇小说,我觉得狼也和人一样知性,都有深沉的爱,都有一颗感恩的心。爱的主题小说中有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