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革命的作文,描写革命的作文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话题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13:38

天空湛蓝,云儿洁白,鸟儿振羽飞翔,风儿柔柔地吹拂着——一群红着脸庞,扬着笑脸,哼着歌儿的孩子们走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与和善的大人们相互问好,走进大自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们郊游去!

他们是那么的快乐,周遭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可我们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是用什么换来的呢?前两天刚读了《红色文化》一书,眼前的情景不禁让我想起了一句诗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这不朽的诗篇,其字里行间无处不洋溢着共产主义战士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

我们读过《丰碑》,军需处长把棉衣全都发给战士们,自己却穿着单薄的衣服冻死在雪山之中;我们读过《金色的鱼钩》,老班长钓鱼照顾伤员,自己却只啃战士们吃剩下的鱼骨头,最后饿死在草地里。

是什么力量让这些革命者面对死亡无所畏惧?又是什么力量让这些无名战士把死亡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是信仰的力量!让这些可亲可敬的革命前辈不惧任何艰难险阻,无畏任何威逼利诱,坚定不移地为革命而英勇献身。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议论文作文1000字

更新时间:2024-05-01 22:20

红色,象征着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翻开崭新的课本,一次次捧读写满了苦难与辉煌的革命故事;当我们坐在温暖舒适的家里,一次次聆听祖辈们讲起那些峥嵘岁月的往事,于是,在儿时的憧憬中便留下了红色的印记。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它孕育了光照千秋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先烈们,为求国家解放,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用信仰和决心,写下了人类历史上彪炳史册的壮丽诗篇。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正体现了红军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革命精神。其中有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令我们感动不已。

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谢亦仙,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都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小谢因体力不支,牺牲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归还这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们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谢亦仙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地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把生的希望给了老百姓一家三口。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话题作文12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5:09

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作为炎黄子孙,一个中国人;就算时间再怎么推移,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一百年,长征精神、五四精神甚至延安精神都是不可能被时间遗忘的。这些革命精神都已经成了我们刻苦铭心的不能忘记的回忆,它时时刻刻的激励着人们与时俱进,奋发图强。

体育乃强身之法,身体乃革命之基-致小刚的一封信8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0 10:48

小刚同学:

近来可好?听闻你不喜欢体育锻炼,不仅如此,你的理由竟是身体瘦弱和性格内向。作为你的同学,看着你那瘦弱的身形,实在无法置之不理。体育乃强身之法,身体乃革命之基。生命在于运动!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副健康强壮的身体,怎么能顶得住高三繁重的压力,就像一幢高楼,没有了稳固的地基,将会变成摇摇欲坠的危楼。长征之路,爬雪山,过草地,如果仅靠毅力,而没有强壮的身体基础,那将不会有长征的胜利。抗战时期,八路军凭借山势地形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与日军开展游击战,把日军打得溃不成军。由此可见革命的胜利需要良好的身体作保障,在学习上也是如此。

体育乃强身之法。你本就身体瘦弱,还不喜欢运动。你都没有尝试过,怎么会知道体育有什么益处呢。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非常喜爱游泳,即使人至中年,仍然坚持游泳。曹操写过《观沧海》,毛泽东在游完沧海后,还写了《游沧海》呢。他曾在《新青年》发文:“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势而收效远”可见毛泽东对体育的重视,以及体育对一个人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现如今,国家对体育越来越重视,社会也营造了“热爱体育”的氨氛围,学校里有关体育的标语到处都是。在未来,成绩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到那时再锻炼已经为时已晚了。

革命传统驻我心_优秀随笔10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59

回顾历史,长留史册的有“万园之园”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有谈判席上清朝官吏的屈膝妥协,有军阀割据的混乱、民不聊生的辗转……一切的一切,包含了中华儿女多少的心酸和耻辱。但是峥嵘的岁月,光荣的革命传统将永远绽放光芒。

历史不会忘记在小小船舶中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不会忘记“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喧响了一支威武之师;不会忘记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段漫长艰难的行程。我们不会忘记为中国革命献身的第一人陆浩东,不会忘记革命先行者宋教仁先生被害的悲烈,不会忘记鲁迅先生那支有力的笔杆,不会忘记鸭绿江边中朝两国人民的生死之情。

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难以想象数九隆冬我们的战士何以靠单薄的衣衫抵御严寒的侵袭。沼泽地里有多少革命烈士的亡魂,有多少个日日夜夜伴着急行军的步履,又有多少次的风餐露宿以树皮草根维生。我们的战士是平凡的人,但他们硬是靠着双脚来抵抗国民党的穷追不舍;硬是靠着超乎常人的毅力与中国同呼吸共命运。

革命传统驻我心_关于祖国的作文55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57

时间悄无声息的走过,带走了一切,但却没有带走中国这一段段屈辱的历史,而正是由于这段历史,我们中国人民才抬头努力奋斗的,正是由于这段历史,我们中国人民才立志图强誓不当“东亚病夫”,正是由于这段历史,我们中国人民才勇于争先,让别人也看看真正的中国。

不知你曾记否,红军两万里长征,在征途中,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顽强不屈,终于取得了胜利。而他们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不正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么?所以,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发扬这种精神,面对困难,挫折不畏惧,不退缩,相信成功一定会属于我们的。

不知你曾记否,南京大屠杀中死难的30万同胞,日军本想通过此事给中国一个下马威,然而,他错了,他给予的并不使中国人民惧怕,而更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努力反抗外国侵略,团结起来对抗日侵略者,正是中国军民这种团结精神,努力不屈的奋斗着,才终于使中国再次屹立于民族之林,而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也被遗留下来,成为后人所学习的典范。

