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姐姐:
展信悦。
忘了上回提笔给你写信是何时了,只隐约记得是好久好久之前了。我现在最大最大的愿就是,希望能有某一天,我可以不用再被作业所“支配”,能舒舒服服地躺在太阳下晒几分钟。最近好冷,晒太阳都变得奢侈。
我每天都在不停地算,算物理,算数学,算化学,算还有多久放假,算我们的距离。于是我开始掉头发,长白发,本来是留着长头发的,现在不得不剪短头发了。哈哈,既然剪了短发,就想去整个“空气刘海”。不过小时候剪刘海的经历还历历在目啊哈哈。
大多数人认为现在写信这种交流方式已经淘汰了,尤其是在这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之下,连邮局的人也这么说。殊不知,快餐文化之下,信纸上句句肺腑,少了网络的浮躁,多了时间的沉淀。古时候,船慢,车马慢,邮件也慢,一生只够爱一人。如果人们每天都像机器人那般,永无止境的工作,那真不知道社会上要生出多少矛盾。
说了我这些,也说说你吧。自“五一”一别,好久没见了。眼看昔年逐渐近了,虽然知道不能像往常一样和你们一大家族一起过年,但内心还是有那种冲动的欲望,潜意识下的条件反射,不知道你最近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去好玩的地方,有没有遇见好玩的人或事。人生说长不长几十载,光是求学就花去十几载。日子总是在不经意间过去,论精神我主张贵族主义,谈物质我主张平民主义。姐,你闲着的时候想一想,你会不会有一天厌弃你现在的生活,厌弃你身边的人。不要怕想,想是领到“通”的路上去的,小的地方要注意,正因为小的地方容易忽略。从前觉得重情重义是根本,一下过了头,倒成了负担,人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走,啥也带不走。初三时我有俩朋友,本来玩得很好,就很重义气啥的,谁知竟然是俩牛马。这世上到底除了亲情还算坚固,但暑假发生的事却又驳了此现点。说到底天下人皆为利往。再谈爱情,我理解的爱情(当然理解的肯定不透彻你看看就好):大概是的个灵魂的契合,相濡以沫,相伴一生,总会有人告诉我,爱情终究会成为亲情,而我总倔强地认为,爱情只能添加亲情,永远不会变成亲情。八十岁也要收他的玫瑰花和高跟鞋。因为,在这什么都善变的人世间我想看下永远。
攒满思念,期待见面。
妹妹
2021。12。
给姐姐的信-书信800字相关内容
在夜的怀抱中,我仰望星空,把星星的晶莹写进心扉,然后,静静地感受那份美。……好像,我收藏的是一种远观的美。海风拂过我的面颊,我听见耳畔的低吟:遥望晶莹,近观纤瑕。晶莹的心,晶莹的泪,晶莹的江水……我把屈子说成是晶莹的,远观他朝搴之木兰,远观…
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世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冀。遥望苍穹,星空闪烁着诉说着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诚的祷告;那梦想是如此真实,又如此遥远,因为那是心中不灭的追求,是浮于现实的繁华与幻想。学鸠的现实是“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溪流的现实是在石缝间浅吟低唱…
书者如灯,“是知灯者,破愚暗而明斯道。”有人说,人生须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大书。吾与之也——有字之书为传承,知识在其中;无字之书为体悟,阅历在其中;心灵之书为本然,我能读我,方成大我!少年之时习句读,或观古今之言,有字之书为师…
书者如灯,“是知灯者,破愚暗而明斯道。”有人说,人生须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本大书。吾与之也——有字之书为传承,知识在其中;无字之书为体悟,阅历在其中;心灵之书为本然,我能读我,方成大我!少年之时习句读,或观古今之言,有字之书为师…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有人选择自保,有人选择携手互助。中国,一个屹立了五千年不倒,一个以和为贵的大国,在这一特殊时期展现着她的大国风范,自身腾飞,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前往荷兰的火车在义乌出发,随…
第一次知道纳兰词是因为妈妈买了一本《纳兰词》回来,买回来以后我就起了好奇心,《纳兰词》是什么?于是,我就看了那本书。看完以后,我发现我爱不释手了。我喜欢上了纳兰词,喜欢上纳兰容若,喜欢他的那份才,喜欢他的那份情,喜欢他的惆怅,喜欢令人惊异的…
看老家乡村风光无限好,品美食中华特色滋味妙。——题记我的老家,有着“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的曼妙,有着能激起西施拂水涟漪的“水尤清冽”的小潭,还有这炊烟袅袅后,家里人特有的悠扬的呼唤:“伢子哟!吃饭喽……”吃饭是一件简单却又幸福的事,在昏黄的…
三十六计中不论是“擒贼擒王”的直取要害,还是“釜底抽薪”的巧避锋芒,它们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能够适时抓住主要矛盾,就像材料中老师能够先放大石块,将分量重的东西优先安排。因此,懂得抓住重点问题,是取得成功的重中之重。古人有云“得中原者得天下”…
爷爷的手,拿得起粪叉,舞得了笔杆。爷爷是一个农人,他常常“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却从没有过“草盛豆苗稀”。因为他精通耕种之道,不滑不懒;最重要的是,他施用农家肥。每天晨曦初露,爷爷便背一竹篓,操一粪叉,游走于村头巷尾,捡拾牲畜秽物。及至…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在方格纸上写下规定字数的文章。已经太久了:不曾在横条纹的周记本上,写下或两三行的只言片语,或动辄两三页的恣意文字。还记得考前,语文老师用黑板擦敲打着黑板,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作文拿高分的智慧”。无非是开头引用名人名言,观点…
汪曾祺先生写过《葡萄月令》,似乎只要缀上“月令”一词,便可以附庸先生的风雅,也能智慧一回。昨天是芒种,蚕老麦黄一伏时。庄稼人是要有智慧的,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获,得有讲究,乱不得。惊蛰了。“惊蛰”怎么看都是欣欣向荣的一个词。庄稼人要抽出…
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即使自己是一支整装待发的帆船,也应明白,一船独行不算风景,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