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这两个字很特殊。
百度说是年轻的人;朋友说就是青春,去跑去疯;母亲说是跌倒后能自己爬起来;我想,是去更远的地方。
在那些狂傲不羁的年华里,年轻的我们热血于操场,热衷于未知。张扬而肆意的奔跑,热烈而疯狂。
而我们也同样遭到过困难,不像政治书上那样想想就过去了。不止一次的怀疑,不止一次的迷茫。可每当想大声哭泣着寻找父母,寻求帮助时,我们又犹豫——就这么认输,就这么放弃?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倒在泥泞中又爬起来后,我们学会了坚强。这坚强是咬牙坚持和含泪站起所凝结的,刻苦铭心。有一位母亲曾说过“我也怕孩子摔疼了,但我更相信他,相信他有这个勇气”。
去更远的地方的方法,我们或许已经掌握了。可是否知道方向,在人生的岔路口上,我们要有目标要有方向
学习,这个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来的高山让很多人仇视“你想过自己的未来吗?”
恍惚间,回到那年盛夏——毕业典礼
教导主任在烈日下仍一身西装,“有的人,好好学习因为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所以他努力为了走向未来;而有的人,好好学习,因为并不知道自己的目标,那就做好手边的事,做好准备去迎接喜欢的事在未来出现。”教导主任说着,顿了一下,“无论怎样,不管想去哪里,不能因为不知道就在原地趟着。你们有无限的可能,有很远的地方要去啊!”
如梦痴境被粉碎,是啊,我们已不再躲在父母身后,已不再摔倒时座在地上号啕大哭,不再停滞不前,只局限于眼前。“青年”这两个字是沉重的,它意味着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坚强,学会找到自己的那个方向无畏前行!
迎着扑面而来的风,刺眼的阳光洒下,向两边无线往外延伸,延至天边,教导主任一改往日威严凌厉,竟显出几分温柔“恭喜,你们是一名青年了。”
“大胆地,往更远的地方去吧。”
更远的地方_随笔600字相关内容
时间的行走无法抗拒,不可逆转,一切过去了就真的过去了,无能为力。“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在时间的脚步中过去。去地质馆参观,看见一个又一个的物种消失、灭绝,被人类发现再去研究。曾经主宰着世界的物种,无法抵过各种灾难、火山、地震、降温、升温……
一九二一年,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中国共产党在此孕育;二零二一年,东方雄狮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共产党迈向新时代。一百年,曾经那一叶孤舟早已红遍万里河山;一百年,党带领人民书写壮美诗篇;一百年,党与…
我们对于生活可以有太多的追问,但是无论是苍天还是众生,永远都默默无言,不会给我们答案。回忆的时候,就好像在翻阅一本书,又好像在看走马灯,那些画面一闪而过,来来往往的人影从眼前出现又消失。身边遇见的人很多,可我还是常常感到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
我喜欢拿起画笔在纸上进行涂鸦。一条条线或许杂乱无章,或许错落有致,形成一些抽象的画面。因为生命是无数曲折的线条。不知道什么时候成长开始像达摩克里斯的利剑高悬,纵使我要求自己努力一点,流年里那些搁浅的事还会刺伤我的渴望,如果这一生只能反反复复…
经过时光的洗涤,日积月累的经验和长期不懈的坚持,倾注心血与感情的作品即是最好的作品。——题记一副描绘了数年之久,堪比草木星河的话,在画家的眼里,也许是最好的作品,惟妙惟肖,眉眼分明,神态自然的雕塑,在塑像者的心理,也许是最好的作品,具有作者…
从小到大,孩子们总被父亲或母亲背过吧!而在这种过程中也会有一种享受的感觉。朦胧的记得以前,我常在老师家半托而晚上很迟回家。坐在后座的我总会半躺在那睡着了。到家后爸爸将我背在身上,手上拿这书包,一步步地走上楼梯。那时的爸爸并不显得有多么的苍老…
前段时间收拾家,发现了不少空着的信纸和信封,其中一部分信封上已经贴好邮票,只要写好信,塞进信封,写上地址和收信人便可邮寄出去。只是,心里已经没有了可以邮寄出去的地址和合适的收信人。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一条短信,一份邮件,一个电话,一条微信………
最近几个星期总是有一阵阵不想回家的感觉袭来,准确来说不是不想,而是畏惧了回家。每当一回家,我的亲人们首先将所有的聚光灯打在我的身上,以至于我被各种问题细微的渗透的包围起来,虽然他们问的一些问题十分朴素,但对于我来说都有一种又一种非凡的意义。…
从前段时间开始就养成了每天中午睡一小会儿的习惯,并且就是在时间不宽裕的条件下,哪怕睡半个小时也想要睡一会儿。但是考虑到两点钟还要送孩子去学校这件事,自己也就提前调好闹钟,在两点整的时候闹钟准时响起。以至于就是说尽管每天中午都有午睡,但是从来…
看,我又在逃避现实。至少就是个不讨人喜的孩子,别的小朋友都嘴甜甜的叫着叔叔好,阿姨好,哥哥好姐姐好,我却嗫嚅着叫不出一个字来,怯懦的躲在谁的身后。以前是父母,然后是弟妹,接着是朋友。但你能说沉默的人都会有同样沉默的朋友,不然一个人不停讲话,…
自幼至今,我从未真正拥有过什么。但在书中汲取之物,却可伴我一辈子了。——题记神州上下究竟如何我并未亲自览定。但手边却掠过过黄土高原早春令人绝望的寒风。也曾梦探过烟雨江南,山水墨染。又或是茅庐竹缝中穿过颗颗暖阳,闺阁外跳过的逍遥晚风。它们都不…
自从梁山建立到梁山的灭亡,我都看着,子皓在一个角落中建立梁山,目标是打倒郑太尉主义思想,讨伐王皇帝政权,建立初期一共召马聚了11位成员,即使数量不多,相比共产党建立初期的人还要少,但是反抗的地区却远远不同,因此这个数的人员令子皓很满足。由于…