不知你曾记否,小学课本里的一篇文章,当时,在长征中缺少粮食,一个指导员把仅剩的一块牛肉干给朱德吃,朱德却只吃了几根牛肉丝,接着他把牛肉干分给了其他战士,他这种关心他人的优良传统不正是值得我们这一代学习的么?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既有利于自己也方便了别人。

读《革命孤独》有感_高中生读后感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4 23:52

一、

“你一定要走,我一定要留,没有人走,革命无以成功,没有人留,无以告诉曾经相信这次革命的人。”这句话让我激动了许久。

总以为革命与佛学八竿子打不着,但没有想到,说这句话的人竟然是一个学佛之人,从学佛走向革命,不是禅道参悟不够,而是生命中空幻促使其去完成一件有激情的事——革命。

谭嗣同让我看到了一个革命孤独者的高贵。纵观整个人类的进程,革命不是叛乱,而是用血与泪书写一种诗意。横看精神,日本的武士精神,处处弘扬着为国献身的伟大,全民接受帝国主义教育。全民族激情四射着去革其他民族的命,这样的盲目忘我为国是一种悲惨。不过若人们又过分注重个人生命,畏惧牺牲,但又无法唤醒民族的觉醒,无法告诉人们要为什么样的理想去奋斗,所以,不得不有人为此牺牲,若将这一部分人(由《五人墓碑记》所想)归结为——用生命换取死后的荣耀,未免不符合实际了,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他们又怎么会在乎荣耀呢?

事实上无论是他们的战友或只有着同一信仰的人,闻到他们牺牲的事实,心中虽会悲痛,但对于那一时期,每日都是活在刀剑上的日子,对待每日都会发生的生命的堕落更多的是习惯。人,抱着崇高的人格走向死亡,大家看到得更多的却是未来的美好,仿佛为大事损失的生命,是毕竟之路,既然未来能成大事,相比之下当前革命者的牺牲从另一方面思考,不是损失而是收获,收获了推进革命事业的动力。

缅怀革命先烈,紧随革命步伐-关于奋斗的作文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5-15 15:48

英雄落幕,后浪不决。——题记

在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上,有一帮人最为可贵,他们以他们的血肉之躯顶住了敌人的枪林弹雨,用他们的鲜血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找到了一条出路。他们就是革命英雄们。

今天,我们站在这一片土地上,站在这一片先辈们曾经浴血奋战的土地上,站在这一片英雄们曾经高举旗帜奋斗的土地上,站在这一片他们热泪盈眶,流血拼搏的土地上,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我们并非身在和平的年代,这一点我们要明确,我们能在这片土地上自由自在的生活,完全是有人为我们挡住了黑暗的侵袭。不仅仅是他们,还有更多的人为了我们的今天,而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明天,他们,倒在了黎明前。

也许有人说他们只是在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罢了。可是,原本有安逸的生活却选择了抛弃,最可贵的不是破釜沉舟,而是原本可以,却选择站在人民这一边。他们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本来是站在路灯下,却为了那些在黑夜中迷路的人,选择和他们一起去寻找太阳。当太阳升起的前一刻,他们却最先倒下了。

人民永远记得=他们,他们的英雄永远是永垂不朽的。他们的精神和基因,不会丢失。会有人捡起他倒下的火炬,继续呦喝着,向前跑去,为了他们共同的理想,为了那个人民能够当家做主的社会,他们不怕牺牲,不怕磨难,英勇奋斗,顽强拼搏。我们深深的怀念他们!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话题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5 14:44

在我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讲红军长征的故事,那时,我觉得红军叔叔们特别威武,却不知道红军叔叔们要有时刻面临危险的准备,长大以后,我才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争做时代新人而努力!

爸爸讲过:“红军长征,跨越了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红军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跨越雪山草地,克服了重重困难,表现出了红军们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当我听完爸爸的话时,我的心里无比震撼:是什么力量鼓励着红军们进行斗争?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毫不畏惧,前赴后继地勇往直前?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就是相传的红色基因。

在长征途中,也有许许多多因战争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例如伍若兰。她从小出生在一个贫穷正直的教师家庭,由于父亲对她从小的要求十分严格,所以伍若兰有着如兰花般的正直性格。1929年1月2日凌晨,敌人偷袭井冈山红军指挥部所在地,伍若兰挺身而出,最后被敌人关押在阴暗的牢房里,敌人对她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她始终大义凛然。1929年2月12日,伍若兰英勇就义。啊,这位女革命家是多么伟大啊!她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读《八女投江》有感_革命故事读后感1200字

更新时间:2024-06-12 07:07

一口气读完手中的书,不由得心潮澎湃。

了不起!了不起!真了不起!

《八女投江》,一个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中华革命故事,许多人看了这个故事后不禁热泪盈眶,高称“了不起”。八女为什么投江呢?我带着疑问走进书中。

1938年10月的一天,八名女战士(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董桂清、李风善、王惠民和顺福)以顽强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战胜了种种困难,紧跟部队转战南北。这天,部队转战到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岸,女战士便与他们失去了联络。这时金参谋来了,告诉她们部队就在对岸。于是她们出发了。不料,部队遭受了日本侵略者的偷袭。女战士们为了能让部队安全逃离,引诱敌军把注意力放在她们身上,敌人果然上当了,可是女战士手中的子弹等炸药不多,怎么办呢?英勇的女战士们宁死不屈,唱着国歌,跳进了滚滚江水之中……从此,才有了《八女投江》这个经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